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編輯部殺人事件》下 焚化一切!凶手……(1 / 2)

隨著永夜的作品在《文藝探索快報》上不斷放出, 各路爭論聲也越演越激烈。

半島上的批評家們試圖給《編輯部殺人事件》定性。

“這篇文章無疑是輕視過去的未來主義,唯有未來主義者喜歡玩弄時間的文學。它們始終不明白,尊重時間的單向性有多麼重要。無知無畏者才喜歡那些穿越時間、改變過去的虛浮文學,更彆提陷入時間循環了。我認為作者應該再次學習宇宙寫作道德……”

“沒有一個未來主義作者不會承認自己是未來主義。一旦領悟到未來主義的妙處, 快樂就像噴嚏一樣無法藏住。既然永夜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為複古主義, 那我們應該尊重他。如果複古學派的學者不喜歡, 可以稱呼這篇小說為,‘失敗的複古主義小說’。冗長而過於寫實的細節描寫……難道不是百分百的複古主義味道?”

報紙上兩個學派你來我往,又拿出不少作品相互批評。

但不少批評學者, 在寫完評論後,都忍不住登上藍星論壇, 想看看外星人們怎麼理解這篇小說。

它們絕非是讀不懂,隻是……太想吃到一手藍星八卦了!

藍星小說家在宇宙文壇名聲遠揚。

忽然一位藍星小說家, 把其他小說家的名字融進小說裡,編了一個離奇的案件。角色性格與現實性格有7分相似, 角色間關係又似乎在影射現實,還透露了一點讀者平日裡絕對不會知道的資料。

宇宙讀者們的八卦因子瞬間蠢蠢欲動。

劇情燒腦沒問題!八卦有趣就行!

於是這段時間,藍星論壇幾乎被相關的推理猜測淹沒了。

“永夜居然和山灰認識!”

“小說裡對山灰的描寫有點怪, 山灰的摯友或愛人離他而去了,因此山灰得了心理疾病, 和編輯部的人認識,但很少聊天。”

“我知道怪在哪裡了,我們認識的藍星小說家的道德感一向很高。特彆在外交方麵,藍星餘燼對我們這些低級文明同樣報以尊重……小說裡的山灰卻沒什麼道德感,爆炸按鈕說按就按,也沒有情緒波動,但又會被感化, 好奇怪,像是藍星小說家和蟲族的結合體……當然這可能是小說的修飾手法,不一定是現實。”

“小說中的修飾手法可太多了。”

讀者們聊到這個話題,興奮度直接翻倍。它們可太好奇了。

“每當我看得很緊張時,忽然看到主角名字叫做荀命,我就笑出聲。永夜,你是懷著怎麼樣的心情,讓荀命一本正經地解密、陷入循環、崩潰的,你不會笑得寫不下嗎?”

“永夜也太過分了,合理懷疑全文中心句就是那句,‘彆寫你那破小說了’。小說家罵人,藏在一篇小說裡,很正常啊。”

“我覺得永夜這篇小說,筆下的小說家都和現實有點不一樣,不能等同論之。”

“但我們知道了,穹天的《吹又生》是因為加班過度才沒有寫完……”

“餘燼在哪裡?他很久沒出現了?”

“去談戀愛了。”

“永夜又在哪裡?他為什麼不出場呢?”

“他還在編輯部樓下講諧音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在《讀本》新一期的留言區下,宇宙讀者們突然刷出了藍星小說家的聊天室。

-荀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酷哦!我可是遭遇了時間循環哦!

宇宙讀者們都愣了,荀命顯得比它們還要開心的樣子。

一位讀者突然想明白:“我們這些外星人,都對這些八卦這麼感興趣。他們這群相互認識的小說家,當然也會討論這篇小說。說不定比我們聊得更起勁,到了真人快打的等級了。”

“荀命這麼快樂的樣子,不像是想要對永夜除之而後快……”

“我已經弄不懂這對摯友了,該不會,荀命真的很喜歡《編輯部殺人事件》吧?”

“藍星摯友是我讀不懂的名詞……”

藍星聊天室,荀命正在把所有人@出來,號召大家去看《編輯部殺人事件》。

-滄海:小說裡的“荀命”,和你的性格一點都不像……

-荀命:確實有這個問題,如果是我陷入時間循環,應該會弄出更多糟糕的舉動……但這不重要,這可是以我為主角的書!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滄海:就算這主角看起來不太聰明?

-荀命:寧願做不完美的主角,我也不要成為虛有其表的背景板。

宇宙生物們都大開眼界。

好像……荀命還真的挺滿意?

-飛鳥:原來……我之前的便當……是被人吃掉了啊……

-榮格:那一天我們辦公室還以為存在幽靈員工,沒想到真相如此簡單。

-永夜:這隻是簡單的推理,榮格女士。

-浮靈:便當……

-明幸:看來命運的一切禮物,早在暗中標好價格……

-飛鳥:我不會放過你的!!等我軍訓完就殺去辦公室!

“飛鳥和明幸的相性真的不怎麼好,哈哈哈哈。”

“小說解開了我的一些疑惑……榮格女士和浮靈女士,似乎沒有吵架?送禮物應該送對方喜歡的。那祝對方路上鋪滿鮮花,就是真摯的祝福啊。她們更可能是在打賭切磋罷了。”

“我宣布,藍星摯友應當歸屬宇宙心理學的一個新分支,太複雜了。”

-荀命:哈哈哈哈哈@滄海,永夜說你是言情小說家。

-穹天:這也是我不太理解的一個點。為什麼我是言情方向的編輯呢?

這兩人的疑惑點醒許多沉迷看戲的讀者們。它們回想《編輯部殺人事件》的細節,內心浮現出越來越多的疑惑。

為什麼給滄海和穹天換了一個與現實截然不同的文學方向?

小說裡的微小說沒有彆的意義嗎?

荀命為什麼會陷入循環?

最重要的是,這篇小說和複古主義有什麼關係?

還是說單純為了嘲諷荀命?

還是……永夜根本沒有想這麼多?

“《編輯部殺人事件》如果把名字去掉,也算是一部優秀的懸疑作品。尋找真相,打破循環,劇情中似乎藏著一些隱喻,讓讀者一邊分析得樂此不疲……”

編輯布微回到編輯室加班,寫完今日文評,便迫不及待地等待著《編輯部殺人事件》的下一章的更新。

它來到酒吧,發現不少半島讀者都在等待《文藝探索快報》的發售。

它有種猜測,它們不光是為了文評而來,也是為了劇情而來……

布微升起與有榮焉的快樂,但內心始終有揮之不去的迷茫。半島文學追求的文學批評,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文藝探索快報》上架了!6塵砂一份!請排隊購買!”

隨著吆喝聲響起,布微連忙加入到搶購的隊伍裡。

……

《編輯部殺人案件》第四章,非單身者即真凶。

荀命邁著沉重的步伐走進編輯部。

他不知道哪裡出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