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6章 滿滿的回憶(1 / 2)

鑒寶狂少 胖爺 2702 字 2024-03-26

照片中反應的那個時代,正是滿清最腐敗,最危險的時期。

照片中,正陽門外依然熱鬨,但除了來回穿梭的貴族之外,那個時期,前門外幾乎都是下等人聚集的所在,那些少商小販也是為普通老百姓服務的,有身份的人,根本不會駐足多看一眼。

所以,表麵上看人流湧動顯得熱鬨,實則,都是下等百姓在疲於奔命。

而照片中正陽門的建築,也是破敗不堪,門樓損壞,箭樓破損,牆壁坍塌,看上去很是淒涼,這不是後來陸飛出世之後熟悉的那個正陽門,但陸飛卻知道正陽門的全部遭遇。

總體來說,那就是命運多舛。

照片中的正陽門雖然破敗,但這依然不是最正陽門最悲慘時期的樣貌。

正陽門自明正統初年至清末,四百七十餘年間,因兵燹或失火曾多次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見於史籍的有五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三年後。

光緒二十六年6月16日,義和團為扶清滅洋,抵製洋貨,火燒位於大柵欄的老德記洋貨店,當時恰遇西南風,以致火勢迅速蔓延,最終使正陽門箭樓付之一炬,城樓則毀於八國聯軍手中。

8月14日,侵華聯軍進攻天都城,在天壇設立炮兵陣地,炮轟正陽門箭樓和城樓。

9月27日,駐紮甕城的英國雇傭軍在正陽門城樓燃火取暖,發生火災,將城樓全部焚毀,火勢凶猛,合城皆驚,至天曉方熄。

光緒二十九年,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和順天府尹陳璧奉旨重修正陽門城樓和箭樓。

因工部收存各城門的工程檔案均在戰亂中被毀,複建正陽門城樓隻得按崇文門城樓、宣武門城樓的規製放大修建,複建正陽門箭樓按宣武門箭樓的規製放大修建,於光緒三十三年完成,那才是正陽門最後的重建,也是陸飛後來見到的樣子。

後來京奉、京漢兩鐵路正陽門站建成後,正陽門周邊人流、車流非常密集,那才是真正的熱鬨。

做買賣的,拉車的,各種商販琳琅滿目,用現在的話來說,每天的人流量至少在兩萬人以上,在那個年代,這可就相當牛逼了,放眼整個神州,也就僅次於摩登城市大魔都了。

1914年,為緩解交通擁堵,內務總長兼天都市政督辦朱啟鈐主持改建工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