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世界七 不想當皇帝的公主,不是好公主……(1 / 2)

沐柏輕輕拍了拍抱著自己不放的盛清音, 語氣裡帶著一絲無奈,“這些傷都是過去事情了,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能跑能跳,並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 很健康的。”

盛清音沒有說話, 隻是抱著沐柏不鬆開。

她突然發現, 自己之前的想法都太過狹隘了一點, 沐柏為了擊退匈奴連生死都可以置之身外,根本就沒有必要, 為了爭權奪利的和自己玩心眼。

沐柏是百姓眼裡的英雄,是平定匈奴的大功臣, 她在史書上占據的篇幅說不定比皇子和公主都要多很多。更甚至, 她要是有所圖謀的話, 大可以自立為王, 北境的百姓肯定會支持她的。

“沐柏。”盛清音喊道。

“我在。”沐柏應道。

盛清音抿了抿唇, 隨後一個用力,就把沐柏給摁在床上了,“我困了。”

“那我們就睡下?”沐柏問道, “需要我把燈給熄了嗎?”

“嗯。”盛清音應道,感受到周圍的光亮消失後, 沒忍住把手伸了進去, 摸到了沐柏的小腹。

上麵的肌肉很緊實, 可以非常清晰的描繪出它的形狀。但同樣的,上麵也有許多已經愈合的傷痕,縱橫交錯,數都數不清楚。

沐柏覺得小腹有些癢, 廢了好大勁才忍住了沒有把盛清音的手給拉開。

沐柏知道自己身上的傷痕有些多,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她是衝鋒的主將,為了讓跟隨她的士兵信任她,最大程度減少將士的傷亡,她一向都是衝在最前麵的。

加上她砍掉了匈奴大王子和二王子,每次被認出來以後,都會被集火攻擊,大部分的攻擊她可以擋下,但她畢竟是血肉之軀,混戰的時間久了以後,總是要挨上幾下的。

“都沒有傷到骨頭的,隻是皮肉傷而已。”發現盛清音依舊不把手挪開後,沐柏隻能開口解釋,“跟著我衝鋒的親衛,他們身上的傷比我多的去了。比起那些被永遠留在北境的將士來說,我已經很幸運了。”

“如果以後還有仗需要你去的話,你會去嗎?”盛清音問道,就像之前醒來那樣,手腳並用地抱住了沐柏。

“會,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沐柏說著頓了一下,“而且開疆擴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

盛清音:“你的功績,已經足夠青史留名了。”

“但我想我和君主一起,青史留名。”沐柏說道,重複了之前的話,“我知道清音你想要做什麼,放手去做吧,我會一直站在你這邊的。”

現在盛清音已經十八歲了,在原世界線裡,過完這一年她就要開始上朝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也蹦躂不了多久了,不管是六皇子還是皇帝,都快要忍不下他們了。

想到某位不負責的太子後,沐柏眉頭微微皺起。比起其他幾個皇子來,在身份上更占據優勢的還是太子,即便是太子很不成器、無心皇位。

但要是其他幾個皇子都廢了,在隻剩下太子和九公主的情況下,那些大臣會怎麼選?更不用說現在追隨盛清音的,很多都是太子黨出身。

沐柏的思緒開始飄散了起來,她不喜歡打沒有準備的仗。而且在動手前,她還要準備好各種突發事件的預案,確保萬無一失。

“沐柏,你那麼相信我嗎?”盛清音問道,她把腦袋埋在了沐柏的頸窩,“萬一很多人反對我怎麼辦?萬一我失敗了怎麼辦?”

“我信你,如果有人質疑的話,就用功績堵住對方的嘴。失敗了的話就再一次吧,大不了我們多在史書上留下一點事跡。”沐柏說道。

自己手上有兵,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重新打一點地盤下來,然後建立一個新的政權而已。

大概是因為沐柏的承諾非常可靠,所以盛清音很快就抱著她睡了過去,一夜無夢。

-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盛清音不意外兩人抱在一起的姿勢,很是淡定地鬆開了沐柏,順帶把手從她的小腹上移開,“沐柏,早上好。”

“嗯,早上好。”沐柏應道,同時把自己敞開的中衣合在了一起,“今天清音你有什麼安排嗎?”

盛清音舔了舔下唇,“我原本是準備拜訪一些大臣的,但現在想想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隻要我把我的那幾個哥哥壓下去,聰明人自然知道怎麼做。”

沐柏挑眉,視線落在了對岸紅潤的嘴唇上,“所以?”

“所以就休息一天吧,出門隨便逛逛好了。”盛清音說道,“看看外郊的百姓有沒有足夠的糧食過冬,還有柴火夠不夠。”

“好,我陪你去。”沐柏說著掀開了被子,先一步從床上起來,開始穿戴起了衣物。

盛清音大大方方地看向沐柏,合上中衣,沐柏身上的傷痕就被遮掩住了。穿上提前備好的常服後,沐柏看起來更像是矜貴的世家子弟,而不是在戰場上拚殺的將軍。尤其是在沐柏看向自己的時候,眉眼都非常溫柔,身上一點煞氣都沒有。

“沐柏,你可以幫我穿衣服嗎?”盛清音問道,說出這句話以後,她其實有點小小的後悔,畢竟伺候人穿衣服什麼的,一般都是下人乾的活。

沐柏有些詫異地看了盛清音一眼,眼裡閃過一絲笑意,很快就應了下來。

“清音,你彆動,我來幫你穿。”沐柏說道,在盛清音的注視下,拿過了襪子,隨後又蹲在了床邊。

盛清音心裡更後悔了,她剛才大概是撞邪了吧,所以才會提出這樣匪夷所思的要求。

“清音,你應該不準備睡回籠覺的吧?”沐柏歪著頭,看向盛清音的眼裡帶著一絲打趣。

“不睡了,我要起了。”盛清音說道,把蓋在自己身上的被子掀開,露出了光滑白皙的腳掌,慢慢地挪動到了沐柏麵前。

沐柏盯著盛清音的腳看了一會,直到所有的腳趾都因為害羞蜷縮起來,她才移開了視線。

“清音的腳,很好看。”沐柏誇獎一句,把襪子套在了上麵後還壞心眼的撓了撓腳心,嚇得盛清音差點就把腳收回去了。

襪子都穿了,其餘大大小小的衣物沐柏自然也是一手承包了。要不是小竹主動敲門,端著洗漱需要的熱水進來,沐柏還想包攬梳頭畫眉的活。

-

年關將近,大街上很是熱鬨。尤其是城門口,因為有許多在外麵奮鬥了大半年的人準備歸家,在那裡擺攤的人很多,賣得基本都是年貨,很容易吸引這些兜裡有錢的歸鄉客購買。

盛清音也有些好奇,但她的馬車實在是太過惹眼,為了不打擾百姓做生意,她隻能在路過的時候掀開簾子,遠遠地看上一眼。

“清音你要是想和百姓一樣逛街的話,下次我們可以換一些普通的衣物,步行過去看看。”沐柏說道。在馬車走遠了後,就把簾子放了下來,避免寒風灌進來。

盛清音收回了視線,聽到沐柏的話後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的和沐柏的裝扮,“這樣的衣物還不夠普通嗎?用得都是材料和顏色非常一般的布匹製作而成的。”

“我們現在身上穿的和普通富戶差不多,但和京城大部分百姓相比起來的話,還是太好了一些。”沐柏說道,“到時候我讓人用粗布做兩套衣服,我們穿在最外麵就行了。”

盛清音點頭,在這種事情上沐柏比她更有經驗,她隻要跟在對方後麵走就行了。

京城的外郊比不上城內繁華,但因為也屬於京城,是在天子腳下,所以在外麵村子生活的百姓也很富足,有足夠多的存糧不說,每兩戶人家就有一頭耕牛。

“回貴人的話,糧食倒是足夠多,不過今年的雪比去年要多很多,要不是我們習慣多備一點乾柴和木炭的話,說不定還要挨上幾天的凍呢。”村長說道。

他在回話的時候一直低著頭,並不敢直視沐柏和盛清音。在村長看來,沐柏和盛清音肯定是京城裡的大人物派來的,是他們招惹不起的人物。

“降雪比去年要多很多嗎?”盛清音下意識抬頭看向天空,去年的冬天她是在北境過的,所以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村長點了點頭,“去年都是一個月下個三四次雪,但今年這個月還沒有過完,就下了八次雪了,而且下得都不小。”

“你家的柴火夠了,其他村子裡其他幾戶人家的柴火呢?都足夠嗎?”沐柏突然問道。

村長猶豫了一下,“大部分都是夠的,今年的初雪來的早,村子裡基本都多備了一點柴火。”

“那小部分呢?村子裡有人沒有過冬的柴火?”沐柏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回貴人的話,村子左邊的那一戶人家我不太清楚情況,所以不敢打包票。”村長說著順帶指出了方向,“那戶人家的男人在半個月前出了意外,就剩下孤兒寡母在家。”

盛清音接著問道:“出了什麼意外?”

村長不知道眼前的貴人為什麼會對這種小事感興趣,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後,把事情的始末說了出來,“那人是獵戶出身,平時偶爾也會偶爾山上打獵給家裡開開葷。這不是初雪來的早,那獵戶就打算多打點獵物來囤著過冬,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村子裡的人也送過去一點東西,如果省著點的話,過冬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村長說完後又急匆匆地補上了兩句,生怕這兩位貴人責怪自己。

盛清音點了點頭,冬天打獵的危險性確實很高,如果到了晚上還沒有回來的話,那基本就是凶多吉少了。畢竟夜間的溫度要比白天冷得多,要是沒有一處可以擋風避雨的休息地,凍死的可能性非常高。

確定那戶人家沒有被村長拋在腦後時,盛清音就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了,而是拐彎去了其他的村子,繼續詢問情況。

“我還以為清音你會給村長一點銀錢,讓他幫忙照看一二。”沐柏說道。她和盛清音並排坐在中間,在馬車偶爾顛簸的時候,充當了靠墊的作用。

“我要是給錢了的話,說不定會害了她。”盛清音順勢往沐柏身邊靠了一點,“我可以幫得了她這一個冬天,卻幫不了她下一個冬天,要是我現在給錢了,或許會讓對方誤會,讓她覺得有貴人會一直幫她之類的,她就不自己努力了。”

聽到盛清音的分析後,沐柏忍不住點頭,就是這個道理,而且要是給點錢多了的話,說不定還會讓周圍本來淳樸的百姓生出不好的想法。

就這樣,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盛清音先後查看了四個村子的情況。還在在第二個村子裡用碎銀買了一頓午飯,豐富了一下自己的口味,嘗了嘗普通食材的味道。

盛清音不是挑食的人,但她吃慣了高品質食材加工製作的膳食,吃起這些普通食物來,總歸是有些難以下咽了。

在用餐的途中,盛清音還偷摸摸地看了沐柏好幾眼,見到她一點異樣都沒有露出來以後,就知道自己是過於嬌貴了一些。

-

回到公主府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到山上了,簡單的用了一點吃食後,盛清音就鑽到了書房,琢磨著寫一本正經的奏折上去,彙報一下今天查探到的情況。

“沐柏,今年京城的雪比往年下的多,其他地方會不會也有這種情況?”盛清音問道,“我要不要提醒一下父皇,讓他多注意一下?”

“各地的官員如果格儘職守的話,肯定會注意到這個情況的。”沐柏說著頓了一下,“清音你可以提醒一下聖上,不過聖上會不會重視,還要看那些官員的彙報情況。”

盛清音點了點頭,琢磨一下後,還是把相關的內容寫在了奏折上。雪下的多不多,可是和來年春耕有一定關係的,這牽扯到許多的百姓,她寧願白費這一番功夫,也不願意就這樣算了。

在盛清音寫奏折的時候,沐柏就坐在一邊的椅子上,時不時地抬起手幫忙研磨,同時翻找起了時間線上的相關內容。

年初是確實會發生雪災,不過不是在京城,而是在兩廣地區。當地官員的反應還算快,在雪災有一點苗頭的時候,就上報朝廷了,所以最開始是小雪災。

皇帝的處理辦法也很簡單,戶部拿出一些糧食和禦寒的物資運送過去,順便減免了受災地區當年三分之一的賦稅。

這樣的解決辦法並沒有什麼問題,往年如果有災情的基本也是這樣處理的。但壞就壞在負責賑災的官員出問題了,官員原本是四皇子下麵的人,是個戶部的五品官,平時也算是踏實肯乾,隻是一直沒有什麼機會升遷而已。

五皇子的幕僚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派人用重金收買了這個五品官。他提出的要求也不過分,隻是讓他在運送賑災糧食的時候,慢上那麼十天八天的,讓當地的百姓鬨出一點事來後,再把糧食發下去。

這樣對負責賑災的官員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路上有積雪,走的慢那麼一點點也無妨,隻會讓四皇子的名譽在兩廣地區稍稍受損而已。

但誰都沒有料到,運送糧食的隊伍在途中出現了意外。因為故意放慢了腳步的關係,隨行的士兵和民夫準備的乾糧不夠了。賑災用的糧食自然是不能用到,所以他們需要用銀錢去附近的城鎮購買。

就在著一半人臨時離開的時候,山匪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他們把留守的士兵和民夫殺死,還把糧食全部運走了。等到賑災的五品官帶著采購小隊回來的時候,隻剩下滿地的屍體,和他們還沒有徹底乾涸的血跡。

賑災的官員被嚇了一跳,隨後屁股尿流的往京城趕去,同時把糧食被劫走的消息彙報了出去。

皇帝知道後很是生氣,指派了一名武將去剿匪,同時又讓戶部準備了一批糧食,讓更多的軍隊押送糧食去賑災。

第二次賑災糧食運送地很順利,剿匪也很順利,唯一不順利的就是他們在路上耽誤了將近二十天的時間的,導致在糧食送到的時候,雪災已經變得非常嚴重了,許多人都因為吃不飽穿不暖死去。

那些受災的百姓在臨死前一刻都沒有鬨事,因為他們知道朝廷會送來糧食和禦寒的物資,他們的心裡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熬一天,然後再熬一天就可以了,他們一定會獲救的,隻要熬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