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川省藥材公司拿來的藥材樣品, 謝芸便果斷同川省藥材公司簽訂了常年供貨的訂單。
由川省藥材公司走郵政發貨,定期給通泰堂送去藥材。
謝芸還同付巧珍教授和盧炳文主任特地敲定了通泰痔-瘡膏和通泰腸毒清的製作與生產,隻要川省藥材公司能夠保證藥材供應且要價不是太離譜, 優先采用川省本土的藥材。
蜀光製藥廠是生產企業, 出於成本考慮,肯定會在全國範圍內選擇物美價廉的藥材用。
可外行人買中藥,頂多看看中藥材的外形是不是美觀,炮製得是否乾淨,價格是否適中?
隻有內行人中的內行人, 才會從中藥材中品出藥效來。
市麵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藥材多的是,人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許多種植的山參比養殖的山參要好看許多, 可真到了比藥效的時候,種植的山參比蘿卜強不到哪兒去, 真正的野生老山參卻是一小節根須都能救人命。
把川省藥材公司總經理潘兵拿來的川省藥材名錄翻看了幾遍, 謝芸心裡有了主意。
她從口袋裡摸出一支筆來,從飯館的老板那裡借了張紙, 同付巧珍教授、章維新院長以及藥材公司的潘兵經理說,“付教授, 章院長, 潘經理, 我看川省這些藥材裡, 有很多特彆好的,這些藥材不應該無人問津。這樣吧,我寫個方子,用到的都是川省本土量產的藥材,就當是我送給川省人民的禮物了。”
“第一道方子, 是梔麥健骨飲。老人小孩都能喝,小孩喝了長個頭長得快,老人喝了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避免年紀大了走路摔跤,腿腳更有勁兒。對於受到骨傷的人,比如骨折之類的,也能促進傷者的康複。”
“第二道方子,是參菊養心丸。這個不如第一道方子的應用人群多,但屬於保養心臟的,可以用在日常保健中,也可以用於調理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問題。參是熱性的,菊是寒性的,這倆配伍出來,參菊養心丸不會對人體陰陽造成太大的乾擾,反倒能促進氣血循環,讓人有內到外的健康。”
“第道方子,我看上川柴胡了,這可是一味好藥,就叫柴胡衛氣散吧,治感冒一絕。甭管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柴胡衛氣散都有用。因為這方子既不是幫人透汗的,也不是幫人解表的,而是幫人提升自身衛氣的,等於是給人自身的康複速度上一個發條,風熱感冒能治,風寒感冒也能治。”
“這道方子用到的藥材零零總總有四十餘種,幾乎把川省主要種植的藥材囊括進去一大半,希望能幫到川省人民,不要讓藥農日子難過。”
——————
謝芸原本打算在花溪醫學院附屬醫院坐診完就走,沒想到潘兵把她擬了五道方子相助蓉城的事情報給了川省的省-委書-記。
川省省會就是蓉城,那省-委書-記聽說謝芸是花溪醫學院附屬醫院請來的專家,醫術高明不說,在患者中的口碑也特彆好,當下就動了心思,想要見一見謝芸。
是在謝芸臨走的前一天見的。
川省省-委書-記已然屬於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之前隻能在報紙中見到,這會兒突然來見謝芸,謝芸受寵若驚,給省-委書-記也號了個脈,開了一張調理身體的方子。
脈是認真診的,藥是仔細開的,那張藥方裡滿滿都是謝芸的誠意,至於人家省-委書-記會不會采納她的藥方,回請多少人評估審核她的藥方,謝芸並不在意。
“謝醫生,往後一定要常來蓉城這邊!你在花溪醫學院做的事情,我聽付教授都說了,你幫助川省藥農的事情,潘兵也和我彙報過了。你是川省人民的朋友,你對川省人民的好,所有人都會記在心上的。”
這評價可是相當高了!
尤其是想想自個兒還沒見過蘇北市的市-委書-記長什麼樣,也沒被誇讚過自己是蘇北人民的朋友……
這份心思表現在臉上,就是謝芸坐在返程火車上的依依不舍。
周勝挨著她坐著,手裡拿著一份新買的報紙。
“丫丫,你看!昨天你才見了周書-記,今天你就上新聞了,還詳細報道了你在花溪醫學院附屬醫院坐診的所作所為,對你讚譽很高!”
謝芸拿過報紙來,一字一句地看完正片報道,心裡美滋滋的,“回頭就把這張報紙貼在診所的牆上!”
周勝:“……”
上次謝芸讓他掛錦旗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他這媳婦兒還是挺愛麵子的,特彆喜歡顯擺彆人誇她。
不過他也喜歡。
有人在讚美中迷失,有人在讚美中綻放。
周勝覺得自家媳婦兒一定是後者。
“我下回來蓉城坐診,你還來不?”謝芸似笑非笑地問周勝。
這一陣子可把周勝給無聊壞了,每天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跑采購跑工廠……謝芸想看看周勝的反應。
“來啊,怎麼不來?我怎麼放心你一個人跑這麼遠?這回是沒遇到什麼壞人,難保證下次也不遇到。你細胳膊細腿還挺個肚子,叫我怎麼放心?要我說,你就不該答應花溪醫學院這邊,之前不也有病人從川省跑去咱那兒看?要是真心想找你看病的人,你就算住在深山老林裡,也會找你的。”
謝芸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笑了笑,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錢跑那麼遠去治病啊……或許他們從老家到一趟蓉城,就傾儘全家力量了。”
“周勝同誌,你的覺悟不行啊!你要相信國-家的治安水平!”
“正是因為我見識過,所以我才知道還有很多的漏洞。雖然有很多人在前赴後繼的奉獻,可問題從來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需要許許多多的人去世世代代努力。我們雖然已經享受到了和平,可和平不等於安全。就算安全,也不存在絕對安全。”
……
火車在路上顛簸了十大幾個小時,總算停靠在蘇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