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節節高(1 / 2)

貶謫罪官在被抄家前,將家財散儘。無論是捐出去辦善事,還是揮霍一空,都是有罪的。

常風押著尚銘回到了他的外宅,隨後將狀況稟報給了北鎮撫使孫欒。

隨後孫欒報給朱驥,朱驥報給監管廠、衛的懷恩,懷恩又報給了弘治帝。

乾清宮大殿內。

弘治帝聽完了懷恩的稟報,說:“在香山下的義學前,給尚銘立一塊碑。碑上刻兩個字。”

“一個‘罪’字,一個‘善’字。”

這是兩個看似矛盾的考語,但有時,罪和善並不矛盾。罪人也可能有過善行。

弘治帝又補充了一句:“你跟南京鎮守太監打個招呼,尚銘到了孝陵後要善待。”

懷恩拱手:“老奴代罪宦尚銘,謝皇上恩典。”

弘治帝又道:“處置完萬家三兄弟和尚銘。接下來要抓緊處置李孜省、繼曉、景元三人。”

“即便將李孜省、繼曉淩遲處死,都不能解朕心頭之恨。”

“至於景元。當初‘泰山異動,東宮不動’,他是替朕說過話的。將其趕出京城也就是了。”

“除了他們。宮裡的那些和尚、道士、方士、傳奉官,也要一律趕走。人趕走,錢留下!”

尚銘道:“是。老奴這就去傳旨。”

景元自認為保過當初的太子。如今改朝換代,他的富貴能夠繼續。

他低估了弘治帝勵精圖治的決心。勵精圖治的第一步,就是掃除宮中的一切牛鬼蛇神。

懷恩來到了錦衣衛。恰巧朱驥、孫欒去大理寺公乾了。

於是懷恩找到了常風。

懷恩道:“皇上有旨,處死李孜省、繼曉這兩個妖人。你立即去辦。”

常風問:“要不要跟朱指揮使打個招呼?朱指揮使最忌憚手下人越過他辦事。”

懷恩道:“用不著。朱驥那人太看重那些死規矩了。”

“堂堂內相、東廠督公命自家大孫奉旨辦差,也沒什麼不合規矩的。”

常風道:“是。李孜省和繼曉就押在詔獄中呢。徐胖子剛給他們上了大刑,他們供認了家中贓財都藏在何處。”

“孫兒這就去奉旨處死他們。”

尚銘卻道:“且慢。大孫,我問你,錦衣衛裡有沒有比淩遲還痛苦的死刑?”

常風答:“有的。‘節節高’的死法,比淩遲還痛苦。”

尚銘有些奇怪:“什麼節節高?說說。”

常風給尚銘解釋了一番。

所謂節節高,說白了就是竹刑。

將土中埋上一棵筍苗。然後在筍苗周圍釘上木樁。

將受刑者四肢綁在木樁上,固定好。每天給他喂米湯,確保他不會餓死。

用不了多久,竹筍會破土而出。一仞一仞慢慢生長,紮穿受刑者的胸膛。

竹筍生長的過程,就是受刑者死亡的過程。

整個過程會持續十天。受刑者會在極度的絕望、驚恐中煎熬。每天承受著竹筍刺破肌膚、內臟的痛苦。

有時候,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曆死亡的過程。

斬首的死亡過程是一瞬;淩遲是三天;節節高則是整整十天。

這個酷刑,那真是熊貓點外賣,筍到家了。

尚銘聽完,倒吸一口涼氣:“這法子夠毒的。不過,用來對付李孜省、繼曉,再合適不過。”

“繼曉那妖僧人麵獸心。連十來歲的小女娃都不放過;李孜省更是拿繈褓中的嬰孩祭過丹。”

“他們罪有應得。你立即給他們上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