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許落星此時的心中,亦是唏噓。
他素有治世經國之宏願,輔佐陸元恒一步步走到今日,眼看似乎是已實現了畢生所願,然而眼下的困境卻是他身為謀臣、而始料未及之事。
主上寵愛次子,但那位豫王行事乖張、出身南疆,不為朝臣與世家所接納。如今大周新建,根基尚且不穩,若是勉強將豫王扶上儲君之位、繼承大統,那將來必然會引發朝堂動蕩。
而殿上這位楚王,有才智,有謀略,論名分出身、亦自是無人質疑,但偏偏……又與主上離心。將來若是由他登基為帝,那從前效忠於陸元恒的這些心腹近臣,說不定會受到打壓,失去好不容易博來的權勢。
許落星也曾向陸元恒諫言過,讓他在世家名門中挑選女子、擴充後宮,以便誕育出更合適的儲君人選。但因為寵愛阮貴妃的緣故,陸元恒回絕了這個提議。
他寵愛阮氏。不能給予她皇後之位,已令他愧疚萬分,更遑論再立繼後、再充後宮?
許落星對此,甚是失望。
當初他選擇輔佐陸元恒,看中的是對方的野心與膽色。
卻不曾想過,那些野心與膽色的初衷,一開始或許,隻是為了讓心愛的女子能光明正大地站到他的身旁……
他暗歎一息,上前行禮諫道:
“依臣之見,楚王殿下說的也並沒有錯。就算是手握兵權之人,亦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隻要事情的結果對大局有利,又何必計較施令者是誰?陛下大可不必動怒。”
兩相權衡,為大業計,他終究,也更傾向站到楚王的一邊。
陸元恒坐在龍椅上,眸色暗沉,良久無語。
這時,侍官入內稟報道:
“中書令王歙,有要事請求覲見!”
王歙乃是王迴的長兄,如今算是執掌住了整個中書省,三十來歲的年紀、體型微胖,被宣召後,快步走進殿內。
“陛下!”
王歙拜倒在地,“丹陽郡守急報,玄武營護軍長史斬殺典虞都尉,引丹陽兩萬駐軍□□!”
說著,將手中急報交予侍官,呈至禦前。
南朝每年從南疆征收大量的糧食,供應各地。在陸元恒攝政掌權之前,這種征糧的工作,一直是由玄武營在負責。
後來,朝廷將這一職責轉給了太仆寺,由征糧官與典虞都尉,調配南疆的貢糧與其他貢物。而從前負責經手糧草、從中撈取過不少油水的玄武營護軍長史等人,嫉恨失去了牟利手段,索性借著在南疆的人脈與影響力,篡改了貢糧帳目,將剩餘出來的糧草私下轉賣了出去。
如今事情暴露,恐慌之下斬殺了典虞都尉,引發了太仆寺治下的少府兵與玄武營的武力對抗,加之丹陽郡本就是駐軍重地,混亂一時越演越烈。
王歙朝陸澂的方向看了眼,見他朝自己做了個微微頜首的示意,遂再度伏地又道:
“若隻是普通的倒賣貢糧,也便罷了,可被玄武營轉賣出去的糧食,因為不敢在大周境內進行交易,竟被低價發去了江州!江州自前朝時起,便落入了祈素教的手中,朝廷幾次派兵圍剿,折損無數,何其艱難?如此送糧救困,豈不等於與敵人同舟共船、為虎作倀?“
江州雖是被祈素教占去的一座孤城,但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朝廷幾番想要奪回,儘數铩羽而歸。後來陸元恒采取了許落星之計,斬斷了江州周圍的供糧渠道,企圖以斷糧圍困的方法逼對方投降。
陸元恒將手中急報扔到地上,“反了!”
張隱銳跪地道:“陛下息怒!”
他從前是玄武營的主將,即便如今卸了任,卻也感覺難辭其咎,“此事……或許尚有隱情,臣願親往丹陽郡,徹查始末。”
王歙道:“此事人證物證俱全!”
頓了頓,“豫王殿下六日前,業已趕去了丹陽郡,也正在親自徹查這件事……”
“豫王?”
陸元恒從主位直起身來,“他這幾日不是生病了嗎?”
他側頭看了眼內侍官。
一向與瑤華宮走得很近的內侍官,此時眼色遊移,哆哆嗦嗦地跪倒了下來。
陸元恒見狀明白過來,靜默片刻,低低冷笑。
“好,一個個的,都好的很!”
他緩緩靠到椅背上,下旨道:“輔國將軍張隱銳,領朕手諭,往丹陽郡平息兵亂,一應涉案人等,悉數押解回京,朕要親自審問!”
退出了側殿,錦霞積攢了半晌的擔憂與質問終於有了發泄的機會,駐足看了眼陸澂:
“你剛才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拿祈素教的舊事譏諷父皇?就算你說不來軟話,不說話總可以做到吧?”
“抱歉。”
陸澂沉默一瞬,望向殿階下空闊幽暗的庭園,“我今日,心情不太好。”
作者有話要說: 小陸:女票不肯聽我的解釋,心情遭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