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她帶著宋秩走出了科研站,往後頭的溫棚走去。
宋秩就看到了一排太陽能電池。
桃桃指著那些電池,笑道:“這些電池采集到的電源,有兩個用途,一個是科研站的夜晚用電和溫棚的溫度控製,一是整個綠洲地區的路燈,另外還能蓄下不少的電能,村裡人買了蓄電池,拿到聯防那兒去充電……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能用上電燈!”
頓了一頓,她又笑道:“到了晚上就熱鬨啦!這裡的夜晚再也不是黑漆漆的……星星點點的可好看了!”
宋秩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不過,就算他們用蓄電池來充電,提供的電能也僅限於……最多也隻能讓電燈堅持四小時左右,所以現在村裡基本都是晚上十點以後就要集體熄燈了……因為電會耗費完!”桃桃笑著解釋了起來。
桃桃指著遠處村民們建造的一大片溫棚,說道:“你看,你走之前,他們的溫棚才建了三個,隻是剛夠他們自己吃菜而已。現在不一樣啦,你瞧瞧那些溫棚,現在足有十幾個了……不光是數量多了,產出也更大。”
“現在我們已經培育出無土栽培,隻是一座溫棚的產出,就足夠這一個村子吃上一整年的瓜果蔬菜!另外還承包了這方圓一百公裡內所有人的蔬菜……而且小穗他們接到的國外訂單,那些甜瓜……也全都出自這些溫棚之中!”
宋秩由衷地說道:“桃桃,你真厲害!”
桃桃傲然說道:“這隻是第一步!以後我會讓這裡……變得更好的!”
宋秩笑了。
桃桃歪著腦袋問他,“你呢?你從來也不跟我說說你的工作情況。”
宋秩想了想,說道:“我不敢說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總之……希望能在十年內,達成初步目標吧!”
桃桃點頭,說道:“你的任務還是跟我的不一樣。你那叫從無到有。而我,是改善已經有的條件。所以我還是比較你容易些。沒關係的宋秩,我們再接再厲!一起變厲害!一起……讓全國人民全都過上想吃肉就能吃到飽的地步!”
宋秩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聯防辦公室就設在桃桃的科研站門口。
白天就隻有幾個老大爺看守,晚上才有壯丁們分隊巡羅,負責保護整個村子和綠洲的安全。
一個大爺和桃桃打招呼,說她之前訂的那些報刊雜誌已經堆得很滿了,要不要幫她搬到科研站去。
桃桃謝過老大爺,宋秩上前將桃桃訂的:半月談、知音、小小少年、故事會、奧數天才、人民日報……等等厚厚一大摞的報刊雜誌全都扛回到科研站裡。
下午時分,肖晴娟過來工作。
桃桃在辦公室裡翻看日誌,看到肖晴娟手裡拿著個什麼東西,麵上的表情也有些一言難儘?
“晴娟,怎麼了?”桃桃問她。
肖晴娟猛然回過神來,猶豫了一會兒,交手裡的東西拿給桃桃看。
桃桃接過一看,是張彙款單,上頭顯示金額為二百塊錢,彙款人是花富貴,彙出地點是深城。
肖晴娟低聲說道:“……自打他去年出門去打工以來,每個月都給我寄二百塊錢回來,我寫過信給他,讓他不要再寄錢來,我能養活妞妞。可他不乾,還是每個月都寄回來。”
桃桃笑道:“想複婚了?”
肖晴娟,“才不是呢!他寄回來的這些錢,我給他存著。一半兒留給妞妞,一半兒等他回來的時候……我還給他!可是飛飛媽,我是覺得……在這村裡累死累活的乾上一整個月,哪兒掙得到二百塊錢啊!我……”
肖晴娟欲言又止。
桃桃了然,“你也想去外頭打工?”
肖晴娟歎氣,“要不是有孩子,我還真想出去看看呢!掙錢是一回事,見見世麵是另外一回事。”
桃桃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到了晚上,外出上工的蔣宏誌和蘭采珠聽說桃桃宋秩回來了,很是高興,回家端了飯碗,就來到了聯防廣場。
廣場這兒已經支起了好多條凳。
下午的時候桃桃拆了一袋綠豆,用來熬煮出一鍋綠豆糖水,用大鐵盆裝了,放在外頭。又摘了不少冰葉草,做了個酸辣涼拌菜。
大夥兒就圍坐在聯防廣場那兒,一邊端碗吃飯、一邊聊天。
不少孩童、婆姨也端著碗過來湊熱鬨,時不時舀點兒綠豆湯、或是挾點兒酸辣冰葉草吃。
主要還是蔣宏誌、蘭采珠和桃桃在聊天談話。
內容是宋穗接到的甜瓜外銷的生意。
蘭采珠說道:“第一批的甜瓜已經交貨了,宋穗安排了一個小夥子過來,告訴我們那些出口外銷的門道。哎喲可真不容易啊!一個箱子裡頭隻能裝四隻瓜,大小要差不離兒的,成熟度必須得是剛剛好,不能太熟,太熟了還沒到國外客戶手裡就壞了!也不能太生,太生了等它飄洋過海到了客戶手裡的時候,它也一樣壞!”
“而且每一隻甜瓜都要用泡泡膠的網袋裝,紙箱還必須是全新的、大小剛剛好的、外頭還得印上字……這問題可就大了呀!咱們隻管種瓜,誰知道上哪兒去找這些紙箱,泡泡膠的包裝袋?尤其是那小夥子還跟咱們說,要、要做個啥檢測什麼的……”
“嗐!桃桃啊,你可不知道哇,那頭一張訂單的甜瓜,可把我們給煩死了!我們都不怕種瓜、可這手續也太麻煩了……”一口氣說了一大通,蘭采珠又猛扒了幾口飯。
桃桃就問蔣宏誌,“哥,你摸到竅門沒?”
蔣宏誌沉思片刻,說道:“宋穗派來的那小夥子人挺好的,咱根本不知道泡泡膠的袋子、紙箱在哪兒買,也不知道那檢測公司上哪兒找去……都是他帶著我,我倆一塊兒摸爬滾打的才搞完了一切程序,過程確實挺曲折的。”
桃桃又問,“那他後麵的幾張訂單,你這邊兒能一個人搞定嗎?”
蔣宏誌,“要是不搞彆的花樣,應該沒問題。”
桃桃沉思,立刻給出了建議,“哥,你去注冊一個公司吧!注冊一個……進出口公司!”
剛才還鬨哄哄的場子,瞬間安靜了下來。
還有幾個沒心沒肺的孩童正在尖叫,但被其他的大人們約束著,也安靜了下來。
蔣宏誌疑惑地問道:“我、我……我們去搞個進出口公司?”
桃桃鄭重點頭。
蔣宏誌,“可、可是那訂單一共也就五張,咱出完就沒了……犯得著嗎?”
“很有必要!”
桃桃一字一句地說道。
她看著蔣宏誌和蘭采珠,表情鄭重而又認真,“去年是全國第一屆南交會……說得不好聽一點兒,去參加的廠商根本沒幾個!所以宋穗的機會很大。我很了解宋穗,依著他拓展客戶和生意的眼光,他接下的外貿訂單隻會越來越多!”
“現在改革開放了,要搞市場經濟,國家還鼓勵出口創彙。要說到出口訂單啊,我們靈溪綠洲是大西北第一個拿到的!這就是優勢啊!”
“你在這個節骨眼上去申請進出口公司的資格……哪怕是平時辦不成的,國家也隻會鼓勵你!而咱們創建這個進出口公司,可不僅僅隻為了這五張訂單啊。難道明年就不開南交會了?難道我們以後就再也不會接到外貿訂單了?”
“就算我們接不到,說不定大西北還有彆的單位會接到這樣的訂單……那他們知道在哪兒買那種泡泡膠的保護袋?知道在哪兒買那種印了外國字的外箱嗎?知道農副產品在哪兒做檢測嗎?”
“他們肯定也不知道呀,所以啊……可以讓外商把訂單下到我們的進出口公司來,我們收取差價,幫著生產商理順這些出口的手續,甚至傭金足夠豐厚的話,我們還可以幫著檢驗產品的質量……”桃桃說道。
蔣宏誌傻傻地張大了嘴,咬在嘴裡的半塊餅子都掉了出來……被他眼疾手快地拉住,又重新塞回了嘴裡,麵無表情地嚼了起來。
蘭采珠也震驚地看向了桃桃,好半天才說道:“桃桃,咱們都是莊稼人……”
桃桃正色說道:“職業不分貴賤!雖然套用在這兒不太適合,但並沒有人把農民這個職業給限定死。我也是農民,那我就不能搞科研當教授了嗎?現在也是一樣,你們是農民,但你們就不能開公司做生意了嗎?”
蔣宏誌問道:“能以個人的名義去申請進出口公司的資格嗎?”
桃桃,“個人不行的話,就以集體的名義呀!再說了,趁著手裡有外貿訂單……咱們一定得抓住這個機會!”
蔣宏誌緩緩點頭,“明天我就去打聽打聽這手續怎麼辦,再去問問上級的意思……如果上級也讚同,咱們這就回來投票表決!”
桃桃笑了。
她知道,蔣宏誌這人挺靠得住。既然他對這事兒上了心,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總會有個結果出來的。
這時,一旁的喬英娘和肖晴娟的對話落入眾人耳中。
喬英娘,“富貴又給你彙錢了?”
肖晴娟,“嗯。”
喬英娘,“又彙了二百?”
肖晴娟,“嗯。”
喬英娘,“他可以呀!在哪兒打工呢?不是說他腰骨不好麼?”
肖晴娟,“聽說是莞城的一家電子廠,在流水線,一直坐著……”
喬英娘,“啥叫流水線?”
肖晴娟,“這……我也不知道。”
喬英娘,“但是他每個月能寄回來二百塊錢……很厲害啊!我們家一年也就隻能攢下二百塊……哎,能讓他介紹一下工作麼?”
肖晴娟,“好像是聽說他那廠子確實是長年招工的,他一個月工資三百五,自己留了點兒吃飯,剩下的都寄回來了。”
喬英娘,“我喬英的表哥,我娘家大姐的兒子也一直說想出去闖一闖,可他也沒出過門,他媽不讓。要是下回富貴兒回來了,讓他把喬英她表哥也帶出去唄!”
肖晴娟,“這個麼,等他回來再說吧。其實我都不稀罕他給我寄錢……”
又有其他人對喬英娘和肖晴娟的話題感興趣,就議論紛紛起來。
不管一個人的理想有多宏大、有多美好,但總算把眼下的生活顧好了,才能有力氣為了夢想而打拚。
更何況,一百人有一萬個夢想。
看著村民們嘰嘰呱呱的算計著一個月攢二百,一年就是兩千四,五年就能當上萬元戶……
桃桃陷入沉思。
後來,她找了個機會,和蔣宏誌、蘭采珠私下談話。
桃桃催促蔣宏誌道:“哥,辦進出口公司的事兒,你得加快進程了。”
蔣宏誌問她,“有競爭者還是咋滴?”
桃桃搖頭,“沿海城市改革開放的效果太明顯,我擔心咱們綠洲會有壯勞力出走。要是放在其他勞動力過剩的單位,壯勞力出走,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可咱們綠洲一向都是勞動力緊缺的地方……如果勞動力緊缺,我們還有那麼多的活計乾不完,怎麼跟沿海競爭?畢竟我們也給不起一個月三百五十塊錢的工錢啊!”
蔣宏誌和蘭采珠麵麵相覷。
蘭采珠猶豫片刻,問道:“桃桃,那什麼進出口公司……聽著就覺得高大上,是我們能乾的事兒嗎?能讓我們掙到錢嗎?”
桃桃笑了,“十年前,你敢相信一座溫棚就能種出那麼多的菜嗎?十年後,你敢相信,幾座大棚就能完全成外貿訂單的甜瓜生產?你的父輩種了一輩子的地,敢不敢相信無土栽培?咱們的水培蔬菜你沒吃過?味道怎麼樣?”
蘭采珠咬住下唇,麵紅紅地說道:“主要是……太先進了,我、我有點兒不自信!總覺得這十年來,像做夢似的!稀裡糊塗的生活就過好了,不用再餓肚子了!可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不,其實我也明白的,就是覺得不可思議。”
桃桃,“現在還不算好,畢竟我們以後的生活會還會更好!采珠姐,我們的眼光要放遠一點兒,尤其是你和蔣哥!你倆可是靈溪綠洲村的領導,今年得想著明年的事兒……不,至少要往前想個三四年!”
蘭采珠不吭聲了。
蔣宏誌沉思片刻,對蘭采珠說道:“這幾天村裡隊裡的事兒就交給你,我上鄉政府去!”
蘭采珠點頭。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就像桃桃擔心的那樣,靈溪綠洲裡的好些壯勞力紛紛提出了要出門打工去的要求。
蔣宏誌和蘭采珠也沒法子攔著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開……
緊跟著,上級對靈溪綠洲想要開辦進出口公司的事兒,最終給予了肯定答複——畢竟村裡有外貿訂單,而且這也是支持改革開放的一種態度嘛!
於是,蔣宏誌和蘭采珠在上級的同意下,先是成立了靈溪村村民經濟合作社。然後再在村民經濟合作社之下,成立靈溪農副產品公司,同時向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權,並且接受西北省外經委的管理。
總經理是蔣宏誌,副總是蘭采珠。
蔣宏誌在外頭奔波了小半年,才終於將村公司的牌照拿下。
在這過程中,南都進出口商品的春季交易會展開。
宋穗在南都一舉拿下了近千萬米金的訂單,震驚了全國!他拿到的訂單,有絲綢的、成衣的、土特產的、中藥材的、各種竹編藤編工藝品小家具的……
宋穗把整個大西北地區的外貿訂單全都下給了蔣宏誌,足足有二百萬米金左右!
當然有靈溪公司自己能解決的農產品,但更多的是靈溪村根本做不出來的其他東西……
蔣宏誌忐忑不安,但因為有桃桃坐陣,他又安心了。
桃桃教蔣宏誌從村民裡挑選出識字、聰明機靈的年輕人,擔任公司的業務員,讓他們跟著蔣宏誌一起處理問題。她又讓蔣宏誌向上級鄉政府求助。鄉政府立刻向縣政府救助……在八十年代末期,二百萬米金的外貿訂單,連縣政府都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了領導下鄉,專門跟進此事。
有了縣政府的全力支持,蔣宏誌心裡徹底穩了。
宋穗扔過來的雜七雜八的外貿訂單,全都被處理得妥妥當當。
然而,宋穗不僅僅隻是參加國內的商品展覽,他還全世界瘋跑。看了不少商品展會,買了很多很多展會上熱銷的商品寄回來,讓蔣宏誌想辦法複製、但必須要有一點點的花樣。與此同時,與商品一塊兒寄回來的,是宋穗拍的很多與商品相關的彩色照片。
於是,蔣宏誌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招工回來兩個懂外語的大學生,和兩個美術繪畫專業的大學生……再加上跟著他不辭職辛勞日夜奔波在外的那些業務員也曆練出來了。
正兒八經的外貿公司框架慢慢成型。
與此同時,因為蔣宏誌一心撲在外貿訂單上,靈溪本地的生產勞動任務的管理,就落在蘭采珠頭上。
蘭采珠也發愁。
——本地村民跑了十之二三,全都湧去沿海城市打工去了。以至於本就勞動力緊缺的綠洲村,更加步履維艱。好多種植任務、生產任務勞動量大、時間緊,急得蘭采珠團團轉。
她隻好向桃桃求助。
桃桃給她出主意:現在村裡(公家)富裕了,以前上工算工分,現在不算了,你就把勞動任務折成錢,跟附近的建設兵團去要人,再把工錢付給他們!
蘭采珠一聽,眼睛一亮!
對呀,她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呢?
蘭采珠試著去找建設兵團的老總,一說這事兒……對方就同意了!
——雖然建設兵團的勞動任務也很重,不可能再分出人手來支援綠洲。但是兵團裡有大量的家屬成員,她(他)們是很樂意過來幫工的。
後來蘭采珠就總是向建設兵團發布有償勞動的任務。
慢慢的,因為綠洲和兵團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建設兵團就友情為綠洲村委鋪設了一條電話線。雖然綠洲村委的電話隻能接通到兵團的電話總機那兒,但可以從兵團的總機那兒再往外頭撥……
一切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