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高悅陽把一板豆腐,和一把小凳子放在板車上推到院門口。
昨晚睡覺前,她原本想著趁著天沒亮,騎車空間裡的自行車出發林子。
可早上一覺睡起來後又覺得沒必要,自己又不是去打獵,不用刻意去觀察周圍和地麵動物留下來的痕跡。
隻要沿途不耽誤時間,以跑步的形式一路朝林子內圍前進,相信不到中午就能趕到。
還有就是,社員們要是來買豆腐,王寶磊就要出來一個個解釋,太麻煩了。
而年代裡的農村婦女、老太太們都是文盲,自己事先寫個告示貼大門上她們也看不懂。
所以,還是跟以往一樣,賣了豆腐吃完早飯再出發吧。
“小高知青,給嬸子裝兩塊豆腐。”
劉月娥因為自家男人宋天剛得了好些東西,高興的做了一宿美夢。
這不,一大早上起來後,就端著小盆過來了,準備晚上用肉醬做頓豆腐慶祝一下。
高悅陽切了兩塊放進盆裡,隨口問道:“嬸子,你家啥時候搬家呀?”
劉月娥眉開眼笑的:“下個月9號,那天是個適合搬家的好日子,到時高知青你可得來啊,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
自家雖然沒條件置辦啥好的席麵,但整一鍋白菜燉豆腐,苞米麵窩窩頭還是有的。
再一個,親戚朋友總不能空著手來吧,到時每家給個兩顆白菜、幾個土豆、粗糧啥的,加在一起也不少。
總之,隻要熱熱鬨鬨就行,虧不虧那都是次要的。
“行,到時提前與我說一聲,我好去幫著忙活忙活。”
高悅陽痛快的應下,前幾天自己是隨便搬了家,在隊裡處得關係好的人又沒幾個,所以壓根就沒打算請客暖房。
劉月娥還想再與高悅陽說下定豆腐的事,見又有人來買豆腐,便止住話茬,打聲招呼後就離開了。
王秋月帶著周玲玲、穀彥澤和張偉民過來的時候,高悅陽的板車前有三個人在買豆腐。
幾人也沒著急上前,等著高悅陽忙活完。
這時,王秋月掃到周玲玲朝著院子裡的房子猛瞧,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嫉妒遮都遮不住,心中對她更是不喜。
今天早上,自己與她們三個女知青一起出錢買豆腐,隻是,周玲玲非要跟著來,說是認認路,以後再買豆腐她可以跑腿。
嗤,你來買?人高悅陽還不定賣給你呢!
“穀知青,我們也蓋座與高知青一樣的房子吧,看著挺不錯的,再添點錢也行。”張偉民興趣十足道,
穀彥澤把雙手杵到大衣兜內,點點頭:“可以,如果後麵來的新知青想住進新房,就讓他們把蓋房錢平攤出來。”
這就是人多蓋房的好處,不用壓在一個人身上。
張偉民也是這樣想的,女知青屋裡已經住滿了,再有新來的話,男女知青更不能混住在一個院子裡。
到時,男知青隻能掏錢住進新房。
王秋月在一旁聽到兩人的對話,嘴巴微張:“你們這麼快就準備蓋房子了呀?”
張偉民笑嗬嗬道:“是啊,我們覺得茅草屋頂不安全,炕又太窄伸不直腿,睡覺不得勁兒。”
張偉民是北方寧省人,說話與這邊基本差不多,也是滿滿的大碴子味兒。
王秋月掃了眼穀彥澤的個頭,覺得張偉民說的理由挺好。
唉,自己也想住紅磚大瓦房,省得夏天怕漏雨,冬天還要爬到房頂掃雪了。
可惜,那三個女知青都不想攤錢出來蓋房子。
“我覺得你們沒有必要蓋新房子住,萬一哪天你們突然回城了,錢就白花了。”
“再說,你們沒有我們女知青會做飯,搬出去你們吃飯就是個大問題。”
周玲玲輕聲細語,苦口婆心的勸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