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梅花初發,恰逢休沐,劉藻在宮中行宴。因冰雪未消,天況冷冽,她便不曾邀丞相,想著讓謝相在家中烤烤火。
汾陰侯謝文乃新貴,多得皇帝倚重,宮中行宴,自少不得他。
他的坐次也極靠前,竟排到了百官之首,那一處素是丞相的位置。
宮宴擺在上林苑中。四下一樹樹新梅芬芳無儘,枝頭的花擁擁簇簇,開得幾乎壓彎了枝。
劉藻不時與謝文搭話,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談得儘興,旁人竟插不上話。
宗正卿見此,當真歡喜,又很不服氣地瞥向李聞,想著這些人神神叨叨的,話隻說一半,仿佛藏著什麼了不得的秘密似的,結果呢?陛下喜歡與汾陰侯一處,這還有什麼不明朗的?
他看完了李聞,又老懷寬慰地望向上首,隻覺這二人一處,當真珠聯璧合,般配得很。
他那目光,明目張膽,李聞自是察覺了。眼下看來,陛下當真對汾陰侯上了心,可不知怎麼,他雖覺鬆了口氣,卻又不怎麼高興。他看著謝文,怎麼看都覺這人鳩占鵲巢。那處坐的,與陛下談笑風生的,當是謝相才是。
這二人怎麼想的,劉藻自是不知。她與謝文說著話,麵上也是悠然含笑,可心思卻飄蕩去了遠處。
這謝文怎麼與謝相一點也不像。
她與謝相不像,是因隔得遠了,可謝文與謝相並不遠,按理在相貌上多少得有些相像之處。可她端詳了謝文許久,都尋不出半點肖似。
真是可惜,謝相生得可好看了,謝文若能得一絲相似,也會俊秀得多。奈何他不爭氣,難怪到了這歲數還未成親。
到底是侄兒,總不能由他淒淒涼涼的,無妻無子。劉藻想著,便道:“新梅初發,乃喜事臨門之兆,不若朕為驃騎保一回媒?”
大臣們原還裝得相互交談十分忙碌的模樣,聞言,皆豎起耳朵,細細聽著。
謝文滿心茫然,不知陛下為何上心起他的終身大事來,忙抬袖道:“多謝陛下。”想了想,又覺女子麻煩得很,陛下上了心,當真賜婚了,倒不好推辭,便又道:“臣尚無此心,欲待過些時日,再思婚姻之事。”
劉藻倒也沒逼他,想著哪日與謝相商量,再做定論。
謝文見她沒再說下去,也就寬了心,他端盞飲酒,酒罷一轉頭,便見幾名老臣責備地看著他。謝文頓覺茫然,也知行錯了何事,再細看,又見那幾位老臣含笑與他頷首,仿佛方才所見,皆不過錯覺。
謝文暗自蹙眉,朝中大臣當真怪得很,人人心思各異,各有計量,極難相與。
既是賞梅,自不能就在席上端坐。飲過一盞酒,腹中有了暖意,劉藻起身,往林中踱步。大臣們見此,忙擱盞跟上。
劉藻在前頭信步,上林的梅樹是看慣了的,也就無甚心意。這也是劉藻未邀謝漪的緣由之一。不是什麼美景,何必累得謝相白跑一趟。
謝相若想觀梅,不如她們擇日往長門宮去,聽聞那處有幾樹梅花開得格外明媚。
謝漪人雖不在,可劉藻幾乎每見一物,都能想到她。她一麵想,一麵漫不經心地走。走到一處拐角,有十餘樹紅梅映入眼簾。那紅梅猶如朱砂染過,紅得奪目,美得濃烈。
往日不曾見過這林中有紅梅。劉藻問道:“這是何時栽的?”
胡敖回道:“今春自甘泉宮移植來的,新培的種,甘泉宮那邊想著許能得陛下喜愛,便送了這十餘樹來。”
精心培育的新品,自然上佳。劉藻常見梅之清冷,卻少見梅之嫵媚。她有些後悔了,該邀謝相來一同觀賞的。雖明日也可來,可繁花開時,時有凋落,時有盛放,明日未必就有此時的風致。
也不知謝相在家中做什麼。
想念忽然濃烈。劉藻沿著樹邊,一樹樹認真觀賞,一圈看下來,選了一枝最好的折下,贈與謝文。
謝文受寵若驚,忙接過,劉藻恐他辦不好事,特叮囑了一句:“帶回去,與謝相一同觀賞。”
皇帝所賜,縱是一花一草,亦是殊榮。
宴散,謝文帶著那支新梅歸去,將至家門時,想到劉藻的話,特拐去了相府。
謝漪閒來無事,又見雪落,想了一篇賦,正在竹簡上飛書。見謝文持梅而入,稍抬了下頭,道:“回來了。”
謝文先行了禮,而後道:“這枝梅是陛下所賜,要侄兒帶回,與姑母同賞。”
謝漪停了筆,令他上前,自他手中接過紅梅。她先是看了看,又低首輕嗅,顯出一個淡淡的笑意來。
同樣的花,到了姑母手中,仿佛有了彆樣含義。謝文驚奇,問道:“姑母看花,看到了什麼?”
謝漪看著梅花,笑道:“看到了一腔牽腸掛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