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怎麼?”胡峻的激動隻是一瞬間,幾乎是一瞬間,他就冷靜下來,“他說你退團的事了吧?”
菲菲驚訝的抬頭,“哥哥怎麼知道?”
胡峻冷哼一聲,“用腳趾頭都能想到。”
幺妹邀功的上前說:“我讓菲菲彆難過,我們吃了好多好吃的,也就不怎麼難過了,對不對菲菲?”
胡峻能看出來,要是讓菲菲一個人承受,現在早哭得睜不開眼了,可她現在的情緒隻是有點低落,這都是幺妹的功勞。
雖說是好朋友互相照顧,可她倆分明是幺妹照顧菲菲多。
他很感激,把她的小書包接過來,挎在肩膀上,“上車。”
知道他要來市裡上高中,黃柔想把自家那輛永久牌自行車送他,可他不要,一個勁說不能占老師家便宜,愣是花了三十塊買過來。可再好的車,也經不住一天兩趟幾十公裡的騎啊,這才一年工夫呢,已經破爛得不行了。
兩個丫頭坐上去,還沒開動就“咯吱咯吱”響,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似的。
她們嚇得“啊啊”叫起來,等胡峻坐上去,鏈條一動,那更不得了,這堆廢銅爛鐵渾身都會動,唯獨輪子不怎麼動。
“我們還是下去走路吧。”彆摔了她們。
“放心,你哥的技術,保準讓你們全須全尾到家。”
“哥哥你可一定要騎好啊,彆歪啊啊啊!”
胡峻臭屁極了,故意就是要歪過去,在她們尖叫聲中又給歪回來,驚魂
方定,他又故技重施,三個孩子一路又叫又笑,早就忘了胡雪峰回來的不愉快。
回到廠裡,401的門大開著,客廳裡裡外外都是人,有廠領導,有各車間主任副主任工長啥的,菲菲姨媽正忙裡忙外的給眾人端茶倒水。小花生不在,估計是怕它咬到領導,給趕出門了。
但小花生的生存能力很強,在廠裡絕對不會走丟,食堂大師傅喜歡它,它一去都是給扔大骨頭的。兄妹倆鬆口氣,平靜的看向父親。
“爸爸。”
胡雪峰坐沙發上,意氣風發。倒是難得的關心他們:“肚子餓了吧?”
有人立馬說:“對對對,都這個點兒,孩子肯定餓了,咱們上國營食堂去,出納已經定好了位子。”
大家簇擁著一家三口和菲菲姨媽,一起上街去。對麵402則顯得安靜多了,黃柔在廚房炒菜,嗆得顧三和幺妹“咳咳咳”,顧三捂住鼻子進去,“你這炒的啥,快嗆死你老公了。”
黃柔在他腰上捏了一把,“熗吵腰花。”
“怎麼,還不夠?”顧三看幺妹正在乖乖寫作業,看不見這邊,就故意挺了挺腰。
“呸!下流!”黃柔紅著臉,“今兒不是星期五嘛,我讓春暉和友娣來吃飯,待會兒她三伯也來。”
以前,她們孤兒寡母的,她也不好老叫崔建軍來吃飯,他也不肯讓她們破費,剛跟顧三結婚那兩年,崔建軍更不好意思來了,今年他們條件好了,崔建軍才會時不時來一下。
顧三嬉皮笑臉,“那光這可不夠,我出去稱點熟的。”
“已經稱好了,你看看還要不要花生米?”
兩口子現在也算乾部身份了,黃柔工資漲到小六十,顧三那更不用說,已經破百了。最關鍵是他在物資局,偶爾會有些折扣處理的生活物資,菜是牛屎溝送來的,他們在花不了幾個錢的前提下,生活質量大大提升。
至少,每頓都能有個葷菜有個湯,主食也是米飯包子饅頭的換著吃。
幺妹從楊麗芝那兒拿到周末作業,手下迅速的寫著,她每次星期五就能把兩天的作業寫完,周末就能痛痛快快玩兒。
其實,以她現在的成績和知識儲備量,直接跳級初中也不成問題。可叔叔媽媽不讓她跳呀,說小孩子還是
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來,不缺這兩年學費,反正她現在班上就是年級最小的,慢慢讀就是了。
所以,她雖然已經看了許許多多的書,可身份依然是個三年級小學生。這不,最近她實在是對幼稚的低齡讀物不感興趣了,開始偷偷看媽媽放在書桌上的《人民日報》,叔叔的內部資料《參考消息》,覺著好的句子,還會偷偷摘抄下來,記在小本子上。
同時,遇到搞不懂的句子或名詞,她還會若無其事的裝著不知道哪兒聽來的,拿去問陳靜或者楊老師。
譬如,原文是:“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輝,英雄的越南人民的鐵拳,把美帝國主義打得焦頭爛額”【1】。她會把“阿爾巴尼亞”單獨截出來,問老師,這個國家在哪兒,侵略它的國家是哪些,現在的領導人是誰,有什麼突出事跡……這麼分解開,誰也想不到這小丫頭看的居然是六年前的文章。
至於越南,她早知道了。
就這樣,她的知識儲備量越來越大,涉獵的領悟越來越廣,每當把大人問住的時候,她就會忍不住悄悄的得意——看吧,連老師都不知道呢!
讀書讀得多,一開始看不出來跟其他人有啥區彆,可慢慢的,大人們發現,這丫頭好像心胸挺開闊,也有非常強的共情能力。彆的女娃娃會因為一根頭繩一塊橡皮鬨矛盾,她和好朋友們從來不會鬨矛盾。
說不出是因為不在意還是怎麼回事,反正她跟任何人,隻要是她想相處的,都能處得很好。
黃柔歎口氣,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擔憂,她一麵覺著閨女這樣挺好的,很多人長大後最大的困擾就是人際關係,可一麵又怕她變成胡雪峰那樣八麵玲瓏長袖善舞的人。
那樣的人生,除了一路往上,還有什麼意思?
她和顧三之所以這麼努力,就是為了給閨女更好的平台,更高的起點,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健康和開心。
正想著,春暉和友娣來了。
她們倆現在都在陽城市二中上高一,春暉是中考縣狀元,比胡峻還高了兩分。可她喜歡文科,選擇了文科出眾的二中,友娣雖然成績不算名列前茅,但也勉強上了二中。
“姐姐!”幺妹開心的跑過去。
春暉從書包裡掏出一本《三國演義》,“上次的看完沒?”
“看完啦,謝謝姐姐!”
她所在的二中,是全市文科最好的學校,校內有一座圖書館,她每次來都會給幺妹借本書。
黃柔看見書名,哭笑不得,“你們呀,小丫頭看這個能看懂不?”
其實幺妹是不大懂的,她隻知道字麵意思,她的人生閱曆還不足以讓她明白深層含義,可她就是想看呀,這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望!
友娣跑進廚房,“四嬸還要炒啥菜,我來。”
說著就挽起袖子,洗手,她現在的廚藝,已經是老崔家第一了,就是跟國營食堂的大師傅比也不差。隻是她常年在學校,鍛煉機會沒有人家多而已。
黃柔把備好的菜告訴她,就被小姑娘推出廚房了。
“最近怎麼樣?學習壓力大不?”
春暉靦腆的笑笑,“老師教的不多,上午念社論,下午乾勞動。”
黃柔歎口氣,名義上是高中,可跟農村乾活也沒啥區彆,甚至吃的還沒在自個兒家裡飽,還不如在生產能掙工分呢。
可大環境就是這樣,全國各地的高中都一個樣。
“四嬸不用擔心,我估摸著很快就能恢複高考嘞。”春暉悄悄說。
黃柔看著現在這形式,也漸漸相信丈夫的話了,她一個小孩,國運豈是她能參透的?“你們彆擔心,到時候招工給你們想想辦法。”
春暉一愣,她從來沒想過重活一次還去當工人,哪怕是國營廠子的工人,她也沒想過。記憶中,到1977年10月,恢複高考的消息傳出來,全國都沸騰的情景,讓她每當想起來的時候,都熱淚盈眶。
雖然,上輩子的她沒能力參加,可看著一起長大的許多孩子參加,友娣考上師專,李寶柱第二年考上陽城醫專,張秋蘭晚幾屆,也考上了師專……所有人,都因為高考,改變了命運,成為受人尊敬的老師,記者,醫生!
現在是1975年12月29號,再有20個月,20個月,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會傳來!
黃柔再次歎氣,現在包包賣不了,春苗也高中畢業回家參加勞動,原本還對春暉的話深信不疑的崔家人,也開始動搖了。可她依然堅信春天就是會到來,每次
回家都督促著春苗看書複習,堅決不能把書本知識丟棄,還讓家裡人少分派她任務,少去掙工分。
顧三卻誤會了,以為老婆歎氣是因為發愁春苗的工作。
“你們彆操心,我不是聽說她想去供銷社?趕明兒我去問問老劉。”自從他調到市物資局後,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副手就升為縣供銷社主任,書記是從市裡派下去的。
黃柔也怕他為難,“這樣會不會……”
“不會。”不就是一個工作嘛,自從前年清理出去一批害群之馬後,係統就一直缺人,他也沒重新招工,今年換了老劉上去,可能快撐不住了,招工是必須的。
不過,為了避免再把裙帶關係帶進去,這一次的招工估計會采取比較公平公正的方式——考試。
“你們回去告訴她,好好看書,估計就年前的事。”
春暉感激道:“好,我會告訴春苗姐姐,謝謝顧叔叔。”
顧三點點頭,看報紙去了。
友娣的手藝果然進步很大,一盤醋溜土豆絲熗得又香又脆,香菇肉片又滑又嫩,茴香雞蛋也是金黃噴香,哪怕是黃豆燜豬尾也比當年王二妹做的好吃!
黃柔的手藝本來也挺好的,可她炒的腰花在一堆色香味俱全的菜盤子裡,居然顯得又黑又老,一點兒賣相也沒有了。眾人無不嘖嘖稱奇!
崔建軍提著一網兜黑溜溜的東西也來了,“都說讓你們彆等我,天冷,菜冷得快嘞。”他把網兜放下,使勁搓搓凍紅的手,放在爐子上烤了烤,瞬間就暖和下來。
環顧小屋,雖然小,可五臟俱全,燒上一個火爐子放桌邊,整個屋子都熱起來。
顧三給他倒了滿滿一盅高粱酒,“下雪了?”
崔建軍聞見酒味就饞得不行,“可不是,估計得下一夜。”他指指提來的網兜,“這是彆人給的馬蹄,煮了給幺妹潤潤肺。”
幺妹一聽,趕緊跑過去,“呀,謝謝三伯!”
友娣還沒見過,“這咋吃呀,好吃不?”
“好吃!我今兒剛在師娘家吃過,可好吃啦!”
黃柔一聽,“你今天去市裡了?”
幺妹忙把手一背,眼珠子調皮的亂轉,不敢與媽媽對上,露餡兒了。
“下午沒去上課?”
“嗯呐。”
“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