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青雲路(6) 求收藏~(1 / 2)

最重要的是, 大齊稅收是以農業為主。但世家搞土地兼並,名下那麼多的土地耕田,所收上來的賦稅糧食, 卻都不屬於大齊國庫所有。

廣袤肥沃的土地被世家所占,世家就如血蛭一般, 扒在朝廷身上,吸朝廷和萬民的血, 以壯大他們自身。

世家世代如此,便愈加豪富。

他們所得,顆粒不交予國庫,治下之事, 如修橋鋪路,築堤賑災卻都要朝廷來買單。

賺儘了名聲,又自詡清貴,朝廷卻擔著種種惡名罵名, 卻也不能不管天下無知百姓的死活。

太宗死前又除去了一批世家,亦是心力交瘁而死。

太宗崩逝後,今上永靖帝繼位, 至今已近二十載。

這二十年間,仿佛風平浪靜了。

世家安穩許多, 與朝廷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朝廷也因參加科舉的人越來越多, 多少補足了各地要職官員。

隻是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寒門還是依附於世家的門人清客, 就不得而知了。

直至前兩年,宮中皇子們日漸長大,又興起了風波。

當年太宗斬殺諸多世家,確實震懾到了大半世家,所以在永靖帝上位之後, 許多從前看不上皇室的世家,開始想著將家中的小娘子往宮裡送去。

不知是何原因,永靖帝並未拒絕世家此舉。

不過他也隻是收下了世家中權力最大的那些而已。

這數位世家小娘子進宮之後,又分彆產下了皇子公主。

這就導致,本來還十分齊心的世家,私底下卻開始暗潮洶湧起來。

他們未嘗不知這可能是永靖帝的計謀,為的就是要讓他們互鬥消耗實力,天子好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對於權力的欲望,卻叫這些世家都無法停下爭鬥。

如果說這些年他們還算是私底下暗暗爭鬥的話,等到這些皇子們都長到了可以臨朝聽政的年紀後,平靜了數年的朝堂內外,再次被帶起了喧囂狂風。

……

從原身的記憶裡可以看出,裴父其實很有才華。

祖母姚氏出自書香門第,當年嫁進承安侯府時,嫁妝中有大半是書籍字畫等。

其中不乏許多古籍孤本,名家筆墨之類。

汪家沒落多年,所以至小汪氏這一輩就更不成器了。

姚氏的嫁妝有許多都被她挪用截留了,但她卻看不上這些古籍字畫,因此得已被裴父保留了下來。

所以這次搬家,他們才能順利帶出來這些寶貴的財富。

清音抽空翻看過一些,發現上麵竟還有一些隨記是裴父所書,有他對經史子集的獨到見解和點評,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確有真才實學的人。

若不是他身體不好,又被生父、異母兄長,還有汪家打壓著,憑借科舉,必是能夠功成名就,徹底脫離承安侯府的。

可惜,沒人給他這個機會。

……沒關係,他們欠二房的,我會去拿。清音暗道。

她要找個機會,去承安侯府一趟,再給他們找些事做,也能使手頭“寬裕”些。

她要科舉,不可能去做生意。

她也沒打算這會兒做生意,家裡一門婦孺老弱,根本沒一個適合出門的,尤其是裴玉娘的長相還那樣出挑。

就算她在裴玉娘和林氏身邊都放了傀儡人保護她們,也不能夠完全放心。

這個世界她的處境,比想像中更加艱難,因為有很多敵人,大半還都是未知的。

所以她就更加要小心行事。

之前在承安侯府的“張狂”,可以被理解成少年意氣,除了被她譏諷的承安侯外,根本不會被人真正放在眼中。

但她即將要做的事,卻極可能不會再被人輕易忽視了。

在此之前,她要都安排好才行。

“清兒,你真的考慮好了?”林氏盯著清音,再次問道。

清音聽出她聲音裡的顫意,她不由坐過去握住了對方冰涼的手,認真的看著她道:“母親,我不能不去。父親去後,我們在侯府處境有多艱難,您是知道的。在侯府尚都如此,現在沒有了侯府的那層庇護,我們母子三人可以說是孤立無援。若是不能找到一個出路……母親,姐姐那樣,您放心嗎?”

最後一句,她問得很輕,她知道林氏能明白她的意思。

她的長相仍是自己原來的那個長相,隻是現在還沒有長開,身量還小,什麼都看不出來,最多是個長得清俊些的小郎君罷了,並不如何惹眼。

而且她也擅長遮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