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她又何必要給他們一個痛快呢。
當然,不動手歸不動手,可不代表在必要時,她不會給他們使使絆子,找些事做。
無論如何,在她有生之年,她都要孫家人永難出頭。
為了這個目標,她會更加努力的活著。
近日,她用自己的店鋪開了一家飾品店,主打絨花頭飾。
她手巧,穿越前就喜歡做這些小玩意,又很會搭配顏色,做出來的絨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價格定的不貴,一經推出,廣受歡迎。
怪道說女人的錢最好掙,看著每天的流水,孫月梅信心大增,也不再想些有的沒的。
她現在幾乎是將大半精力全都放在了生意上,人比從前還要開朗幾分,清音也為她高興。
她的事也該都了了。
孫月梅與尹三太太張氏之間究竟有何恩怨,既然怎麼都查不到原由,那她就隻好親自去問一問張氏了。
……
父母早就不在了,娘家出事,張氏也不好回去,尤其是大哥還讓人捎話過來,說讓她無事不要回家,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張氏心裡不大痛快,找借口收拾了尹三爺和他的那些妾室一頓,這才氣順一些。
其實,她並不怎麼擔心娘家,畢竟前世也沒出什麼大事,隻不過是她那個出身顯赫的侄兒媳婦好像沒多久就要死了。
她沒多想,周氏一直都是個病秧子,前世請來多少名醫都沒能醫好她,可見是沒救了的。
不過,顯國公府的勢,該借還是要借的。
前世大伯子獲罪被罷官抄家,他們白城這邊的尹家也全被他連累抄家了。
就是因著這事,她的長女瓊姐兒婚事被退,她想不開,直接上吊死了。
她受不住喪女之痛,大病一場,忽視了小女兒珍姐兒,害得珍姐兒驚風。
夫家被抄,落魄了,她回娘家去求救,她大哥不在家,大嫂竟見都沒見她。
彼時侄兒媳婦已經死了,求不著她,侄子是個沒良心的壞東西,聽說一直跟個小門小戶的商戶女牽扯不清,壓根就找不見他的人。
後來還是二房出麵幫了忙,請了大夫,救下她唯一僅剩的珍姐兒。
她感激二房,如果不是他們,她們母女都活不成。
當時她正因抄家前夕,尹三納了二房的丫鬟月梅,與二房之間起了嫌隙,對二房態度一直都不怎麼好。
對了,月梅,月梅那個賤人!
她害死了瓊姐兒!要不是她對瓊姐兒說什麼,“女子該從一而終”、“三從四德”之類的混賬話,害得瓊姐兒一時想不開,竟在半夜上吊死了,可見她是真不想活了。
想到這裡,張氏就恨到想要殺人,可恨她回來的還是晚了一步,月梅竟早早贖身出府去了!
不過不要緊,還有時間。她不是愛拿三從四德男女之事說嘴麼,那就讓她去好好體驗體驗,所謂的男女之事吧!
她要讓人把她賣進深山裡,被男人強迫著行事,等到她人儘可夫,受儘屈辱,看她還如何標榜她的女德女誡!
不過是個賤婢出身,有幸被主子多看了一眼,竟標榜起來,憑她也配!
還有,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救尹家,尹老太婆該死!周氏沒嫁進張家前,那老太婆天天讓她去正房立規矩,不斷的給尹三送女人。
離間他們夫妻,使他們本就稀薄至極的感情,弄到最後反目成仇,恨不能殺死對方,方才罷休。
生瓊姐兒還沒出月,大冬天的就讓她帶著小小的還在繈褓之中的嬰孩過去給她請安。
生珍姐兒時,說她沒用,又生了個賠錢貨。說她生不了兒子,還不讓彆人生。
極儘磋磨之惡事。
老大一家明明是嫌她煩,將她扔在白城不管,她還天天自誇長子孝順,對她有多好多好。
好,是嗎,那就受著吧!
罷官,抄家,看她這位老封君到時還能不能笑的出來。
前世她死得太早,太便宜她了,這一世她旬旬都請大夫上門來看診,就是要保證那老太婆能多活幾年,將來也好多受幾年罪。
還有大房一家,家裡因他們而獲罪抄家,敗落,可他們回來竟還端著個官架子,頤指氣使。
二房什麼都沒要,匆匆搬走後,大房就變得法的壓榨他們三房。
怪她當時全副心神都在兩個女兒身上,長女死了,她心口的氣也全都泄了,直到小女兒驚風才又活轉過來。
可惜,到最後,她也沒能保住她的珍姐兒,叫大房利用個徹底!
這一次,打從她回來,就一直在偷偷的轉移財產。
這些東西,與其被抄家,被人敗光,不如讓她先藏起來,以後好留給兩個女兒做嫁妝,就當是她這個當娘的給她們的補償。
她做的小心翼翼,不敢明目張膽,就怕會叫人發現她身上的異常。
她不是沒想過和離|離開尹家,但和離的話,尹家是不會讓她帶走兩個女兒的。
哪怕有周氏和顯國公府給她在背後撐腰,也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