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演這段的演員也琢磨不透這到底是個什麼姿勢, 於是選擇了難度比較低的姿勢。
光屏中,李隆基的腳即將落到地上,卻被李亨一把捧住, 他把手墊在李隆基腳下, 接著和李隆基一樣, 二話不說就開哭。
本來都快對愛哭的李家人免疫的嬴政按了下眼睛: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和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還哭什麼哭?
李隆基彎著老腰,慈祥地撫著李亨的背, 他招呼人把黃袍拿過來,他要親手給李亨穿上黃袍。[1]
李亨不肯穿上黃袍, 叩首推辭。
【咱們都知道李亨的登基不是那麼名正言順, 李隆基之前也派人前去靈武給李亨送過象征皇帝身份的東西, 現在又親手給李亨穿黃袍,等於是告訴天下:李亨繼位是合法的, 他就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皇帝。】
【同時, 李隆基也在通過這個舉動告訴李亨:我對皇位真沒興趣了,你讓我安心養老就行。】
【李亨推辭了幾下,直到李隆基親口說:“天命和人心都在你身上, 你能讓朕安度晚年就是忠孝了。”李亨這才妥協。】
李亨穿上黃袍之後,被攔在儀仗隊之外的百姓看著兩位聖人父慈子孝的場麵高聲歡呼叩拜。
官員們也進來拜見李隆基,有人說道:“能看見兩位聖人再次相見, 我等真是死而無憾了!”
劉徹:我說怎麼這麼肉麻, 原來旁邊還有百姓看著。
漢景帝劉啟看著李隆基和李亨大飆演技,心說:如果這是真實發生的, 那看來李唐的皇帝應該都比較喜歡浮誇式的表演方式。
劉啟銳評:還是我爹那種內斂的表演方式比較適合我。
劉賢:啊對對對,你演得多內斂!
內斂到直接往我頭上呼棋盤!
-
【李亨雖然穿上了黃袍,但父子二人之間得極限拉扯,或者說演技大比拚還沒結束。】
【李亨讓李隆基住正殿, 李隆基不乾,說這是天子住的地方,李亨堅持把李隆基扶進殿中。】
【第二天,兩人從行宮出發準備回長安,李亨親自給李隆基牽馬,沒走幾步李隆基就製止了他,李亨便駕馬在前麵領路。】
【看著如此孝順的兒子,李隆基感動地說道:“我當了快五十年的皇帝都沒覺得我有多高貴,現在當了皇帝的父親,才覺得我高貴了。”】
“呸!”有百姓呸了一聲,引得周圍人讚同地點了點頭。
彆的皇帝這麼說,可能還有一點點可信度,李隆基說這話他們是一點都不信。
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要真不覺得自己高貴,就不會覺得因為自己的功績昏頭而開始驕奢淫逸、縱情享樂了。
有人嘀咕道:“說的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還委屈你了似的,當皇帝還不高貴,那你下來,換老子當皇帝。”
李淵知道李隆基這是場麵話,但……
李淵:要不咱倆換換?
差點超級加輩的李隆基:……
-
【回到長安之後,李亨多次上表讓李隆基重登皇位,自己退居東宮,但李隆基都拒絕了。他一直住在興慶宮,李亨經常來問候請安,李隆基有時也會去大明宮中看看李亨。】[2]
【跟兒子關係和諧,身邊有高力士等親信侍奉,梨園弟子也陪伴在左右,李隆基的生活簡直滋潤得不得了。】
【這麼看的話,李隆基真是個好命的老東西。】
【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逍遙了幾十年不說,就是安史之亂出現,他也就狼狽了一小段時間。】
【天下大亂、百姓受苦之時他在蜀地安安穩穩。】
【等收複兩京,回到長安當太上皇又快活似神仙。】
【我要是他,我都得佩服自己的投胎技術。】
【可能老天也看不慣李隆基這麼快活,在李隆基享受晚年生活的時候給他添了把堵。】
【李隆基有回在長慶樓看見進京奏事的劍南道官吏經過樓下,於是就把他們喊上了樓,據《新唐書》記載,他們就是吃了頓酒宴,但酒宴裡說了什麼咱們就不清楚了。】[3]
【有人覺得李隆基就是單純設了個宴而已,也有人認為李隆基根本沒對皇位死心,覺得像他這種如此在意權力又曾掌握權力那麼多年的人肯定不會甘心做太上皇,他設宴就是有所圖謀。】
【後世都會因為李隆基的舉動產生他有所圖謀的想法,更彆說當時的皇帝李亨了。】
【雖然史料裡都把後續發生的事歸於李亨身邊的宦官李輔國身上,但誰能說那些事裡沒有李亨的默許甚至指使?】
【在《舊唐書》中隻說李輔國因為出身卑賤被李隆基身邊的人瞧不起,於是懷恨在心,在李亨耳邊進讒言說:太上皇有所圖謀。他離間了李家父子,而後又矯詔讓李隆基搬去了甘露殿,並下令流放李隆基身邊的心腹——比如高力士。】
【而在《新唐書》裡麵,李輔國整李隆基的記載就要豐富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