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朝廷派來的護衛以外,各個書院都安排了一人,專門護佑自己的學生。
一路上都相處都是幾位融洽。
眾人也都比較和善。
唯一有些使臉色之人,便是山海書院的那名護衛。
他在看到其他書院的學子時,總是有種趾高氣揚的感覺。
不過他不說話,隻是表情上,有些看低的意思。
路途中一共走了三日,來往途中,見者皆會向著官家車隊行禮。
沈寒透過簾子望向外麵,普通平民,衣衫簡陋,亦是俯身行禮。
如自己以前那般。
大魏雖大且繁華,可與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仍是過些苦日子......
五月二十。
越往南邊走,天氣愈發炎熱,而且遠比京中要潮濕許多。
越過界碑之後,整個車隊正式踏入了夜宣國的地界。
其道路,肉眼可見的便有了差距。
大魏那邊的官道,寬闊且平坦。
便是三架馬車並駕齊驅,也不顯得擁擠。
可是夜宣國的官道,差彆可就太大了......
因為潮濕,路麵竟然還有些稀泥。
領頭的護衛們見此,也是有些無奈的揮了揮手。
隨即身後的馬車儘數騰空而起,禦空而行。
照理說,馬車需踏地,才算是以示尊重之意。
但道路這般臟兮兮的,護衛們也實在不願讓馬車落地,弄得滿是淤泥。
進入夜宣國,沈寒亦是看向周圍之景。
此處離城還有些距離,房屋都稀稀拉拉的,並沒有多少。
夜宣國的房子,全都是墊起地基,整間屋子都不會接觸地麵。
想來,也是因為夜宣國地處南端,氣候潮濕,蚊蟲亦是繁多。
這才以此種方式築造房屋。
但是在大魏,這可是大忌諱。
無論是修行武道,亦或是文人修行,都講究一個腳踏實地。
整個房屋不接地麵,從寓意上,便是不接地氣。
而且還有不夠腳踏實地的寓意在其中。
大魏文化之下,怕是臣民們見到此種房屋,都不肯住進去。
沈寒偏頭看了看同行好友們,他們見到於此,也都忍不住皺了皺眉。
臨近城邊,護衛們才將整個馬車紛紛落下。
眾人皆從馬車上下來,徒步而行。
大魏是禮儀之邦,至少在禮節上,要做的完善。
城門前,亦是四處懸掛著裝飾之物。
想來,夜宣國也算是迎接客人,做了些準備。
一行人走到城門前,此刻已有一隊夜宣國之人,在此迎接。
“貴客遠道而來,快快請進,我夜宣已備好佳宴,迎接諸位友好的客人。”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位中年人,滿臉的笑意,很是熱情。
夜宣國的人,穿著也極富特色,材質都是紗質,看起來薄而透氣,但又能遮掩蚊蟲的叮咬。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衣衫看起來有些透。
特彆是迎賓人群中,好些女子也是這般衣著,顯得......
至少在大魏看來,很是不得體。
所住的地方,安排在城的西側。
此處是一個極大的園子,從外觀之,應該算是夜宣國比較好的院落了。
整理後,便就此先行住下。
剛開始出來迎客之人,似乎是這座城中的高層。
此行乃是年輕一輩前來交流,自然不可能讓他那位高層具體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