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大結局之後(番外) 【番外·……(1 / 2)

【離合】

午後, 清音才從崔家回鎮北侯府,還沒進二門,就聽到下人過來稟報說侯爺方才回來, 這會兒正找她呢。

關嶠剛換好便服, 知道清音回來了,忙一路迎出去。

剛出正院門,就見她往這邊來了,便慢住腳步,目不轉睛看著她由遠即近。

她今日穿了一身霜色遍地金的交領襖裙, 腰間係著蘭色絲絛, 玉璧壓裙, 行動間無風自動。

關嶠看罷快走兩步迎上她,伸手握住她的手,“今日怎麼回來這麼早?我正要去接你。”

清音被他拉住不放,也不掙了, 回他:“……母親催著我回。”

又問他:“你呢, 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

他們成親有一年多了,關嶠一直都在禁衛軍中沒挪過地兒。

平時也不是沒回來這般早過, 但最近朝中有事,他回來的就越發晚了。

這次真是例外。

侯府裡伺候的人都極有眼色, 離他們挺遠, 關嶠低頭看她, 空出一隻手擁著她慢慢往前走著,解釋道:“最近朝中不太平, 我想送你出城去住幾日……”

清音蹙眉,年前皇帝就病了,太子自打被她解毒後, 身體一天比一天好,本該在皇帝駕崩後,順利即位的,這幾乎沒有懸念。

不想最近朝中不知打哪兒吹來的妖風,傳出一些流言,說之前去守皇陵的四皇子,是因為得罪了太子才落得那般下場。

又造謠說四皇子不會是最後一個被圈禁起來的皇子,其他皇子都有可能……

反正流言是越傳越離譜,搞得現在眾皇子們人人自危,唯恐被太子給“算計”上。

“還沒找到流言是誰先傳出的?”她不想出城去,一來不放心崔夫人和崔小郎,二來也擔心關嶠安危。

關嶠幫她整理了下被風吹亂的鬢發,道:“已經有些眉目了,多半是後宮和宗室中人所為。”

聽至此,清音完全見怪不怪。自古以來,皇位奪嫡之爭,無所不用其極,什麼手段沒有?流言算得什麼,殺人不見血才是常態。

見她怎麼都不願出城去,關嶠就道:“你不出城,嶽父嶽母小舅子那裡更不好勸。”

清音點他:“那你呢?”

關嶠失笑出聲,攥住她的手指,捏了捏:“你知道我走不了。”

是啊,身處他現在這個位置,這種時候走了,以後就沒有以後了。

“反正我不走!你放心好了,到時真出事,我會去崔家。”清音道。

崔家是世家大族,哪怕是改朝換代,在沒有私仇大恨的前提下,沒人敢在這種時候輕易動世家。

她若去,其實也隻是防個萬一。擔心一些宵小會因為崔父退出朝堂而對崔家不利,想要趁亂生事,撈些好處。

再者說了,不是她小瞧後宮和宗室,當今太子掌權多年,深得皇帝信任,不是史書上那些空頭無名太子。

當今太子手中有權有兵,還有一幫對他忠心耿耿的東宮班底,其他人想要上位,除非對太子本人有必殺把握,否則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所以,清音真的不怎麼擔心。她擔心的是在謀朝篡位這件事上,可能會被炮灰的親近之人。

關嶠見勸不動妻子,很是無奈,不怪溫國公世子常常說他夫綱不振。

哎,在她麵前,他總是情不自禁要聽她的。

“怎麼歎氣?你還沒說你今日怎麼回來這麼早呢?”清音抬頭捏了捏他下巴,掰他臉看了看,見麵相無異,便略帶嫌棄的道:“不許再瘦了。”

再瘦就不好看了。

關嶠低頭遷就著她,隨她捏,捏完了在她耳邊道:“晚上得進宮去,走前我送你回崔家?”

清音看他,知道今晚恐怕是不能好好休息了,就道:“行,家裡我會都安排好的。”

關嶠稍稍彎下腰,更挨近她耳邊,壓低聲音道:“彆急著回來,乖乖等著我去接你,嗯?”

清音眉梢微挑,拖著尾聲,道:“知道了。”

進了屋,關嶠拉著她坐下,跟她商量:“這件事後,等太子即位,我想離京。”

清音定定看著他,問他:“你確定?”

畢竟他現在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又正值壯年,就這般功成身退離開,未免太早,也太可惜了。

關嶠神情略有些陰鬱,好一會兒,才低低道:“你知道家裡的事……其實之前我從北關回京後,就不準備入朝的。”

甚至因為當初父親死得不明不白,對皇朝徹底沒了好感,從前守北關時也隻是為了儘本分,保家衛國。

回京後,連這份“本分”都沒了,他入禁衛營,更多的就是想要弄清楚父親的真正死因。

後來終於弄清楚真相了,毒害父親的罪魁禍首賢妃一脈都死絕了,知道父親的死或與皇帝無關,他卻也因卷入朝堂紛爭之中,覺得頗為意興闌珊。

他一向以武夫自居,想他出身北關,能夠娶得心儀的、崔家表妹這樣的世家貴女如花美眷,已屬僥天之幸。

他不確定他的這些想法,會不會得到她的認同。

他很擔心自己選擇離京,會再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屆時,他們之間……

“你想要回北關去?”

清音看著他慢慢的問道,其實她知道他對北關的牽掛,她近來收到消息,說北狄那邊因皇帝“病重”又有異動,連她都收到了消息,想來曾世守北關的關家也應當早有所覺。

關嶠看著她的眼睛,如是道:“我想回去。”

可我又不願意再讓我的子孫後代曆經我現在的處境。關嶠默默的咽下了最後一句。

他握住她的雙肩,語氣鄭重的道:“關家世代守衛北關,這本是我身為關家兒郎的責任。”

他自小所受的教育便是如此,關家世代鎮守北關,關家兒郎多戰死於沙場之上,關家與北狄乃宿仇。

他知道父親不是被皇帝所害,皇朝沒有負關家,他就不會不顧北關。

他以為她會不理解,或是不能接受。

清音看著他目光清明,瞪了他一眼,隨即苦笑道:“我這是什麼命……”

這種情況甚至都不是第一回了。

她這話純屬自嘲,可聽在關嶠耳中,卻覺愧疚萬分。

他在心中歎了一聲,正要說話,便聽清音道:“你覺得朝廷會同意讓我跟著你一起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