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個繁忙的一年, 帝王四十整壽,普天慶賀。
宮裡宮外都忙著千秋節, 內務府各司更是腳不沾地, 蕭弘的府邸定了快三個月, 這成型的圖紙才送到景安宮。蕭弘又改動了些地方, 來來回回, 最終的圖紙在十月初才定下來。
“誠親王府年久失修, 以這幫家夥的磨蹭程度,明年底能搬進去就算快的了。”
蕭弘一手拿著鐮刀, 一手攬過稻杆, 鐮刀對著根部往上一寸之處用力一劃,稻杆齊齊截斷, 然後整齊地擱在身後。
“千秋節乃重中之重, 所有人都忙著這件事, 進度慢也沒辦法。反正也不著急著搬進去,隨便他們吧。倒是你那篇五萬字的報告, 寫好了嗎?”賀惜朝將這一把一把墜著金黃稻穗的稻杆收攏歸置。
“差不多了, 等今日結束就把後麵的補完, 可結尾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賀惜朝回答:“沒事, 待會兒趁著脫杆,我們去農莊坐坐, 了解一下。”
“好。”蕭弘站起來, 舉著鐮刀的手抬起, 用手背抹了一把汗。
“都九月了, 日頭還這麼毒,今天回宮,肯定曬紅一圈,沈嬤嬤又要念叨了。”他回過頭看著彎著腰蹲在田裡的賀惜朝,便拾起邊上的草帽,走過去罩到賀惜朝的頭上,“你在看什麼?”
賀惜朝轉過頭,微微往上抬,從草帽下露出那張圓潤的臉,舉起手湊到蕭弘的麵前,“看,這支稻穗好漂亮,沉甸甸的金黃色,比姑娘的金步搖都好看。”賀惜朝彎著眼睛,臉上帶著大大的笑容,燦爛又喜悅,“送給你了。”
蕭弘接過,放在手裡,忍不住也高興起來,“這是我種出來的。”
他的手上有一條條的傷痕,是初拿鐮刀方法不當不小心割到的,被汗水一染,有些火辣辣地疼,然而這些小傷在看到滿地金黃的時候卻都毫不足道。
“這麼飽滿,剝了殼,要是上大鍋蒸一蒸一定很香。”賀惜朝說。
“好,那我再使把勁,快點割完,然後送去脫杆脫殼,咱們晚上先吃上一碗。”蕭弘一握拳,興致高昂。
隨著千秋節的臨近,後宮各殿也都活絡了起來,不是絞儘腦汁尋著稀罕物,就是來個彆出心栽的賀禮。
後宮牽扯朝堂,背後有點勢力的都在滿天下找奇珍異寶,好在帝王麵前得臉。
芳華宮
淑妃看著麵前這座精巧絕倫的琉璃浮屠塔,滿意地點頭,“真是難為爹能尋個這麼漂亮的東西出來。”
雪靈讚歎道:“可不是,聽說是從南邊來了,國公爺花了好大的價錢才買下來給娘娘,等千秋節一到,娘娘呈現給皇上,一定能得皇上喜愛。您在妃位也太久了,這幾年來您殫精竭慮管理後宮,這辛苦是誰都看得見的,合該再升一升,將鐘粹宮徹底比下去。”
淑妃撫摸著手指甲套,微微一笑,“那邊打算送什麼,打聽清楚了?”
“清楚了,是一個青花萬壽紋瓶,不過一尺來高的瓶子,可是大大小小紋了各式各樣一萬個壽字,渾然天成,說來也是件稀罕物。不過再怎麼比,都比不上咱們這座浮屠塔,這可是真正的功德塔呢。”
淑妃的手輕輕拂過琉璃塔,心裡不免一動,問道:“景安宮呢,有那麼個才思敏捷的小秀才在大皇子身邊,怎麼也不該什麼表示也沒有吧?”
雪靈搖了搖頭,“奴婢沒用,自從皇上將東宮那些老人送到景安宮後,就不好打聽了。之前倒沒聽說景安宮有什麼動靜,可今日午後,大皇子去了內務府,開了皇後娘娘的私庫,想必是要拿皇後娘娘留下的東西應付千秋節吧?”
淑妃冷笑一聲,“大姐出嫁,幾乎掏空了國公府,這好物自然是不少的,當年十裡紅妝,可是讓人羨慕的緊。”
雪靈扶著淑妃坐下,“可貴重是貴重,卻沒誠意了些,可比不上咱們三皇子的千福字,筆筆都是孝心。”
提起蕭銘,淑妃眼裡帶著安慰,有些心疼道:“那孩子,半年前就說著要給皇上寫福字,每日不斷,寫壞了又要重寫,唉,就是較真。”
“三皇子讀書好,又有孝心,上書房哪一個師傅不誇獎的,皇上每每考教都是第一,賞賜的筆墨紙硯都用不完!哪像大皇子,不學無術,還總是惹皇上生氣,皇上都不搭理他了,就算身邊跟著個神童又能如何呢?而二皇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書都背不好,鐘粹宮蘭妃天天頭疼著。現在看來看去,就咱們三皇子最優秀了,等千秋節一到,三皇子肯定最得皇上喜愛,娘娘就放心吧。”
雪靈的話簡直說到淑妃的心坎裡去了,這是不是皇後有什麼打緊,最後入住慈寧宮才是贏家。
淑妃悠悠地捧起茶,淡聲問:“蕭弘即將開府,府邸都定好了,那我們的人呢?”
雪靈應道:“娘娘放心,背景都乾淨著呢,就是查也查不出跟芳華宮的關係。景安宮三寸之地,人員精簡,上下一捋,的確難以安插人手。可這親王府邸,前院後院東路西路,上上下下得多少人手,埋進幾根釘子並不難。”
“你辦事我向來放心。”淑妃笑著再看那座浮屠塔,“爹也總是偏向我的。”
魏國公倒也問過賀惜朝賀禮準備的如何,如果沒有,他願意幫忙。
不過賀惜朝想了想,說已經備妥了。
的確妥當了,心蕊等人看著蕭弘將那那柄白玉鎮紙放進錦盒之中,忍不住擔憂道:“這樣會不會太沒誠意了,皇上對大皇子不壞,卻……”
沈嬤嬤道:“殿下,還是彆送了吧,這還是皇上送娘娘的,皇上準能認出來,娘娘還有不少體己留給殿下,不如再派人去尋一件好物?”
蕭弘搖頭,“放心,父皇不會在意的。那麼多奇珍異寶亮相,再好的東西也看不出好壞。況且,明年就開府了,到處要銀子,得省著花。”
賀惜朝沒有異議,他看著那柄邊角已經有些圓潤的鎮紙,微微一笑。
千秋節終於在期盼之中到來了,大齊朝四海升平,百姓安生養息,國力蒸蒸日上,周邊附庸小國不計其數,也派遣使者前來賀壽。
天乾帝龍顏大悅,“隻消除了西北匈奴之患,大齊便無外憂,朕任重道遠啊!”
“皇上,有鎮國公鎮守西北,匈奴暫不敢犯我邊境,大齊日益強盛,待兵強馬壯之時,匈奴不足為患。”
“皇上千秋鼎盛,勤政為國,此乃大齊之福。”
“皇上萬歲,萬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