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潛伏在秦國的刺客將方法與種子帶出秦國,潘啟的名字徹底響徹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好笑的是除了各國朝堂與百家之人知道潘啟是格物家掌門,百姓都把潘啟當做神農在世,是農家的代表。
另外,秦王政元年。韓國因為被奪了成皋、榮陽,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害怕秦國的韓惠王派鄭國入秦,欲施疲秦之策。
可惜韓惠王不會知道此舉適得其反,這反而促進秦國更加強大。在後世的《史記·河渠書》中都會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鹹陽大殿。
“呂相覺得如何?”嬴政在聽完鄭國將水渠修成之後的種種好處,看向左手邊的呂不韋問道。
引涇入水,秦國百年未成,這次要是成功,絕對是秦國一天下的最大助力,到時良田萬頃,再加上潘啟的種植方法與玉米、土豆、甘薯,秦國將不會再為糧草而擔憂。
“臣認為鄭國先生說得對,應當修渠。”呂不韋讚同。
“老師認為呢?”嬴政轉頭問正在儘禦史之責進行記錄的潘啟。
“臣認為呂相說得對,這渠要修,而且這次修渠正好讓將作少府來做主力,是時候看看改革之後的將作少府的能力了。”
“另外,之後我會聯係墨家與公輸家,我想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這種利在千秋,功在當世,青史留名,惠澤萬千百姓的偉業,他們兩家絕不會吝嗇用各家的機關術來開鑿水渠的。況且兩家自魯班與墨子開始就在機關術上較勁,想來到時候兩家肯定會竭力為修渠出力的。”
潘啟說到這兒,呂不韋點頭認可,確實用機關術修渠可行。而嬴政更是對帝王之術有所得,對人才的重要性更注重了,機關術他也會的,之前想的是用來當軍械進攻六國,現在用來建設作用好像也很大。
“而且大王學過《符文》,我以之為餌,想來為了自家機關術更進一步,墨家和公輸家定會派出大量機關術師的,到時修這三百裡長渠,就簡單多了。而且秦國要是能讓這些機關術師心甘情願留在秦國的話。那大王你的想法會更快實現的。”潘啟最後給嬴政傳音。
“寡人允了!”
於是十萬人的隊伍就開始浩浩蕩蕩的在涇河邊修起了後世大名鼎鼎的鄭國渠,而在修成鄭國渠的五年時間裡,墨家和公輸家可謂出了大力,將潘啟提出的各種工程器械都已機關術造了出來,這也是鄭國渠隻用五年就修成的原因。
嗯,到此秦國朝堂上上到秦王下到參與過修渠的百姓都見識到了機關術的力量,潘啟開辦的學宮更是迎來了大量要學習機關術的人。
機關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這話不假。
……
秦王政二年,除了開建鄭國渠,就是吃飯睡覺打魏國,麃公將卒攻卷,斬首三萬;同年趙以廉頗為假相國,伐魏,取繁陽,趙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立,使武襄君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武襄君,武襄君走,廉頗出奔魏。留下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名句。
另外潘啟的學宮建立完畢,潘啟與嬴政一起聯名發布百家招令,呼籲百家入秦講學,欲在秦國再現稷下學宮當年百家爭鳴之盛景,同時為了吸引百家入秦,潘啟和嬴政在學宮內建立了大圖書館,說動呂不韋將秦國所有能收集到的書籍都用活字印刷之術複製了一本放到圖書館內,同時免費向百家開放。
至此百家之人哪怕隻是為了看書,也都紛紛來秦。
秦王政三年,除了建設鄭國渠,就是吃飯睡覺打魏國和韓國,秦蒙驁伐韓,取十二城,攻魏之腸、有詭。
秦王政四年,魏王死,魏信陵君魏無忌死,本來按道理來說秦國應該攻打魏國以報五國攻秦之仇,可惜此時秦國爆發蝗災,讓魏國喘了一口氣。
“吃。將蝗蟲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用菜籽油煎炸之金黃,脆香美味;也可將蝗蟲去翅腿,穿竹簽上以碳火慢烤,烤時蝗蟲上要刷勻食用油,以保證烤出的蝗蟲外焦裡嫩。”
這是潘啟提出來的辦法。
……
然後時間就在日常建設鄭國渠,吃飯睡覺打三晉之中過去。與此同時秦國的各方底蘊都在六國看不見的地方快速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