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青雲路(2) 求收藏~(1 / 2)

幸運的是, 汪氏胳膊肘往外拐不肯消停,又慣愛在承安侯裡弄權奪利,很快就累病了, 累病之後她也把持著管家權不放,這樣不久就病死了。

她嫁入侯府, 隻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現任承安侯。

除了汪家外, 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兒子,所以死前請求老承安侯將來續娶能從汪氏女中挑選。

老承安侯是個糊塗蛋,因常年駐紮兵營,向來覺得對汪氏不起, 又憐長子幼小喪母,便賭咒發誓應下了汪氏所求。

汪氏含笑而逝,卻不知她此舉徹底惹怒了老承安侯的母親,承安侯太夫人。

太夫人性情寡淡, 喪夫守寡後就退居偏院,每日吃齋念佛,修身養性, 對外麵的事是一概不管。

她原對老承安侯與汪氏之間的事,是睜隻眼閉隻眼, 求個眼不見心不煩。

但汪氏見她不管, 越發得寸進尺, 囂張過分,太夫人就想出麵敲打她一番,隻不想她自作孽,把自己先給作死了。

太夫人還能說什麼。

她也沒有多大惡意,隻是看不慣這個兒媳婦的行事作風罷了。

本來她去了, 太夫人就想給老承安侯續娶一位賢惠佳人,這樣說不定還能保住承安侯府的另一半家產。

不想卻在對老承安侯提及此事時,被他一口回絕了,等太夫人聽說了汪氏臨死前的請求,求他續娶汪氏女時,氣得直接吐了血。

那汪家如今不過是個破落戶,娶了他家一女就差點搬空了整座承安侯府,若是再娶進來一個,他們承安侯府不就會被搬空了嗎?!

這一點是太夫人絕不允許的。

她不管事歸不管事,卻不是老承安侯那等糊塗蛋。

再加上汪家嫡支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女兒可以再嫁入侯府,除了幾個出身極低賤的庶女外,下一輩最大的嫡女當時也才五六歲大小,難道要她兒子再等個十餘年後娶她?

還是汪家想把旁支的女兒嫁進來?

不行,絕對不行!汪家嫡支都破落成那樣了,旁支就更不用提了!

汪家女絕對不能再入他們承安侯府。

太夫人下了死命令,並以自己的性命相脅,強壓著老承安侯娶了原身的親祖母,姚氏。

姚家雖隻是出身普通官宦人家,卻名聲極好,姚家女因素來賢良,性情溫和,是許多人家喜歡結親的對象。

太夫人請動了姚家一房顯赫的遠親前去說和,允諾下許多,這才能娶到因守孝被退親,而耽誤了好幾年的姚氏為續弦。

可惜的是,此舉讓汪家徹底恨上了。

汪家不僅恨上了太夫人,還恨上了姚家。

多年來,聯合姻親故舊,一直不擇手段的針對姚家打擊,使得姚家漸漸被壓的隻得遠離京中。

而老承安侯這邊因著汪氏的緣故,再加上他身邊人,以及府裡眾仆從都被汪氏還活著時收買了,不斷在他耳邊挑撥他與姚氏的關係,致他夫妻二人間的嫌隙越來越深,最後形同陌路。

姚氏也因姚家被汪家排擠打壓出京的事,心有怨言。

再加上老承安侯根本不願意幫助姚家,一味袒護汪家,她也心灰意冷了。

府裡都是汪氏留下的人,她出手幾次,都被老承安侯阻攔下來,美其名曰都是老人兒,侯府不好苛待,實際不就是怕她對汪氏的兒子下手嗎。

姚氏並不是個擅使手段的女人,屢屢受挫,自此便歇了心思。

她心灰意冷,對老承安侯沒了指望,也並未求助太夫人。

彼時太夫人年紀大了,一年病了好幾場,她並不敢多去打擾。

這也致使了她孕中遭人算計,差點小產,艱難萬分生下來的兒子卻體弱多病。

姚氏自己的身體也留下了嚴重的病根,一日不如一日,竟是比太夫人還要差。

太夫人急啊,強撐著一口氣,反而日漸好轉起來。

她好起來之後,將被老承安侯護著的汪家仆役,以及與汪家有關的世仆,提腳都給賣了,根本沒有留給他和汪家人反應的機會。

太夫人雷霆之威下,沒被賣的人都夾緊尾巴做人,一時承安侯府內竟風平浪靜下來。

姚氏過了幾年清靜日子,不想卻突然暴斃了。

姚家遠在千裡之外,太夫人受了這一場打擊,卻硬撐著沒去,但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十分不好了。

她將原身的父親裴二爺養在身邊,一直看護著。

裴父自小體弱多病不得老承安侯喜歡,太夫人卻隻疼愛他。

但太夫人年紀畢竟大了,她知道自己大限將至,護不了這個孩子多久了,便在活著時,早早為裴二爺定下了親事,也就是原身的母親林氏。

後來又早早讓他們成了親。

太夫人想著這樣裴父以後也能得嶽家關照,不至於真孤立無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