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很少有這麼靜下心來, 自我檢討的時候。
更彆提是餓著肚子“咕咕叫”了。
他反複確認過,自己的家底應該不至於帶著全府上下吃炒石子,這才扭頭詢問的看向衛無憂:“這什麼情況?”
衛無憂這才想起來, 自己要弄水泥的事兒還沒跟霍去病交代一聲。
吃人家的, 助人家的,還用人家的鍋炒石子, 好像是有點不大好哦。
小仙童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嘿嘿笑道:“就是之前陛下不是要修繕道路嘛?我弄得這個東西叫水泥, 若成了, 此路平坦穩定, 經得住風吹日曬, 對阿父你們往後出征運糧也有好處。”
霍去病揚了一邊眉:“當真?”
“那當然啦,我何時騙過你。”
小霍仔細一回憶, 咬了咬牙。這臭小子騙他的時候還少?
不過他也沒聲張。實在是小家夥說的這個“水泥路”太誘人了。
大漢如今的道路建設和管理體係,依然延續了秦製。
秦人留下的好東西不少,在這方麵,依然延續著的便是貫通陸路的馳道、直道和五尺道。
其一是馳道,這是專供君主行駛的道路, 暫且沒必要動;
其二是巴蜀棧道, 統稱“五尺道”;
其三便是由蒙恬主持修築的秦直道了。
這是一條實實在在從雲陽(陝西淳華)直達九原(內蒙古包頭)的筆直大道。到了如今武帝治下,這裡便有著前些年劉徹剛剛設下的朔方郡、五原郡兩座城池。
可以說, 這條直道塹山堙穀, 路線直、行駛迅猛等諸多優勢,給了大漢對抗匈奴一個有利的交通支撐。
而現在,劉徹打算修築陽山長城的同時,在長城內將幾座城池嵌連,那就繞不開修路的。
此時, 霍去病甚至不知道,水泥對於加固城牆同樣有奇效。
他專注地瞧了一會兒炒石子,大約是實在瞧不出朵花兒來,肚子又餓得直叫,隻好道:“有什麼吃的,我先墊墊肚子。”
衛無憂反手從灶台摸出個小鍋,又喊了刺兒給霍去病提來個風爐:“今日吃砂鍋麵,裡頭放了菘菜、蘑菇 、小蝦乾、豬肉糜。我們都吃好了,阿父自己到外頭熱一熱,不要在這裡添亂,乖。”
霍去病:“……”
心情莫名有一點點複雜。
小霍張了張口,祥說些什麼,但見府中上下都投入在石頭裡,水泥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隻好鬱悶的上院子裡吃麵去了。
這炒熟石膏的工作前後進行了三日。
霍府的灶台早被衛無憂改造過,灶火上的風箱便是仿照了後世的樣式,好讓灶膛內的火勢有空氣助燃,更容易達到熟石膏的溫度。
一批批燒成淺黃色的結晶被裝進麻袋裡,再度運送到京郊的莊子上。
在那裡,已經有農戶們備好了十餘石碾子,打算將小公子吩咐的煤渣陶片、生石灰、熟石膏等一道都碾磨碎了。
這些都是細活兒。
因為水泥對粉末的細致度要求較高,莊子上的人便一輪又一輪地用麵籮篩了粉末,隻將篩過的細粉收集起來,其餘的重新再用石磨過一次。
這個進程重複數日,等到衛無憂再次休沐時,才攢齊了第一波原料。
衛小憂搖搖晃晃坐在去京郊的安車上,對莊子上傳來的進度還是挺滿意的。
人工碾磨的速度是慢了些,這不是才開始嘛,若是能夠讓劉徹注意到,自然不愁水泥原料的產量。
疾馳的車駕很快停駐。
南風早已在莊子大門前恭候多時了。
瞧見小公子安然無恙落地,這位曾經的繡衣直指鬆了口氣:“公子,按您的吩咐,這就要將您說的那些東西混在一處了。”
衛無憂利落跳下馬車,身子後頭竟然還跟著個劉據,叫南風這種麵癱臉都變了顏色。
衛小四倒是淡定:“是按照大約四分粘土陶粉煤渣混合物,一份生石灰,再來少許熟石膏的比例進行配置?”
南風用餘光注視著宮中殿下的一舉一動,躬身道:“是。”
衛無憂:“用火燒過了?”
南風:“一切都按您的吩咐來,不敢懈怠。”
衛無憂點點頭,覺得好像沒有什麼遺漏點了:“那就開始吧。”
“對了,”他回頭看向剛從車上下來的劉據,笑道,“這東西雖然燒過了,加水還是會散發大量餘熱,給大家提個醒一次不要多加,慢慢進行攪拌。有熟石膏在,應當不至於太快就凝固了。”
南風聞言,忍不住多看了小公子一眼。
這話沒說錯。
這幾日收集原料時,便有匠奴不小心將水撒在了一袋粉末上頭,那時候還沒有進行燒製,水和生石灰很快起了劇烈反應,隨著大量水汽的產生,“嗞嗞”的蒸汽聲嚇得匠奴和農戶們爭相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