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 巳時,夜明星稀。
一輛輕騎從鹹陽王城內奔騰而出, 沿途馬蹄聲驚起黔首們一片抱怨與警惕犬吠。
鹹陽城內外本烏黑一片, 半晌,廷尉府邸的書房忽然亮堂起來。
剛剛起夜的李斯身披簡單的長袍,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奉命而來的丁郎官, 然後接過對方遞過來的紙張。
他撫摸著新送來的微泛黃的質感,聽著丁郎官在簡單闡述紙張的使用方法。
片刻後, 他將紙張鋪在案幾, 手握朱筆,一筆一畫的在紙上寫著字,寫著寫著,他的眼睛越來越亮, 表情越來越欣喜, 持筆的手竟開始微微顫抖。
這讓靜立台下的丁郎官麵露一絲擔憂, 忍不住道:“李廷尉, 若有不適……”
“什麼不適, 老夫好得很!”
李斯猛地抬頭看向丁郎官,語速非常快,“之前還在想怎麼解決……不愧是陛下,遇到任何麻煩都有如天助啊!真是……太, 太厲害了。這紙張造價幾何?陛下想何時推廣?陛下有何具體的指示沒有?……”
丁郎官一愣,立刻針對問題進行回複。
李斯側耳傾聽。
當聽到紙張造價極為便宜, 嬴政有意用其替代竹簡向大秦推廣,以及福源市的店仆可以經過《金布律》晉升時, 李斯猛地一拍大腿, 忍不住飆出來一句“彩!就是這個彩!”
六國已滅, 嬴政登基,放眼望去,也就剩下北地匈奴還存在著戰場。不,就連匈奴都顯得有些遠,更彆提更遙遠的番地王朝。
不光戰場太遠,征戰多年的大秦也已經疲憊不堪。
所以李斯很清楚,曾經盤活整個大秦,讓大秦成為華夏唯一的霸主的軍功爵晉升製度,已經不再適合如今的秦帝國。
那大秦的新的晉升製度在哪裡?
可替代商鞅軍功爵製度的路哪裡?
曾經的李斯百思不得其解,現在他看到了紙張,他覺得看到超越商鞅的希望!
“丁郎官,請你立即著手紙張推廣。”
李斯連看一眼丁郎官的時間都沒有,更彆說安排丁郎官離開了。
他說完後,整個人趴在案上,神情亢奮地瘋狂書寫,全然沉浸在政務統籌之中。
李廷尉腦子特彆活,辦事經驗豐富,尤其他早有對新晉升機製的思索。
所以在得到紙張這麼一點撥後,他如獲至寶,靈感爆發。
李斯晝夜不眠,廢寢忘食地寫了近幾十頁滿滿當當的紙張,全是有關科舉晉升機製的統籌綱要,以及一些猜想。
次日卯時清晨,他先讓家仆帶著一封書信匆匆趕去鹹陽王城請假,沒有參加早朝。
但他也沒休息,李廷尉將廷尉府的能吏乾將全部召見過來,從中選出三十人,命令他們重新整理大秦律法,以及相關案件。
讓他們先從中挑出容易——到難的案件,然後將這些案件進行改編,用改編的內容在紙上寫出一道道題目,以及相對應的答案。
一日後,李廷蔚攜帶三十套律法試卷,以及自己寫的統籌規劃,匆匆趕到了丞相府。
從丁郎官送紙,再到李斯寫出晉升機製統籌規劃內容,以及廷尉府邸整理出三十套律法試卷,抵達丞相府,攏共也不過兩日。
李斯抵達丞相府後,開門見山道:“諸位,讓我們為新生的秦帝國創下一條新的文官晉升道路。這是一次能令大秦傳承萬萬世的機會!”
說完這一句,他將手中的律法試卷,晉升機製的統籌規劃等,依次分給馮去疾、王綰、以及湊巧前來作客的蒙毅手中。
王綰看得最快,他放下紙張,看向李廷尉道:“你先來尋我們,何所求?”
“以史為鑒,鑒古論今
。商鞅的軍功爵製,足以令他名傳千古,被後人世代敬仰!”
李斯目光灼灼地看著眾人,活到這個歲數,他作為法家學士,也有一股雄心壯誌想要超越商鞅,他抖了抖手中的紙,“諸位!現在我們也同樣有一個流傳千古的機會。讓我們儘快達成共識,安排人手行動。”
王綰沉默地看著,沒有說話。
馮去疾卻微微蹙眉,放下紙張,開口道:“李廷尉,你既然提到了商鞅就應當知曉,他的軍功爵製動了王族貴族的權柄,最後下場淒涼。”
“你說得沒錯!但苟活一世,哪裡比得上名垂千古?更何況……”
李斯忽然哈哈大笑起來,“我們有一點是商鞅永遠比不上,那就是陛下!陛下對世家貴族的掌控,他承擔變革的寬廣胸襟,遠不是秦孝公比得上的!你們不相信我,難道還能不相信遠勝古今的陛下嗎?”
馮去疾一頓,隱隱翻了個白眼,難怪了。
怪不得李斯這等貪圖富貴,聯姻半朝的人也敢說出為了名望搏一把的漂亮話。
有陛下的胸懷托底。
這家夥自知不會死,那就怎麼誇張怎麼說麼,贏得身前身後名。
李斯完全不知道馮去疾的腹議,即便知道,他也壓根不在意。
李斯激情澎湃地繼續說了一番晉升製度對盤活大秦的必要性,尤其拿出覆滅的五國一個一個的鞭屍,王綰、馮去疾和蒙毅都是老秦人,不覺得如何,但侍墨的郎官是舊趙人過來。
他一開始聽得麵紅耳赤,但聽得“擴大向下選拔有利於帝國活力”時,他深有感觸,忍不住主動點讚,並且道,秦帝國隻看重才能,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方式,以及麵向平民的軍功爵製度,被其他幾國的貴族和平民們深深的羨慕和向往。
李斯聽了很高興,繼續展開說了一會,在鼓完勁後,他又冷靜地點出這是陛下半夜加急送來的紙張。
丞相府的都是聰明人,聽到這暗示,懂的都懂。
王丞相緩緩點頭,示意讚同。
蒙毅一向支持嬴政的所有決策,尤其這還是阿嬰弄出來的項目。
馮去疾稍微質疑了一下,在得到李斯的回答後,也默認了。
四人初步達成共識。
李斯連夜與三位朝臣商定計劃,兩日後,李斯滿臉疲憊地衝向了鹹陽宮麵見嬴政。
一日後,鹹陽宮有王書頒出。
先是從博士行宮中調出一批墨家,農家,儒家等博士,再之後又從廷尉、少府等地,借調了一批政務不會太繁忙,但負責與黔首們第一線工作打交道的小吏。
這一批人全部安排在空閒的博士學宮。
過去的博士學宮,不怎麼受重視。
裡麵來往的人或神色悠哉,或百無聊賴,他們身上要麼帶著一股閒得無聊想四處乾架自我推銷的氣場,要麼就帶著一股自暴自棄,躺平的鹹魚氣場。
總而言之,因不受重視,而暮氣頗沉。
但現在的博士學宮,人人伏案書寫,或抓耳撓腮痛苦地用頭撞案幾,或抬頭激情辯論律法,或嘲諷對方水平不夠出試卷,整體氣氛時而安靜時而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