【在這場政變發生的幾日後,太平公主被賜死於家中,她的餘黨也遭到清算。】
顧不得武曌還在,太平公主快步走到光屏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自己的死亡過程。
她死了?還是被皇帝賜死了?
驕傲如太平從沒想過自己最後竟會是這個下場。
武曌姑且先當視頻講的是真的,她看著這個肖似自己的女兒,語氣無奈:“政變計劃都能泄露,太平,我該怎麼說你好?”
太平公主回神,冷哼一聲:“說不準是李隆基那小子扯的謊,就是為了尋個由頭發作罷了。”
她嘴上雖這麼說,心裡卻暗道:最好彆讓我知道是誰泄的秘!
-
【單從表麵上看,從李旦即位到先天政變好像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對姑侄在爭鬥。】
【如果李隆基是主角,那太平公主就是這場戲裡最大的反派。】
【而兩人之間的紐帶、大唐的最高統治者——李旦好像成了個沒什麼戲份的背景板。】
【無論是在《舊唐書》還是在《資治通鑒》裡,他都是個善良溫厚、沒有野心、不愛當皇帝、疼妹妹疼兒子的形象。】
【可李旦真就是這樣的人,真就在這場爭鬥中當個背景板,那為什麼在先天政變結束的第二天,他會把所有權力都給李隆基,不再過問政事?】
【真相隻有一個——這場政變不止是衝著太平公主去的,也是衝著李旦來的。】
這該死的即視感。
劉徹腹誹道:這到底是不是李唐的傳家劇本?
他感覺自己又看了一回李世民專題。
玄武門之變,同樣是李世民正麵硬剛兄弟,暗戳戳對付李淵。
【那李旦乾了什麼,才讓李隆基對他下手?】
【再往前的就不細說了,就說李隆基即位之後的事吧。先天元年十一月,李旦下誥派他去巡邊。如果李隆基真的離開長安——大唐的政治中心,那李旦隻需一紙誥令就可以廢了他。】
【李隆基當然知道這點,也不知道他是用了什麼方法,使得這次巡邊改了期,最後不了了之。】[5]
【如果說從這件事還不能直接看出李旦的意圖的話,那《郭元振行狀》裡的記載或許可以說明李旦不是一點廢帝的想法都沒有的。】
【“會太平公主竇懷貞潛結凶黨,謀廢皇帝,睿宗猶豫不決……”】[6]
劉邦身子前傾,臉都快貼到光屏上了。
這什麼情況?
李旦、太平公主和一眾宰相在商討廢帝之事?!
雖然光屏中的李旦還在猶豫,但劉邦還是看得嘖嘖稱奇,搞事情還是李唐皇室會搞。
他之前還以為李旦是李家難得的變種,沒想到藏得這麼深。
禪位的是李旦,廢帝的也是李旦……
“難不成他當初真是被逼著禪位的?還是禪位之後又後悔了?”
劉邦想到自己的爹,悠哉道:“還好乃公的太上皇不折騰。”
不過他家那老頭子想折騰也折騰不了,他不是李旦那樣的手上有實權的太上皇。
劉邦一個晃神的功夫,發現剛還在屋內密謀廢太子的李旦已經出現在了門樓之上,一條腿搭上了牆。
即使是見多識廣如劉邦,眼珠子也快驚得跳出來了:李旦要跳城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