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19.3(2 / 2)

但是……他筆鋒一轉,開始寫到離婚的阻礙。

林姝戈不是原主,沒有那些苦求糾纏,刁蠻發潑,於是張先生就寫她再三拒絕溝通,不斷刁難,獅子大開口提出各種條件,為了錢財露出涼薄無情的臉麵。

他自己逼不得已下寫了休書,卻被林姝戈公開譏諷,還逼迫柳小姐作妾。

他身為一個民主者,卻深受封建婚姻的殘害。他要在此(報刊)懇求林姝戈高抬貴手,放過他們。又再次強調深愛柳小姐獨立高尚的品格,絕對不會讓她作妾而貶低了她。

林姝戈合上報紙,已想得到看到報刊的人們是什麼反應,張先生頗為聰明,雖然沒有明說,但字裡行間都充滿暗示,將與原主的婚姻抬高到婚姻自主與封建守舊的衝突上,在新思潮流行的現今,一大批人追求所謂的真愛論,這些人會天然站到張先生的立場,為其搖旗呐喊。

這也是原劇情中出現過的,隻不過有一個大的區彆在於,這時的張先生似乎是被林姝戈那兩頁紙刺激了,因此更毒辣些。

他口口聲聲懇求林姝戈,全然把自己放在了弱勢者的位置,這無疑會得到更多人的同情,把林姝戈襯托得更加無情無義。

林姝戈冷笑了一聲,沒看完張先生寫的全文前,其實她下意識是要示弱回應的——人們天然同情弱者,特彆是在婚姻關係中——但是現在張先生先用了這招,她再接下去,難免弱了些效果。

她決定換一個迂回些的方式。

她窩在家中奮筆疾書,整整兩日沒有出門,而外界已經卷起不小風浪,原來那柳小姐接在張先生之後,也向報社投了稿。

她先表示接受教育多年,深知獨立與自我對於女性的重要性,林姝戈要她作妾的說法是對她的極大侮辱。但是她對林姝戈又抱著深深的愧疚,因此覺得十分糾結……總結陳詞,經過種種思量,她還是要勇敢追求愛情,因為她深愛著張先生;當然她也不會追究林姝戈,還要因為破壞了她的家庭永遠向她致歉。

此文一出,許多人對她的勇氣表示了讚歎,又對她表現出來的獨立與大度十分欣賞,與此同時,作為阻礙一對有情人的林姝戈,作為負麵教材出了名。

在大家的想象中,林姝戈是一個無知愚昧、無情拜金還十分強勢的人,許多人去信請求她放過張先生,當然更多人的是咒罵她。

林姝戈並不知道這一切,她放下手中的筆,再檢查一遍措辭,將信封貼好。

兩日後,本市的報刊上載了這麼一則說明。

“先向本市民眾致歉:因家事而擾人,非我所願。婚姻締結為緣起,解除為緣散,我本希望這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奈何張先生逼我太甚,我不願屈之。”

她開頭這麼劃下了重點。

“以舊式婚姻民俗論,我沒有違背七出,張先生沒有休我的理由。”

“以新法論,隨意休棄妻子,張先生違背了契約精神。”

“當他和我說民主時,他拒絕了贍養費,轉寄休書,當我和他說舊例時,他登報以婚姻自由愚弄大眾向我施壓。”

“他是民主還是封建,全看那一刻哪個觀念對他有利。成婚七載,我不知道張先生是不是民主主義者,但他一定是實用主義者無疑。”

冰冷的鉛字掩不住嘲諷的語氣。而攻擊還未停歇。

“冠追求真愛之名,行朝三暮四之實。已是‘聰明文化人’私下裡能會心一笑的潛在規則,運用這個規則,他們亂搞男女關係再無束縛。耍流氓是追求,勾三搭四?這是為了真愛啊!”

“追愛誠然可貴,真愛卻需克製。以家教之名獨處,張先生卻深諳解放天性,眼中隻分男女,不分師生,讓我再次理解了平等的含義。”

她的筆是鋒利的錐,通篇沒有軟和,唯一的例外是開篇向民眾致歉,其餘全是對張先生及柳蘭的諷刺與嘲弄。

難道平等就是無視師生關係隨意亂、倫?難道民主就是不顧契約精神?

也許是深覺戾氣太重,林姝戈話鋒一轉,開始詳訴女性在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貢獻。

還將本國與國外女性的地位境遇大致點出。國外相對自由,許多女性擁有工作和財產,但即使是這樣,離婚時也會有數量多寡的贍養費。

而國內環境更封閉,能參與工作的女性少之又少,要承擔的卻更多。殘酷的真實是,如張先生所想,這時候的許多女性,離開了家庭和男性根本沒有生存能力。

“現時如此,古時更甚;國外如此,國內更甚,富家如此,平民更甚!”

她從各個角度闡述婚姻關係解除時給予女性贍養費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性,提出張先生為了逃避支付給出休書的行為是偽君子,假紳士。

她言明離婚可以,自己不會糾纏,可是成婚幾年她的付出不應被無視,她要求張先生要有合理的賠償。

“柳小姐自詡獨立女性,應該很理解並且支持女性維護自己合理權利?”

林姝戈滿含諷刺的以反問結了尾。

不出意外的,她的這篇說明在本就不平靜的湖泊裡再次投下了炸彈。

人們終於意識到自己被張先生和柳蘭帶偏了。

是林姝戈作為封建婚姻的代表妨礙了兩人的相愛?回看林姝戈的聲明,她沒有過多回應自己是‘真愛阻礙’這個問題,隻是平淡的一句‘離婚可以’。

這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們談不攏的,是錢。

在張先生的所說裡麵,這是林姝戈無情,是拖著不離婚妨礙真愛的借口。可是在林姝戈這裡,這是她的合理權利。

關鍵是許多看了文章的人,不得不承認林姝戈說的還挺有道理。

而張先生應自始至終就是不想給錢,所以一開始給休書,接著又登報。

他這樣顛來倒去的折騰,確實如林姝戈所說,哪個‘主義’對他有利他就用哪個。

那他在報上把自己標榜為民主主義者,偷換概念的施壓,這就很無恥了。

人家和你講感情,你就說道理,人家說道理,你就講感情——合著全世界的好處都給你占了才算?

一時間風頭轉向,張先生從人人同情變為了人人喊打。

這也是典型的落差效應,當然更讓民眾憤怒的是,他愚弄大眾,曾使得不少民主者為他發聲——這就是,要占全世界的好處,還要把全世界的人當傻瓜糊弄。

心怎麼這麼大呢?

在這三次的發酵中,張先生實實在在出了名,“實用主義者”現在都成為了無恥的代名詞。

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林姝戈諷刺得太大快人心了,很多人看了報後私下裡一回味。發現她比很多所謂的批評家還要犀利,她是用邏輯一層層遞進,論證‘為什麼張先生是無恥的’這個話題,而不是無腦的謾罵。

用一句不好聽的來讚歎,這是:

文人一張嘴,勝過天下鬼。

林姝戈當然也出了名,坊間褒貶都有。

“林小姐強勢鋒銳是有,但張先生說她粗俗無知,我看不見得。”

讚她的是有勇氣不屈,對抗不公。

“確實無情,我是張先生也不願意和這等毫無人情味兒的女人共度一生。”

斥責她的是冷漠拜金。

林姝戈得知了人們對她的評價,不為所動。

但報紙卻不會放過這麼一個熱門的題材,他們不斷來采訪林姝戈,林姝戈避而不見,那些記者們隻好退而求其次,采訪了她的鄰居們。

本以為沒什麼值得挖掘,結果料卻不少。

於是報紙上的後續很快來了。

第一個大新聞是:林姝戈是最近很火的林先生——她的童書翻譯地道,不失原味,很受歡迎。

第二個新聞是:林姝戈出身農家,原是文盲,為了張先生偷學外文。

一個新聞比一個新聞勁爆。

第一個新聞暫且按下,看第二個。

農家出身的家庭婦女,大字不識,要自學外文,還要學得精通,精通到足以支撐第一個新聞的程度。那需要什麼呢?

天賦自不必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哪一個缺得了?而她竟是為了張先生所學!

休書回應以及報刊聲明,林姝戈兩次都是冰冷而尖利,瞧不出一點對張先生有情義的樣子。

這也是在報刊聲明後,有些感性的民眾對她沒什麼好印象的原因。

他們想,張先生確實無恥,但他至少說對了一點,林姝戈是個沒有心的人,自始至終為著錢財打轉。因此也怪不得張先生會出軌。

可是現在,他們發覺自己又錯了。

報紙上寫了許多鄰居的原話,都是林姝戈平日的辛苦與付出,以及張先生的無情無義。

這些人都是有名有姓的本土居民,說得頭頭是道,不由人不信。

何況……

如果林姝戈不是深愛張先生,那又是什麼支撐她日以繼夜的努力?

有些人的情是說出來的,有些人的情是做出來的——這些人想到。

林姝戈不是涼薄無心,隻是她的愛沉默無聲。

他們透過新聞,仿佛看到一個女子在被深愛的丈夫出軌後傷心欲絕的樣子。

同時他們對林姝戈的犀利與毒辣也有了另外一番解讀。

愛之深,恨之切。

林姝戈再次出了名,人們對她的觀感大好,認為她是真正懂愛的人,她在丈夫出軌後不糾纏是保有自尊,當然,她還不缺理智。

“真愛需要克製”也被許多人奉為真理。這影響是後續的——當時稍為混亂的男女風氣一清,許多偽君子假借愛之名獵豔難度上升,年輕的女性們也不再輕易受蠱惑隨意私奔。

當然與此同時,張先生也被拉出來再度處刑。

他在洋行的工作徹底沒了,而且名聲壞得徹底,稍有文化的圈子都不願意接受他。

他隻能在最底層那種賣苦力的地方找到工作——那裡的人不關心新聞,隻在乎生存。

柳蘭的境遇也很糟糕,她本該是獨立勇敢女性的代表,但是與她牽扯的另一半名聲跌倒穀底,她也就成為了眼光爛的代表。

張先生如果一無是處,那麼為了這種人而逃離家庭、插足彆人婚姻的柳蘭,更是是大眾眼裡徹頭徹尾的傻瓜。

當她終身與張先生蝸居在租的小屋,過著錙銖必較的生活時,無人得知,她是不是也曾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