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2 / 2)

狼少年 巫山有段雲 6681 字 2024-03-26

說著,便與那座古舊的殿室漸行漸遠。

兩人剛走到青磚鋪就的路上,那個領著阿曈去吃飯的小沙彌便急匆匆的找來了,見到正走過來的兩人,他抬起袖子蹭了蹭臉上的汗,對阿曈說,“您在呐!”

膳房的和尚在他做功課的禪室找到他,說他領去的那少年跳崖了!這可嚇到小和尚了,於是功課也不做了,到處找阿曈,隻是還沒來得及四處找,聖僧便醒了,叫他不必驚慌,去荷花池附近看看。

於是他剛走過荷花池,這不!就瞧見了麼。

“快隨我來,雲智大師醒了!”

宗朔聞言神色一整,立即帶著阿曈快步朝聖僧閉關的禪室去了。

雲中寺極為寬闊,整座山巔都建有不同的禪室與舍宇,但作為聖僧,卻隻占其中毫不起眼的小小一間,青瓦白牆,方方正正。簷下有鳥兒築的巢,門縫間有貓兒進的口,不像是高僧禪室,到更像是尋常農戶人家。

這裡的一切宗朔都再熟悉不過,這是他少年時期,最後一個叫他安穩的所在。

推開門,一個老和尚慈眉善目的坐在一片舊蒲團上,朝進來的兩人招了招手,“過來,叫貧僧看看,聽說你的毒解了。”

宗朔趕緊上前,給雲智禪室握脈,片刻後,大師抽手,點了點頭,有些欣慰,而後又看了看不斷在打量自己的少年。

“大師傅,這是阿曈,我的妻子。”

隨後,宗朔又輕輕扯了扯阿曈的手,“這是我和你說過的大師傅,叫人。”

隻是阿曈此刻有些愣神,他看了老和尚半天,才在大師伸手輕點他眉心的時候,反應了過來。

“大和尚,你身上有光!”

宗朔捏了捏阿曈的鼻子,“叫大師傅,沒大沒小。”

阿曈點頭,乖乖叫人,“大師傅!”

宗朔還在與聖僧說,阿曈天性自然,對俗世禮節少解雲雲。聖僧也沒在意,反而仔細瞧了瞧阿曈,最後,在少年那樣一雙如星燦爛的隱金眼眸之下,老和尚雙手合十,彎腰禮拜。

“天地之靈,當得眾生朝賀。”

阿曈也趕緊彎腰回禮,但還是沒忍住,扭腰鑽到聖僧合十的手掌邊,“大師傅,我第一次見到會發光的人,好亮堂!”

老和尚也起身笑,“貧僧也第一次見到周身星辰圍繞之人,也好亮堂。”

一老一少相視而笑。

但兩人旁邊的宗朔卻有些沉默,他深知此行的含義,眼前這個看似如常的老僧,即將坐化,寺中連坐化台都已然搭好。

聖僧看宗朔如此情景,便和聲細語的說,“初見時,你刑罰加身,身中奇毒,貧僧也無有化解之法,隻能稍微壓製一二,又見你日漸惡業加身,嗔念縱橫,很是憂心。”

說罷和尚又端詳起宗朔,而後再言,“如今看來,你已經悟道了,這很好。”

“也不必為我憂心,自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阿彌陀佛。”

阿曈聽不太懂,但看著聖僧身上愈漸加身的光亮,有說不出的感受,像是見碧空落星,像是見山河移改。

宗朔頓時跪在地上,低頭不語,阿曈也要跟著跪,但被老和尚輕柔的拉起來了,然後聖僧朝阿曈眨眼睛,像個頑童。

宗朔低頭伏拜,“師傅!我,我……”他心中有千結,肩上有萬斤。有身邊的阿曈,也有那一整禪室的靜默靈位。

聖僧見宗朔有所遊移,蒼老的手擒起一隻檀木棍,寶相莊嚴的伸手朝宗朔的背上一揮,當頭喝棒。

“去!動靜理全是,行藏事儘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你很好,去吧,隨心而行,可得蘭因絮果。”

話音一落,宗朔低頭稱是,阿曈沉默半晌,而後,還是沒管老和尚的阻攔,跪在了宗朔身邊,他們一同,朝聖僧叩首。

聖僧點頭,最後往後退了一步,繼而盤腿坐在那片多年相伴的舊蒲團上,不再言語了,僅是閉目朝向屋內的佛像,靜默的持著手中佛珠。

宗朔雙目通紅,與阿曈一起長拜起身。這時,屋外便進來幾位輩分極高的僧人,他們身上都穿著隆重的袈裟,眼下緩步走到聖僧身邊,圍繞而坐。

最後,一位小和尚出言相請,“二位施主,請屋外相敘。”

兩人出屋,站在綠蔭濃濃的樹下不知該如何進退,屋內傳來陣陣的念誦經文聲,屋簷上巢鳥離穴,跌跌撞撞的,漸漸飛出了這方天空。

正午,赤陽當空,山中濃霧儘去,日光大盛。雲中寺沉厚的寺鐘敲響十二聲,聲聲回蕩在山峽之間。

天下佛宗之首,雲智禪師坐化圓寂。

作者有話要說:動靜理全是,行藏事儘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出自六即佛(六是、六絕、六如),修行人到最後成就道業有六個層次。

文中這句話,是第一層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回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是叫宗朔懷著初心,洞心明理,去乾就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