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簷望過來的目光純澈, 好似月下一汪粼粼波動的清泉,裡麵盛滿的熱切期盼幾乎要將衛寂淹沒。
被這樣的視線盯著,衛寂滾動著發脹的喉口, 除了一個‘臣’字,再也說不出其他話。
薑簷仍舊看著衛寂, 全身緊繃地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但衛寂再開口時, 薑簷卻又急迫打斷了, 好似怕衛寂說一些他不愛聽的。
為了堵住衛寂的話,薑簷語速又快又急, 如玉珠滾落那般。
“算了,既然他年事已高,那我便不打他板子了。但是要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省得再出這樣的亂子……”
說到一半薑簷突兀地停下來,他靜看了衛寂幾息,還是忍不住重提剛才的話。
薑簷低聲說,“這件差事若辦得好,回京我可以向我父皇討一個賞。”
他這話說得沒頭沒尾,但衛寂聽懂了。
薑簷要討的賞肯定與他有關,可能是要聖上下旨為他們賜婚,也可能是太子妃依舊能入朝為官。
衛寂的心口似是被烈火灼到,唇瓣微微翕動了一下。
他給不出薑簷答案, 兩種截然相反的感情在心中撕扯。
一麵是他母親臨終前含怨的模樣, 一麵是薑簷那雙盛滿喜歡與期冀的雙眼。
見衛寂始終不說話,薑簷垂下了頭, 整個人被一種焦灼的落寞所籠罩。
半晌他自己給自己遞台階,“我就隨口說說,你彆多想。”
這話說的衛寂更難受了, 他張了張嘴幾乎要說出什麼不理智的話時,付明遠又上門來向薑簷要銀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水利一事便是廣見洽聞如許太傅這般,在付明遠麵前也隻能說懂個皮毛而已,遑論‘不學無術’的薑簷了。
因此明德帝隻讓薑簷管銀錢,付明遠有什麼花銷便會來找薑簷報。
薑簷若覺得開支有問題,不想給付明遠報,需要向上呈奏,由明德帝親自裁決。
報了的開支,薑簷也要寫奏疏,一五一十的言明銀子的去向。
聖上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想薑簷清楚水利到底怎麼回事,而不是做表麵功夫。
這次為了防治水患,興建水運,明德帝幾乎掏空了在政攢了數十年的國庫。
付明遠主張分流,以壺口縣為截點,開通一條河渠,然後將水引進渠裡用來灌溉農田。
黃河下遊水濁沙多,再建高低錯落的大壩以此來排沙,方便水運。
工程之浩大,不是常人所能想的,可能要傾儘整整一代人的財力、物力、人力,耗費十幾,或者二十幾載才能建成。
但工程一旦興成,便可以富足數代後人,是千秋的功勞。
明德帝怕自己崩殂後,薑簷不再重視水利,因此才將他派到了壺口,可謂是用心良苦。
如今付明遠正準備在壺口縣建河渠,銀子花起來如流水那般快,三天兩頭跟薑簷要錢。
饒是對銀錢沒太大概念的薑簷,都被付明遠花錢的架勢弄得頭疼。
他父皇撥下的銀子是有數的,他才來壺口縣半月,付明遠快要拿走四分之一了,可怕是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薑簷總算知道他父皇為什麼要重商了,就付明遠這個花錢的勁兒,半年掙得還不夠他一日花的。
付明遠算賬是一把好手,每次來都拿著算盤。
這次來也是,他粗糙的手指在鐵算盤上一通撥,珠子劈啪作響,一下子從薑簷手中要走了幾十萬兩,說是要買地蓋河渠。
公事來了,衛寂跟薑簷那點小私情隻得讓步。
付明遠要走銀子後,每隔兩日便會送來一大摞開銷的票據,好讓薑簷核對賬目。
明德帝要他務必將賬目搞清楚,每一筆都要親自過手。
自從付明遠開始從薑簷這裡支錢,衛寂的算盤便不離手,他與戶部派下來的一個官員,每日在薑簷麵前算算算。
短短幾日,薑簷也學會了撥拉算盤珠子,且越來越嫻熟。
終於將支出的明細整理在賬,薑簷讓人將票據謄抄了一份,把原件與賬簿用火漆封上,五百裡加急呈送給明德帝過目。
忙活了數十日,剛要鬆一口氣時,當日下午趙振勉腳步匆匆地來稟。
說是壺口縣的農民跪在府衙外,有冤情要上呈太子。
薑簷一直居在府衙後院處理公事,並沒有聽到院前有人鳴冤。
一聽是冤情,薑簷一掃臉上的疲倦,放下手中的茶杯問,“訴狀在哪裡?”
趙振勉支吾了一下,戰戰兢兢道:“他們說一定要麵呈給太子殿下,不想經旁人的手。”
薑簷抬眸與衛寂對視了一下。
衛寂不太放心,提議道:“臣先出去看看。”
百姓不放心州府的官員,怕他們會官官相護,但衛寂是太子殿下的人,若真有冤情應當會將陳情的狀紙給他。
知道衛寂是擔心遇見行刺的事,薑簷撩袍站起身,眉目間自成傲氣,“我倒要看看他們要做什麼。”
衛寂還欲再勸,可看到薑簷的麵色,話便止住了,隻得隨他一塊出去。
-
州府衙前跪滿了穿著粗布麻衣的百姓,有些人衣上還打著補丁,一張黝黑的臉帶著風霜洗禮的痕跡。
薑簷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掃過,“你們有什麼話要與孤說?”
為首那人戰戰地抬頭看了一眼薑簷。
趙振勉高聲對他們道:“這位便是當今太子,太子賢明仁德,你們有什麼冤屈不平但說無妨。”
黑臉漢子咽了咽唾沫,磕巴道:“草民田大仁,家住壺口縣,世代種田,靠田養活家中老小。但京中來了一個大老爺,說要收走草民的田地。”
田大仁聲淚俱下,“沒了這田,草民一家如何活下去?還請太子殿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