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浦指著那張得了三票的考卷, 道:“既然有了結果,此人當為頭名。”
洪同也不是個衝動的人,他收斂好表情, 將那張考卷拿了起來,反複看了好幾遍, 沒有挑出什麼錯漏之處。
又有另三位投了那張考卷的三人同他爭辯,最終敗下陣來。
正副主考官都沒意見, 再加上投票了的三位同考官,五人對此無異義,其餘三人還能說什麼。
他們不是不想爭,而是爭不到。
除了與洪同一派的同考官, 另兩人勢單力孤,根本說服不了其他人。
不服?憋著!
結果出來後,為防洪同等人從中作梗,朱仁浦當機立斷, 令人直接將名次一一定下,抄錄至紅榜上。
至此,就等著放榜了。
……
“公子中了!公子中了舉人!”
“你說什麼, 公子真中了?”
“快讓開,我還要去給公子和老夫人報喜呢!”
看榜回來的小廝, 跑得滿頭大汗, 喊得幾乎都破音了。
“公子真中舉了?”
林氏聽到這消息, 一下子就站了起來,看著坐在一旁淡定喝茶的清音,方才將跳得撲通撲通的心壓了下去。
“清兒,你中舉了!”若是你父親還在,若你真是男子……該有多好。
林氏當然不會將這話說出口, 她接受了將女兒當作“兒子”,接受了“兒子”考科舉,卻不能真將一切想得太簡單。
清兒讀書不足四年,便能中舉。這其中固然有一大半原因是她天賦驚人,更有大半是因為她這幾年勤勉認真。
她是為了她和玉娘才這般努力上進的,是她們拖累了清兒。
林氏隻要想到這些,心裡就又痛又憾,可是她卻不能說,什麼都不能說。
尤其是對比裴玉娘真心的喜悅,她的笑容裡更帶了幾分心疼和愧疚。
清音沒中解元,但她排名不低,雖然有被炮灰的嫌疑,但她還是排在了第四。
嗬,第四!會試她定當雪恥。
第四,名次也不低了。至少在小民看來,隻要中舉,哪怕是在榜尾,那也沒差的。
所以,她中舉的消息一經傳開,彆的人還沒多大動靜,媒婆倒是來了一撥又一撥。
大多叫清音令人攔下了,但也有攔不住的。
比如這會正坐在花廳裡喝茶的——
承安侯夫人,畢氏。
原身印象裡,畢氏是個沉默寡言的女人,對小汪氏的磋磨和打壓,十幾年如一日的逆來順受,是個軟弱婦人。
可是經過上次小汪氏生下鬼胎一事之後,清音再不會小瞧於她。
她就說嘛,畢氏出身不差,她生母又是出自世家。
西洲王氏,可從來都不好相與。據聞當年太|祖未登基前都曾吃過王氏的暗虧。
但太|祖登基之後,生恐太|祖記恨王家,王氏就漸漸沉寂下來了。
饒是沉寂下來,整個西洲仍是儘在王氏一族掌控之中。
太|祖登基後至太宗時期,確實是殺了不少世家,王家也曾遭受涉及,但王氏擅長隱忍。
對他們來說,失去的都不再重要。
後來他們利用手中剩有的,很快又再起勢,隻不敢在京中一帶活動罷了。
這些世家,說白了就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隻要傳承還在,族譜仍在,世家就會一直存在。
因為他們這些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知道自己的傳承,這樣隻要他們不死,哪怕被迫分離四散,隻要記得身上的傳承,他們的心力便會始終朝著一個方向使。
周而複始,無窮儘矣。
所以滅世家,首要就是先毀了他們的傳承,毀掉他們的世家譜係,分家分宗,分而化之。
她不信斷了這一份傳承,那些人還能死抱成團。
對付這些世家,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從內部去瓦解他們。
一年不成,那就兩年。
兩年不成,就三年。
總有一日,龐大無比的世家會被逐步瓦解掉。
隻有瓦解掉他們,才能為小民求一條坦路。
隻是這樣的一件事,她現在還做不了。
她不想造反。
她選中了趙王,來改變這一局麵。
她不是沒考慮過永靖帝。
說實話,相比起手段還很稚嫩的趙王,她本人也更傾向於輔佐永靖帝。
但永靖帝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幾年時間太短太短,短到她幾乎無法實施自己的諸多計劃。
生老病死,乃是天命之事,尤其是帝皇,這是人力所沒有辦法更改的事。
而且他的棋局也到了收尾階段,他這一局棋收子,至趙王這一代,定是可以一舉解決世家。
如果趙王給力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