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率由舊章(2 / 2)

這當然是有好處的,遵循古製即便會犯與先賢同樣的錯誤,可畢竟有先人的解決辦法可依,借鑒或照辦便是,極利於穩定,不至於因為“推陳出新”引來讓人無措的災難。再者“先聖”“先賢”深諳世道,因為經曆過動蕩,考慮問題較為詳細深刻,知道矛盾所在,故而不管是立法還是製定章規,總是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利於穩固統治,自然受後世推崇。

譚述了這些,將好處一一羅列起來,再舉幾個例子,最後來一個歌頌大齊,讚美舊製的結尾,這篇文章就這麼完成了。

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孔孟先聖為世人準則的時代,這篇文章不會出錯,加上文筆用詞,典故加成,可以算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今日便可以用此給出個交代。

可是賀惜朝不想這樣。

且不論他告訴蕭弘,也是一直在傳述的理念便是務實求新,就是天乾帝,他也想試試。

他在宮中三年,雖然沒有怎麼直接接觸過天乾帝,可這位年富力壯的帝王心胸開闊,每日勤政不怠,從蕭弘、謝三或是魏國公及謝閣老依稀言語之中,他可以感覺到這位天乾帝是想要一番大作為的。

他似乎並不滿足於人們歌頌中的開國盛世,因為壯年,他還想要更上一層,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而一味地遵循古製,成就最多複製,卻無可超越。

甚至因為時代的局限性,開國初始還未顯現的問題,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到了現在,有些弊端苛漏已經不是單單用祖製就能捂住了。

天乾帝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業,最好的辦法便是掙脫祖製的枷鎖,與時俱進,因地製宜,時刻發現阻礙國家發展的矛盾,解決矛盾才是真正推進社會發展的根本所在!

可是此積極想法光有帝王響應,若無百官跟從,甚至反對,也是災難。

祖製雖然求穩,可也禁錮人的思想,造成懶於思考,得過且過的惰性。

四書五經選進士,光有嘴巴,沒有腦子不在少數,從一開始便被孔孟戴上了思想枷鎖,到後來掙脫者能有幾人?有誰敢問孔,刺孟,發展新的學術?

太少了!

俯瞰泰和殿文武百官,有多少還在想著如何乾實事,造福百姓,發展國家的問題?

一個新思維的提出,怕不是思索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完善試行,而是一竿子打死的有違祖製。

賀惜朝想到這裡,筆根暫停,沒有寫下去。

這可是封建時代,如此標新立異怕不是收到嘉獎,而是以大不敬先祖的名義給予地牢的待遇。

他皺起了眉頭,然後將跨時代的話給劃了去。

眾人隻看奮筆疾書的賀惜朝忽然停下筆,麵露出難色。

也是,這題目對於一個九歲孩子來說還是太難了一些,在場大臣有些挑眉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九歲的案首簡直無稽之談,還半個時辰足矣,肚裡沒墨,自然是夠了。

蕭弘有些不解,他不知道賀惜朝在猶豫什麼,他問了時辰,便喊道:“惜朝,還有一盞茶的時間。”

賀惜朝微微抬起頭,眼眸一眯,然後拿過邊上空白的答卷紙,然後以更加清晰整潔的字跡重新抄譽。

當黃公公喊一聲:“時辰到。”賀惜朝瞬間停下了筆,他站起來,雙手恭敬地執起卷子,微低頭遞交給收卷的黃公公。

然後離開座位,走到丹陛之下,聽候。

他的臉上一片淡然,仿佛此後之事與他無關。

隻有看到蕭弘關切的目光時,他才輕輕點了頭。

蕭弘頓時放下心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