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八十四章 後續2(2 / 2)

她終是說道:“廢為庶人吧。”

若武曌年紀再大一些,她或許也會如大部分人那樣糾結該如何處理毀譽參半的李隆基,但現在的武曌知道自己還有十數年的時間。

她有時間去開創另一個屬於她的盛世,也有時間去培養一個繼承人。

一旁的太平公主眼中精光一閃,這十幾年不隻是阿娘的機會,也是她的機會。

-

唐睿宗李旦決定繼續執政,他沒有急著廢李隆基,而是讓太子李隆基繼續做他分內之事。

簡單來說就是:乾活,為李旦的景雲盛世乾活。

既不敢政變又不敢不乾活的李隆基: ……

乾吧,他最後也不一定能當皇帝。

不乾吧,他最後一定不能當皇帝,太子也彆想當了。

因為阿耶有了事業心而天天加班的李隆基拿著太子的工資,操著皇帝的心。

-

開元二十一年。

正在往昏君方向發展的李隆基被打斷了進度條,被迫退位。

他這個時空的時間點好極了,百姓圍宮讓他退位根本不帶一點猶豫的。

李隆基:乾了二十多年的活,一點福都不讓我享?

百姓:反正聖上該乾的活都乾完了,後麵不該乾的活就彆乾了吧。

聖上啊,辛苦這麼久了,就好好當太上皇享清福吧。

-

開元二十一年的百姓都能不帶猶豫的圍宮,開元二十一年之後的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李隆基抓了安祿山、史思明以為自己高枕無憂了,轉頭就見太子李亨提著李林甫的人頭過來。

李亨:家族天賦技能——政變,發動!

某個時空中的楊玉環哭得梨花帶雨,讓匆匆趕來見她的李隆基心疼不已。

“玉環莫哭,是朕不好。”李隆基摟著她安慰道。

楊玉環靠在李隆基肩上,抽泣說道:“妾不怪聖上,妾隻怪族兄無能,讓大唐遭此一劫……”

楊玉環主動把過錯攬到楊家人身上,半點沒有責怪李隆基的意思,李隆基心中一鬆,聲音裡帶著笑意:“玉環,這不是你的錯,朕不怪你。楊國忠是楊國忠,你是你,朕方才已經下旨,罷了楊國忠的相位,安史之亂必不會再發生。”

楊玉環眸光一閃,輕聲說道:“聖上英明。”

楊玉環目露柔情,李隆基深情回望,兩人柔情蜜意,情至深處共飲一杯酒。

楊玉環擦了擦溢到唇畔的酒液,看著李隆基的瞳孔中倒映著她驟然吐血的模樣。

李隆基也嘔出大口大口的鮮血:“你……”

楊玉環的痛瞳孔逐漸渙散,聖上這樣子和她在馬嵬驛死時的樣子真像啊……

這一次,我不是禍國妖妃了吧?

-

準備逃出長安的李隆基被提前得了消息的百姓堵在宮內,百姓怒聲問他為什麼要拋下長安,為什麼要拋下他們。

年邁的君主神色倉惶,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話。

一個曾見過青年李隆基的百姓暴起:“你不是聖上!你不是聖上!”

長刀砍下那顆尊貴的頭顱,李隆基的屍身在一片混亂中被人踩了一次又一次。。

殺掉李隆基的百姓看著那顆滾遠的頭顱,喃喃道:聖上死了。

聖上早就死了。

-

無數個在逃亡路上的李隆基被身邊的禁軍殺死,被流民殺死,被太子殺死……

可就是死再多的李隆基,也無法抵消他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甘露殿內,目睹自己原本結局的李隆基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便放聲大笑,笑著笑著眼中便落下了淚。

他這輩子流過很多次眼淚,大都是為作戲而流,真情實意地哭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一次,李隆基是真的在哭。

他在哭他自己。

他悔自己當初沒有堅持下去,他悔自己太過癡迷權力,如果當初能提前將皇位傳給太子……

不,如果能重來,他還是會牢牢抓住權力。

站在甘露殿中央的李隆基環視一圈,他被迫搬到此處不就是因為失去權力了嗎?

李隆基自嘲道:李隆基啊李隆基,你還真是死不悔改。

他記起當年泰山封禪,他登上泰山之巔,俯視群山,心中豪情萬千,他知道如此的盛世足以讓他流芳千古,但他仍不敢懈怠,勤於政事、廣開言路,他怕眼前的盛世消失。

一年又一年,他堅持了無數個春秋,大唐十年如一日的美麗讓人目眩神迷,也讓他昏了頭。

他累了,他該享受他本該享受的東西了。

就這樣吧,朕做得已經夠好了,大唐的百姓都在稱頌朕,後世也會知道朕的賢名。

幾十年來,他都還當自己是哪個聖明的君主,直到安史之亂出現,腦子在長年的縱情聲色中已經變得混沌的李隆基竟然立刻就清醒了——

他明白自己的千古明君之夢破滅了。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儘飄香玉。繡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

他看著抽到的這首詩,覺得那鶴發翁就是他自己。

可他知道那鶴發翁指的是大唐的百姓,他李隆基辜負的、成千上萬的百姓。

猶唱開元太平曲。

李隆基心臟一痛,捂著胸口直挺挺地砸在地上,沒了呼吸。

他的眼睛始終睜著,不肯閉上。

他知錯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