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二合一)(1 / 2)

解除凍傷之法在整個雲中郡慢慢傳開。

衛青讓軍醫配出來的藥膏方子,也被從朔方送來了一份,這是更適合普通人用的,即便沒有銀錢,自己上山采藥也能尋來藥材。

初春乍暖還寒時分,皇帝陛下派來雲中的醫官們終於到了。

諸侯邸內。

衛無憂小朋友這幾日剛在院中紮了一隻秋千,碰上天氣好,正坐在上頭,讓刺兒推著自己。南風從院門前進來道:"小公子,陛下派人來了。"

衛無憂一臉笑容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派什麼人啊?為什麼派人來?"他這不是剛到封地沒多久嗎?怎麼,難道劉徹又反悔了?

刺兒在背後抓住秋千的繩子兩端,叫衛無憂慢慢停下來:"大約是陛下又有什麼安排吧?小公子,您怎麼好像不太歡迎呢?"

衛無憂從秋千上跳下來,拍拍小手:“彆亂說,我這叫誠惶誠恐,愧不敢當。”

刺兒看著小公子那一臉的嫌棄不情願,實在是不敢苟同。

南風上前攔了刺兒一把,不叫他再失言。如今小公子的身份畢竟跟從前不一樣,做什麼說什麼都有許多眼睛盯著,還是謹慎些為好。

他上前跟在衛無憂身邊:"小公子,人現在就在前殿,您看要不要見上一見。"

衛無憂努了努下巴:"走吧,去看看我們又多了什麼好差事。"

前殿內。

太醫令帶著醫官以及眾多仆役,向衛無憂見過禮,將陛下的意思傳達給他,禁不住有些疑惑。小雲中王這副樣子,可不像是染了什麼重疾。

而且,也沒有蒙麵咳嗽啊。

衛無憂的上門牙掉了有些日子,新牙齒已經冒出牙尖尖。雖然乍一笑,還是露出了豁著的半個牙縫,但好歹不算那般丟人,出門見人索性就摘掉了覆麵。

他坐上主座,客氣的請諸位太醫入座:"吾聽聞陛下派太醫令您帶人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太醫令試探道:"敢問雲中王,並州近日可有什麼時疾啊?"

衛無憂搖頭,看向南風:"近日其他各郡可有聽聞什麼疫症?"

r/>南風:“未曾。”

太醫令覺得這事兒有些難辦,遂斟酌著用詞將事情原委告知衛無憂:“這……陛下收到消息說您可能染了身疾,成日裡以紗覆麵,又咳嗽……陛下與皇後十分擔憂,這才派我等帶著金銀藥材前來,為雲中王查探傷情。"

衛無憂聽了半天,眨眨眼:“我隻不過是掉了一顆牙,太空了就給遮起來。”"那咳嗽……""嘿嘿,吃多了麵食,不好克化。不過也就那兩天,已經好了。"

跋山涉水來救人的太醫令:"……"

對方沉默了,衛無憂反而對太醫令提起過的“金銀藥材”感興趣了。

衛無憂:“王太醫,您方才說陛下給我帶來了慰問品?哎呀,這我怎麼好意思呢,可是聖命難違,也不能拒絕陛下這一番好意啊。唉,算了,為人臣就該多擔待些,不好一味拒絕。這些東西現在在何處?"

太醫令再次長久沉默之後,才硬著頭皮道:"就在殿外,還請雲中王隨臣前去確認。"

劉徹叫人帶來的東西確實不少,尤其是那些黃金,叫衛無憂有短暫的一秒鐘覺得他這人也能處。至少,並州偏僻地窮,這初建的一部分費用是不必發愁了。

衛小四受了賞賜,命南風帶人去清點,心中還盤算著將這些醫官也壓榨壓榨,反正是劉徹主動派出來的資源,機會難得,不用白不用啊。

小蘿卜丁狡黠地看向太醫令:"此番雖是誤會,但陛下既然派您帶人來,可曾規定了歸期?"

王太醫搖頭:"大黃門傳話,隻說是儘全力先將您的身子調養好。"

那就好辦了。

衛小四揉著腦袋:"唉,我這些日子確實有些頭疼。"

太醫令從前與這小狐狸打交道的時候少,根本不熟悉他的手段,還當是真不舒服,連忙上前就要為他診治。

衛無憂對隨侍揮了揮手,叫人都退下,與王太醫相攜回了殿中。

二人對麵而坐,衛小四伸一隻手叫太醫把脈,一邊回答他的問話:“就是頭疼,吃不好,睡不好,我還不長個子。"

太醫令聽到此處,忍不住瞄了一眼他的身長。嗯,確實是

沒長個子,但您在長安城裡頭,兩年也沒長多少啊!

不過,他號著脈,倒是確實發現這位小雲中王的中氣差了些。怕是來了並州之後事情太多,一個孩子忙得焦頭爛額,這才吃不好睡不好。

王太醫歎氣,泛起了醫者的憐惜之情。

他取了筆開始在紙上落下補藥的藥方:“老臣這裡開幾服藥,還請雲中王派府中疾醫每日煎服,先用三日,再來診治。"

衛無憂乖巧點頭:“有勞王太醫了,不過,這些藥隻能調補,卻不是根治的辦法。若是我一直反複,總不好勞煩您一直呆在並州吧。"

王太醫聽了這話也有些憂心。

陛下那意思就是把人看好了再回去,若是雲中王一直小病不斷,難道他都不回長安了?還是得派人回一趟京師給陛下報信才是。

王太醫正琢磨著,衛無憂湊上來建議:“您要是想早些回京,要不就順道幫我在雲中城先把便民醫館開起來?"

王太醫驚了:“何謂……便民醫館?咱們大漢不是已經有專為婦人醫治的‘乳舍’了?”

“那是長安和許多富庶之地才有的。"衛無憂揚起小臉,認真看向王太醫,"您來這雲中城,可曾看到過一家與醫字掛鉤的商肆。再者,長安的‘乳舍’說到底隻專為婦人接生或是一些常見病而設立,其他的普通百姓呢?"

王太醫沉默。

他們王家世代行醫,到他這一輩隻需按照父輩們設下的老路接著走下去便可。年輕的時候,他也同樣有過“懸壺濟世”的醫者仁心。不過,在背負上整個家族之後,那些東西,逐漸便消弭在日複一日的重擔之下。

他已經很久,沒與同僚談起過學醫濟世的美夢了。

衛無憂再接再厲:“這裡是邊關,時常有戰亂、天災、疫病的侵擾,它比長安更為需要官府設立的醫館存在。我來這裡已經有些日子了,不瞞您說,雲中處處都是漏洞,都需要修建,我如今實在太小了,分身乏術,總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醫療之事絕非小可,若能促成,將是惠澤萬世的功德,也是我最不願放棄的一項事情。”

衛無憂說到這裡,站起身,向王太醫揖手鞠躬:“如今您帶著一眾太醫過來,與我而言,便是雪中送炭。還請您相助無憂。&#3

4;

太醫令看著麵前揖手不起的小雲中王,難免有些動容。

這雖然隻是個孩子,卻有一顆作為醫者最看重的“仁心”。王太醫從前搞丟過自己這一顆仁心,如今,卻有些想要嘗試了。

最主要的,便是此次來雲中城,確實是陛下的意思。有衛無憂時不時生個“小病”做幌子,他或許確實可以出一份力。

他想親眼看看,這個孩子到底能走到多遠。

王太醫最終答應了衛無憂的請求。

雲中城為百姓專門看病的地方叫做“同仁堂”,普遍集中在安濟坊及周圍各坊內。安濟坊此地作為九市之一,彙集了行醫之處、藥鋪、米麵油行、肉鋪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店肆。

這些新建立的“同仁堂”由官府統一出資建設,也兼顧賣藥之職能,坐診的醫士暫時由王太醫帶來的醫士們擔任,等王太醫在郡內選拔出一批合格的醫士進行培訓,再接替宮中太醫們。

而醫館內,醫士們隻需要專心坐診,店中自會有官府派來的官奴婢將病患分為輕重緩急,排隊應診。這樣的診治,每次隻收取較為低廉的坐診金,每月上下旬還各有一次得到免費診治的機會。

這已經是當前能提供的最好條件了。至於藥錢,衛無憂暫時還沒那個本事免去。

想要雲中百姓們過得好,還是得從根上,努力提升他們手裡的財帛才是。不論是糧食產量,還是飼養牲畜的品質,亦或是創造新的勞動崗位,都能達到這個目的。

衛無憂將“同仁堂”的事情交給王太醫之後,偶爾抽空去看過兩次。見這群宮中的太醫們忙得團團轉,卻從未敷衍了事,不免笑了。

他本來以為,這些人在宮中服侍貴人們久了,難免目下無人,會覺得為百姓診治失了格調。不成想,醫者那顆心雖然也會迷失在金銀與權力中,卻很難輕易消失。

人可真是複雜的動物。

衛無憂得了太醫們的相助,短短一個月之內,便將雲中城初步的便民醫療機構給做的有模有樣了。

太醫令和諸位大人們已經累得瘦了一圈。

坐診耗費心力,要給雲中培養一批能滿足日常診治的疾醫,也是一件操勞的事情。

尤其是,王太醫臨走之前,還撰了本常見病用藥的醫書,留給雲中的疾醫們。他是怕他們這些人走了,

這些新上任的經驗不過關。

若非陛下來信催他們回去,王太醫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長安才是他的供職之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