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 64 章 薑簷聞言靜靜地看著衛寂……(2 / 2)

他看奏疏時,衛寂在旁幫他整理。

薑簷匆匆過了一遍,見沒什麼要緊的,便翻看案桌上左側那摞擺放整齊的奏疏,提起筆一一回複。

衛寂為薑簷研墨,看他筆走龍蛇地批複。

薑簷回得都很簡短,沒一會兒便全部處理完了,將筆放硯台上一丟,伸了一個懶腰問衛寂想不想再去大壩走一圈?

看著右側那摞隻是看過,卻未曾批閱的奏疏,衛寂不解,“殿下不處理這些麼?”

薑簷懶懶睨了一眼那些奏疏,“都是請安的,有什麼好回的?”

即便是請安的奏疏都附有幾張附錄,大家習慣了累贅的敘事,條令下來後一時改不了,隻好在附錄中按照原先的呈奏又寫了一遍。

因此幾乎每個奏疏都附著幾張紙,隻有少幾人真的隻寫二十五字,哪怕請安的折子也是如此。

薑簷懶得看,衛寂卻覺得不妥。

他勸道:“條令剛頒布,臣擔心有些人會忙中出錯,殿下還是都看一看最為妥當。”

縱是不願看這些文縐縐的附錄,薑簷還是聽了衛寂的勸諫,他將右邊那摞推給衛寂,“你看這些,我看這些。”

衛寂想說於理不合,可看薑簷擰著眉撿起一份奏疏,仇大苦深地看著,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隻是一些請安的奏疏,應當是沒事的。

衛寂在心裡寬慰著自己,他默默拿起奏疏幫著薑簷看。

小半個時辰後,衛寂還真從請安的奏疏附錄中找出一件要緊的事。

“殿下,藍安縣下雨了。”衛寂忙將手中的奏疏遞給薑簷,“河水上漲,快要漫過堤壩了。”

薑簷接過來看得飛快,越看眉頭越皺,奏疏最下麵是藍安縣的縣丞,名叫孫有祿。

凡是有關水利一事的都要呈報給付明遠,即便薑簷沒看這份奏疏,付明遠也會收到。

但若漏掉的不是水利,而是其他大事呢?

薑簷惱怒地重重拍了一下案桌,“這個孫有祿太過可恨,這樣重要的事不稟告,請什麼安?我看他這個官是不想做了,回家給他爹娘請安去罷。”

他飲了一口茶,越想越氣,放下茶杯道:“先打他二十板再說。”

衛寂猶豫著說,“臣記得這個孫有祿是洪嘉十七年的進士,若他二十五歲中舉,如今也是六旬老翁了,怕是受不住二十大板。”

薑簷納罕,“你怎麼知道的這樣清楚,你認識孫有祿?”

衛寂搖搖頭,向薑簷解釋,“臣在京城時,特意去史部查過。”

這是他第一次為聖上辦差事,還是跟隨薑簷,自是小心謹慎。

他不僅翻閱了曆朝曆代有關水利的書籍,還好好地了解了常白郡一番。

常白郡共有十五個縣邑,每個縣丞姓甚名誰,他拿著皇上給他的聖旨到史部全都查了查,以防薑簷日後能用到。

衛寂道:“孫大人年歲已大,可能一時無法理解新頒下來的條令。”

薑簷眼裡不容沙,哼了一聲,“這就是不用心。其他州府也有六旬官員,怎麼不像他這樣?若是都像你這樣知我心意,那我得省下多少心?”

衛寂眼睫動了動,不大好意思地垂下頭說,“臣……跟隨殿下時間久了,自然比旁人要了解殿下的意思。”

薑簷聞言靜靜地看著衛寂,半晌才低聲問,“僅僅隻是因為與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沒有其他麼?”

衛寂呼吸一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