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古代逃荒記(1) 天災人禍(2 / 2)

她不想與穀家人相認,但大家都在山上避災,為防萬一會被認出來,她一直用泥灰抹臉,儘可能離他們一家遠遠的。

就在這山上的數日裡,叫她發現了不少異常之處。

首先逃荒到這裡來的人,要麼是早有準備上山來避險的,這一部分人率先占據了山上的有利地盤,吃喝肯定都早有準備。

可以說,他們占據著主場。

另一部分人,是被洪水帶著衝過來的,這些人大多在途中與家人分散了,身上吃喝就算沒全丟,也所剩不多。

再加上有利地形叫人先占了,他們肯定屬於弱勢群體。

如原身就是這一類人。當初那主家還算厚道,拋下她時,曾留下一個小水囊和幾塊粗糧乾餅子給她。

她知道這些都是活命的東西,所以一直都貼身藏在懷裡。

水還好說,粗糧乾餅子很拉嗓子,尤其是對她這樣,沒成年的孩子而言。可是這個時候,有口吃的比什麼都強,至少不會餓死。

她一次隻掰出一小塊,用水送食,吃的很是小心節省。

即使是被洪水衝走,她也牢牢攥緊這些救命東西,沒叫丟了去。

上山後,她也一直極小心,每每都是趁所有人都熟睡時,才也偷偷掰出一小塊用以裹腹。

憑著這些,她硬是撐過去好些天,都沒叫人發覺到異常。

當然,這也得益於山上人太多,擠擠攘攘的,一時還真沒人格外注意她個小丫頭,不得不說原身真的很能藏,也很聰明。

她每日除了隨大流在山上挖野菜裹腹外,就是時刻注意著穀家人的動向。

這般還真叫她發現了穀家人的怪異行為。

首先穀家人肯定不是被洪水衝過來的,他們一家子看起來齊齊整整,老少都在,有吃有喝,狀態也比其他流民看上去要好許多,所以他們應當是提前就上山避險的那撥人。

其次就是穀家大房的堂姐穀小紅,原身好幾次都看到她鬼鬼祟祟的往林子裡去,每次出來懷裡都鼓鼓囊囊揣著東西。

然後大房一家子就會往她身邊聚攏,繼而分開時,每個人的懷裡或嘴裡都塞著東西。

原身看出那些都是吃的,但吃的都是打哪兒來的,她卻始終都沒有見到過。

再是原身的小姑穀四妮也有些古怪,穀小紅給大房分吃的,三次總有兩次會被穀四妮給逮個正著。

然後那些吃的就會有至少一半會到穀四妮的手裡。

穀四妮拿到吃的,都是自己先吃飽喝足之後,剩下的一點才會分給穀老頭和穀老太。

但是很快,這些事又被二房的人知道了,他們的眼睛也緊緊盯上了大房,尤其是穀小紅。

所以到最後,穀小紅手裡的東西會直接被分作三份。

大房,二房各一份,老兩口連帶著穀四妮算一份。

穀家人的行為實在是怪異至極,不僅原身發現了他們的異常行為,逃荒的流民中,也有其他敏銳的人盯上了他們。

然而就在這時,有人上山來說山下的水退了,能下山去了。

穀家人總算沒愚蠢到底,連夜收拾了包裹摸黑下山去了。

那算是原身最後一次見到他們。

彼時山下的水是都退了沒錯,但山莊田地全都被毀了,旱田成了河田,還是種不了莊稼。

一路又聽說各地都有人叛亂造反,匪徒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很多人選擇了離鄉背井,往沒受災的地方逃荒去了。

原身也跟著逃荒大部隊一起走,他們最終選擇要去京城。

曆經千辛萬苦走了大半年,眼見就要到京城了,卻又聽說京城正在打仗。

什麼原因呢?說是皇帝老兒駕崩了,他的兒子們都想當皇帝,所以互相拚殺起來。

這個消息直接將逃荒至此的流民給砸蒙了,一直以來大家都是奔著京城更安全更保險,能夠安身立命才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可現在好不容易京城近在眼前了,等待他們的卻還是戰亂。

這誰能接愛。

所有人都知道,戰亂是要死人的,沒人敢硬剛。

他們又能怎麼辦?

他們不能去京城,就得找個地方停留安頓下來,因為真的沒有力氣再走回頭路了。

他們最終選擇了離京城不遠不近的一座大城——浜城。

這地方也是他們一路走來,唯一願意全部接納他們這些流民的地方。

順利登記了新的戶籍,所有人都以為終於可以安定下來重新開始了。

可是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浜城好進不好出。因為沒過多久,浜城就爆發了洪災之後的首次大規模瘟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