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光邀商賈(1 / 2)

這個年,官場上洶湧波瀾,生意場上亦是如此。

開邊貿對商賈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能通過正規渠道與周邊各國做生意,誰願意擔個風險走私?說不得什麼時候就被扣押,送上了個罪名呢?

是以每年打點各方關卡,疏通關係,尋找靠山的銀子成山一樣送出去,即使肉痛也不得不為之。

想要賺錢,這是沒辦法的事。

乍然聽聞朝廷開邊貿,商賈們都是心中一喜。

商人們的狡猾是天下公認的,他們自然不會以為朝廷會無條件地開放邊境,為的還是銀子。

國庫空虛,不是秘密。

禁走私,便是逼迫他們隻能通過邊貿互市,好從中抽取稅銀罷了。

大齊境內商稅不過半成,若關稅也是如此,他們自然毫無異議。

用這麼點銀子就能保證商隊交易順利,何樂不為?

可是真的隻有這麼點嗎?

各大商行在京城的分支掌櫃不約而同地收到當家人命令,想儘辦法探聽更多的邊貿消息。

如何開展,如何抽稅,是全開,還是暫時開放某些商品,又如何跟西域各國交易……

最重要的是到底能不能開?

畢竟牽扯走私的高官厚爵們不願意。

沒了走私,他們怎麼拿好處?

於是出現了鴻臚寺卿賀惜朝廣收賀禮的奇觀。

也有戶部尚書李洵公然拿走私紅利賄賂賀惜朝,以期瞞天過海,暗中操作,糊弄朝廷的舉動。

然而沒想到的事,賀惜朝會直接在朝堂上將此事揭露,李洵獲罪下台。

反對派立刻偃旗息鼓。

商賈們又是期待又是擔心地過了一個年,終於迎來了大朝會。

賀惜朝的任命正是下來了,戶部尚書乃是首輔謝閣老兼任,可見朝廷開展邊貿的決心。

所有人都等著賀惜朝走馬上任的第一把火。

卻沒想到,他一不定細則,二不派遣使團出使西域,而是率先發出了一份邀請帖。

廣邀天下所有對邊貿有意的商人前來京城參加邊境互市商討會議。

時間就在三個月之後。

此舉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嘩然。

彈劾的折子如雪花一樣飄到了內閣,禦前。

“皇上,邊貿乃朝廷大事,關稅自當由皇上,內閣乃至朝廷大臣一同商議,商人逐利,怎能聽由他們來決定,賀大人乾脆就彆設關稅了,放行就是,還能得商戶廣而擁護!”一位大人甩袖而出,激動地說。

“賀大人,好歹你也是三元及第的狀元,清貴高雅之人,怎能與那些滿身銅臭味的商人混為一談。商人微末,朝廷大事聽從便是,哪兒還有他們插嘴的餘地,否則置滿朝文武於何地?”另一個為年過半白的老大人出列道。

“我等寒窗苦讀,科舉千挑萬選方脫穎而出,成就官身,卻不想還比不過那些商賈之人,真是可笑至極!”

接二連三的諷刺,讓底下大臣們竊竊私語,眼中恍如看戲一般。

他們的目光有的往後麵賀惜朝身上看,有的則飄往了前方太子,不過不管是後麵還是前麵,兩人皆是無動於衷的模樣。

蕭弘甚至抱著手臂,回頭在大臣堆裡瞅了兩眼。

“太子,你有話說?”天乾帝問道。

蕭弘回答:“有啊!”

“那說吧。”

“父皇,兒臣再等等。”

天乾帝頓時納悶,“為何?”

“萬一還有人沒說夠呢,給他們機會,一次性都站出來,有啥意見彆憋著,否則兒臣一說話,可就沒他們份了。”蕭弘挑著嘴角,一派懶洋洋地樣子。

王閣老笑道:“太子似乎早就知道此事。”

蕭弘掀了掀眼皮:“沒錯,孤首肯的,此舉甚妙。”

蕭弘這一說,下方大臣麵麵相覷,各個不解。

“敢問太子,不知妙在何處,若是連商賈都能商討國家大事,何須天下學子苦讀出仕?”蕭銘忽然出聲道。

蕭弘沒回答他,隻是回頭看著大臣們問道:“都說完了?”

見沒人出來,他便搓了搓手走出來:“那該輪到孤了。”

蕭弘站於殿中,笑道:“吵了那麼久,孤就問幾個問題。第一,眾所周知,大齊的絲綢和茶鹽乃是西域最喜歡的貨品之一,那麼敢問如今的一斤磚茶從采摘到烘製,最後運輸到邊關,加上損耗,成本為幾何?一匹普通的綢緞從抽絲剝繭到成布,保管運輸也到邊關,成本又是幾何?到最後交易完全,利潤究竟多高,最終又能換回多少商品,如何定價,你們知道嗎?”

“第二,既然統一互市,必然要求度量也是一致,大齊一斤十六兩,一尺三寸,難道西域各國也是如此?肯定不是啊,那麼該如何統一呢?苦讀聖賢書的諸位你們拍著腦袋給個方案?”

“第三,除了度量,還有細則,如何在保證商隊順利交易的同時,快速收取關稅,不讓人偷稅漏稅,你們現在也能說說嗎?”

“第四,朝廷開邊貿便是為了收取關稅填充國庫,可這關稅究竟定多少,這兒誰能給個依據呀?連上述的成本都不知道,告訴孤,怎麼定?高了,商人不賺錢,低了,朝廷忙乎些什麼,三弟,要知道邊軍餉銀還沒著落呢!”

“最後,關稅是相互的,大齊有關稅,西域各國也有關稅,那邊高不高,諸位能判斷地出來嗎?”

最後蕭弘對著天乾帝拱了拱手道:“商賈之事商賈來,沒什麼毛病,父皇,您說是不是?”

蕭弘說完,底下頓時啞口無言。

天乾帝看著略微得意的蕭弘,目光不禁往後麵的賀惜朝看去,這位還好端端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連腳都不需要挪出來,自有老蕭家的傻子替他辯解。

帝王心中頗為不悅,可又不好當場發作,於是不鹹不淡地說:“太子倒是一清二楚,鴻臚寺卿都無需上證自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