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試卷發下來之後,考場裡響起輕微的翻動試卷的聲音,紀時注意到,這會兒所有人的表情都很平靜,也有人輕輕搓著手,用小動作化解考試前的不安。
雖然上午已經在同一個考場待足了兩個半小時,可數學和語文畢竟還是不同的,對他們理科生而言,數學的分值更高,幾乎是他們在高考考場上戰勝對手的必爭之地。
考試鈴聲響起之後,答題開始。
前麵幾道題都屬於他們平時月考裡考得比較多的題型,函數和集合,還考了一道概率,第四道填空涉及到區間,從這題開始,紀時就覺得,今年高考的數學的確比他們平時月考題要難上一些。
或者說,是題目更活的感覺,比如第四題,他們老師一般就不會想到用圖來展示頻率分布。
前麵6道題的難度還勉勉強強,紀時做得還算順手,不過他也沒有因此覺得安心,好歹他的數學在Z中一向排名不錯,如果幾道填空題都能難倒他的話,他這一年又算學了什麼呢?
後麵紀時又寫了兩道題,這兩道題的計算量不小,細心也很重要,紀時一邊寫一邊看時鐘顯示的時間,的確要比他平時月考花費的時間更久。
寫著寫著,紀時也變投入了。
他腦海中已經不再去想這張試卷是哪位老師出的,也不再糾結這張試卷是易是難了,在乎這種事情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讓他瞻前顧後。
他隻要像之前的每次考試那麼去做就行了,發揮出他應有的水準,展現出他高三這一年的學習成果。
讓自己無怨無悔就好。
寫了足足10道填空題,一直到現在,紀時還沒有遇到真正難到他無法下筆的題,隻能說這張考卷裡沒有一步到位的題,幾平每道題都要認真想—想,需要轉換思路,學會轉化,當然,對他來說.這些題目都算是比較新穎的形式,好在紀時平時做的題目足夠多,接觸的題型還算豐富。
後麵的題目要麼就是思路比較巧妙,要麼就是計算量比較大,沒有送分題,解起來確實不太順。
紀時在倒數兩道填空題上糾結了好一會兒,他先看的13題,沒什麼思路先停了停,再去看14題,14題他在草稿紙上把圖畫好,然後再慢慢去計算。
對題目的難度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至少他前麵已經答完了不少題,紀時覺得,他隻要儘量把自己會的題目先做出來,拿到應該得的分,後麵的題目再慢慢衝刺。
幸虧二模出了一張很難的試卷,難到現在做高考卷紀時的心態也很放鬆了。
題目雖難,他也沒時間東想西想,能做的題、有思路的題紀時都不會磨蹭,而是在確保正確率的前提下把自己的速度提上來。
這張試卷原本就挺耗時間的,在填空題上花的時間太多的話,後麵的計算題絕對來不及。
紀時14題寫完之後,又轉過來看了眼第13題,可惜他到現在還是沒什麼思路,隻能先把這道題跳過。
他們老師也在考試前強調過,先把會的題目做出來,不要在自己沒有思路的題目上過於執著,在考場上的每一分鐘都很寶貴,他們要合理分配時間,提高每一分鐘的性價比。
紀時隱隱約約察覺到,考場上已經在焦躁不安了。
雖然沒有人發出聲音,可試卷翻動的聲響卻比上午考語文的時候要大得多,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監考老師鞋子的響聲似乎也被放大了。
紀時繼續專注地看向解答題。
填空題的計算量稍有些大,他花的時間比平時月考多,那麼相應地,分配給解答題的時間自然而然就變少了。
他飛快地翻著試卷,剛看完題目,就在答題紙上寫了一個解,第一道題還好,他看了就知道該怎麼寫了,時間也不允許他在草稿紙上繼續磨蹭,紀時乾脆直接在答題紙上作答了。
這道題題量不大,步驟也不多,計算出兩條對角線的長,計算出一個數值就行。
下-一題。
紀時真有種通關boss的心態,每算出一道題他就覺得自己完成了一項重大工程,當然,他心中也有一種興奮感。
畢意是高考的考場,不興奮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吧?
數學考試多多少少還是需要一些激情的。
何況他很清楚這張試卷會有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應該被難題打倒,而是應該以一種更有乾勁的狀態去應對這次考試。
他一定可以。
下一道是幾何證明題,第一問要求證明兩條線垂直,第二問要求點到麵的距離。
幾何證明題每場考試都一定會出,紀時花的時間也不長,在這種能解出來的題上,紀時的注意力向來很集中,他不能在這種題目上犯錯,也不能去浪費時間,不管是哪一場考試,最後的大題留給他們的時間總歸是很有限的。
但紀時已經不再緊張了。
後麵兩道大題的計算量都不算小,尤其是倒數第三題,他懷疑出卷老師出這道題就是故意來消耗他們的時間的,而不管怎麼說,在考試中途遇上這類題型總歸不會讓人覺得心情愉快,越寫越多隻會讓人心裡越來越煩躁。
龐大的題量和黑板上的時鐘一起成了催命符。
但他必須穩住。
紀時已經屬於很有數學基礎的那類學生了,可他依然體會到了時間的緊迫性,好在他之前提高速度的練習真的起了效果,他眼睛看題快,寫字的時候速度也快,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思維,想得出來解答自然就快,沒有思路手速再快也是白搭。
終於,紀時寫完了第18題,到了第19題和20題。
依靠他對於高考的微弱的印象,這兩道題都不簡單,反正當時他們考完了就有不少人說這次高考的大題超綱了,還有人信誓旦旦說,出卷老師家裡的窗戶都被憤怒的家長和學生砸破了。
在學生群體裡,這種說法廣為流傳,而且叫人深信不疑。
仔細想想,高考試卷一般也不可能是由某位老師獨立完成,他們學校的月考卷都是數學教研組的集體成果,高考試卷應該也不會讓一個人出。
第19題果然讓紀時有些卡了。
這是一道數列題,關鍵是他們平時做的數列都是a1a2,S1S2之類的,這道題直接給數列開了根號,就…完全體現出了高考的凶暴氣質。
下馬威來了,然後是中馬威和上馬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