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三更(2 / 2)

說著他示意王桐往那邊看,王桐轉過頭,孫紹元放了一壺水在彆人桌上,並叮囑道:“覺得辣,可以喝水!”

王桐瞬間明白季局的意思。

季遠眼底閃過一絲笑意,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

阮家小館要開包廂的消息一出,每天都會有人來打聽,甚至想要預定。

終於在大家翹首以盼中,阮軟宣布周日晚上正式開包廂,瞬間一個星期的包廂名額都被預定完了。

預定的人拿著阮家小館特製的竹簽,竹簽上有號,小館一份,他們一份,來的時候,把竹簽一對,對的上,就能證明是預定的人,以免出現冒名頂替的。

而且還要交5塊錢的預定費,以防那天小館準備好了菜,人又沒來。

阮家小館還會給預定的人開定金收據,這樣兩方都能安心。

大家都覺得這個法子好,而且新鮮。

一時間,去阮家小館定包廂成了一種潮流,但是阮家小館隻能提前一星期預定,大家也隻能在周日早上沒開門就來排隊,能不能預定成功,全靠運氣。

周日這天也是蔣成鋼母親的生日,選在這一天開包廂,也是想沾沾喜氣,有個好兆頭。

包廂的結構就是以往阮家房屋的結構,兩個臥室,一個客廳,還有間書房,一間雜物室。

能利用的隻有三個屋子,雜物室現在是倉庫,放一些碗具廚房用品之類,書房裡阮軟放了個小床,方便她跟阮媽中午休息。

客廳放最大的桌子,能坐15個人,其他兩個房間的圓桌,是按照8—10人的規格定的。

阮軟去買酒時,看到現在茅台酒才9塊錢一瓶,想到後世一瓶一兩千的價格,趕緊多買了幾瓶,放在係統裡存著,她要嘗嘗這茅台酒的滋味。

“軟軟,瓜子跟茶都上好了。”孫紅梅是第一次弄包廂,喜歡跟阮軟彙報工作情況。

阮軟給阮媽打氣道:“媽,你彆緊張,把包廂裡的客人當成是來我們家吃飯的客人,你以前怎麼招待的,現在就怎麼招待!”

孫紅梅點點頭,女兒說的對,平時那麼多人,她都招呼的過來。

這兩三桌,更是不在話下,更何況還有嫂子跟侄子幫忙。

孫紅梅跟馬思琴提前把碗筷什麼的擺好,然後出來在外麵等著,萬一有什麼事,叫一聲她們也能聽見。

一號包廂裡蔣成鋼臉上的笑容從進門就沒停過。

“怎麼樣,我說我能請你們到阮家小館吃飯,你們還不信,這下信了吧!”

蔣媽睨了他一眼,朝著孫紅城笑著說:“紅城啊,給你添麻煩了吧,我曉得這小子肯定是托了你的關係!你也是,怎麼不讓思琴一起進來?”

“她在外麵幫忙呢,今天第一天開包廂,你就算叫她進來,她也不會來的。”

蔣媽抬頭看了眼這屋子,摸了摸麵前的新桌子,什麼叫越過越好。

這就是了。

“你們兄妹倆都是有福的!你妹妹給你打了個樣,你以後肯定也會很厲害!”

孫紅城哈哈笑了,搖頭說道:“我就算了,我就指望我兒子紹元了,現在是他們年輕人的時代,我們負責在後麵搞後勤就行!”

這話不假,在座的很多都是工廠裡的人,眼瞧著其他人生意做著,心裡說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可真要到放棄國企鐵飯碗那步,他們還真不敢。

上有老下有小,誰敢賭,也就是年輕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敢出去闖一闖。

……

“行了,不說這個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我準備的還是茅台酒,咱哥幾個一定要好好喝!”蔣成鋼吆喝著,提前把酒給大家滿上。

沒一會兒,熱氣騰騰的紅燒肉上桌了,小孩子的眼睛都瞪圓了,興奮的手舞足蹈,直嚷嚷著要吃。

“等一會兒,媽媽怎麼教你們的,菜上齊了再吃,長輩動筷子了你們才能吃!”

蔣媽年齡大了,就喜歡看孩子活蹦亂跳的模樣,於是說道:“沒關係,天冷,我們邊吃邊等!”

小孩子們瞬間直呼奶奶太好了。

蔣媽搖了搖頭,“是你們爸爸媽媽太好了,要是沒有他們,我們今天肯定不能到這裡吃飯,你要謝謝爸爸媽媽!”

小孩子頓時奶聲奶氣的對蔣成鋼跟他愛人道謝,“謝謝爸爸媽媽。”

蔣媽兒媳婦的臉也多雲轉晴,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蔣媽碗裡,“媽先吃!”

蔣媽曉得自己不動筷子,大家也不會動,於是夾起紅燒肉對大家說道:“都動筷子吧。”

於是一桌子的人都伸向紅燒肉,他們住的遠,沒來阮家小館吃過,可也聽過這阮家紅燒肉的名聲,一吃,頓時都十分驚歎。

“難怪市長給題了字,我要是有能耐,我也題字!”

大家頓時哄笑一堂。

菜有適合他們大人的麻婆豆腐,水煮毛血旺,水煮肉片,涼拌菜,也有適合小孩吃的清蒸鱸魚。

最後再加上一大碗孫紹元做的長壽麵。

一桌子菜,吃的乾乾淨淨,一點都沒有浪費。

份量十足,味道又好,關鍵是能把阮家小館的菜一次都嘗一遍。

蔣成鋼覺得這30塊錢花的特彆劃算,雖然比之前孫紅城說的25塊多了5塊,可他也曉得茅台酒是什麼價格。

等下次擺酒,他還要來這兒!

其他兩桌也是非常滿意,出小院時,還一直在跟阮軟道謝。

“是我要謝謝你們這麼支持我們阮家小館!”阮軟客氣的笑著回應。

“不不不,小老板你太謙虛了,你放心,以後我隻要請客吃飯,一定來阮家小館!”喝醉的人被親友攙扶著,也要表明對阮家小館的喜愛。

阮軟跟阮媽笑著站在院子門口送走最後一桌客人。

她轉頭看到門口阮家小館的木牌子,忍不住上手摸了摸。

這種能給人帶來幸福的感覺真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