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倉場案引子暴跌的糧價(五千字章(1 / 2)

第146章 倉場案引子暴跌的糧價(五千字章)

按規矩,鄉試揭榜的第二天,地方官府會邀當地全部新舉人赴宴。

此宴名曰“鹿鳴宴”,取“呦呦鹿鳴”的吉祥意思。與殿試金榜題名後的“瓊林宴”相對應。

鹿鳴宴是唐製,本來宴上是沒有鹿肉的。

洪武朝時,楊憲治揚州。某次他主持鹿鳴宴時,說“鹿鳴宴豈能無鹿肉?”。隨後他命人找來一頭鹿,殺了給舉人們分肉吃。

劉伯溫聽說這件事,評價自己的學生“野心太大,有逐鹿中原之意”。遂與之斷交。

果然,沒幾年楊憲就因弄權、跋扈等罪被太祖爺殺了。

不過鹿鳴宴吃鹿肉的習俗倒被保留了下來。

順天府鹿鳴宴的地點,在府衙後衙。

北直隸八府兩州之中,以順天府學風最盛。中舉者自然也是最多的,有三十五人。

常風參加完禦門早朝,去錦衣衛處理了一個半時辰公務。隨後回家沐浴更衣,換上了盤領昑衫、戴上了四方平定巾。一副讀書人的打扮,歡歡喜喜去赴鹿鳴宴。

在常風加入錦衣衛之前,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此生有幸參加一次鹿鳴宴。

這回算是得償所願了。

常風來到了順天府後衙外,跟一眾新舉人等待著入宴。

亞元黃舉人是順天府內名次最高者。位列桂榜第三。他自然成了舉人們當中的焦點。

見常風走了過來,黃舉人主動搭話:“敢問同年尊姓大名?桂榜次幾?”

常風拱手回答:“在下常風,慚愧,桂榜列尾,九十八。”

黃舉人沒聽過常風的大名。這並不奇怪,有些讀書人甚至連蘇軾是誰都不一定曉得。

這幫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彆說不關心時局了,就算看唐詩宋詞都會被斥為“醉心雜學,不務正業”。

隻有四書五經和程朱之學才是他們的“正業”。

黃舉人是屬狗臉的,說變就變。他收斂笑容,臉上顯現出鄙夷的神色:“哦,九十八應該是順天府新舉人中的最後一名。你站到隊尾去吧。”

“一會兒鹿鳴宴,也要坐末席,記住了嘛?”

亞元看不起榜尾很正常。常風識趣的退到了隊尾。

接下來,他聽到了一段讓他震驚不已的談話。

黃舉人笑道:“諸位可知鹿鳴宴的‘鹿鳴’二字指的是什麼嘛?”

旁邊的李舉人道:“還請黃兄賜教。”

黃舉人道:“鹿者,祿也。鳴者,名也。俸祿的祿,名聲的名。”

“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除了儘忠報國的公心,還有升官發財的小小私心。”

“新科中舉是入‘祿’之始。可古人自謙,不願將升官發財掛在嘴邊。故取諧音‘鹿’。”

“至於‘名’。那就更好解釋了。一朝中舉天下知,名揚仕林。取諧音‘鳴’!”

李舉人笑道:“黃兄這話太精辟了!昨兒剛放榜,就有二十幾個來找我投效的。共得地二百畝。”

“同縣的幾戶士紳,又湊了二百兩銀子賀我。”

舉人名下的田是免稅賦的。有田的百姓會將自己的土地掛在舉人名下。

舉人向他們收取低於田賦的佃租。此謂之“投效”。

至於中舉後的賀銀,屬於士紳們的一種政治投資。

舉人往上考,若得中進士,至少也能當個七品縣正堂。

若屢試不第,中不了進士,舉人可以放棄會試,到吏部掛牌子,參加“大挑”。

若幸運通過大挑,可以做縣丞、主簿一類的八、九品官。

彆小看這些芝麻官。有時候一張條子就能幫士紳平息大的事端,一句話就能讓士紳發一筆橫財。

黃舉人、李舉人起了話頭。一眾舉人紛紛開始炫耀自己中舉僅一天,就得了多少好處。

“我們縣上有位王老爺,以前做過一任知縣。他家裡的地總有五六千畝。昨我中舉,他給我送了四個妙齡小丫鬟。說是給我暖床用。”

“老兄好豔福啊。我倒是沒人給送女子。不過有人投效了我三百畝地。還送了我一處宅子。”

“我是個不上進的。這回中了舉就不往上考了。到吏部掛個牌子,等大挑。若能外放做一任縣丞,三年任滿頂不濟也能賺個千八百兩銀子。”

在常風的想象中,參加鹿鳴宴的新科舉人,討論的應該是道德文章,或今後如何做好官,如何愛護百姓、報效朝廷。

可現在,這群在考卷上寫滿仁義道德的腐儒,吐沫星子橫飛,討論起銀子、房子、田地、女子來個個眉飛色舞。

仿佛他們不是讀書人,而是生意人。十年寒窗就是他們的本錢。下了多少年的血本,現在終於到了賺利錢的時候了。

常風越聽越心驚。

這些就是大明朝的“棟梁”嘛?這些就是大明未來的官員嘛?

常風赫然想起三年前在曲阜孔府時,聽孔宏泰說過的一句話:“讀書人呐,一旦中了舉,做了官。好人也會變成惡鬼!”

順天府的梁府尹來到了後衙門口,親自迎接剛剛中舉的青年才俊。

一眾舉人紛紛跪倒給梁府尹行禮:“學生見過梁大人。”

常風卻沒有跪下去,兀自不拜。

黃舉人嗬斥道:“榜尾,你竟敢不尊上憲?”

常風懶得說話。

梁府尹看清站著的是常風,連忙拱手:“啊,是錦衣衛的常爺啊!”

黃舉人見此情景大驚失色。

梁府尹道:“常千戶得中舉人,皇上對你讚不絕口。今日能來鄙衙赴鹿鳴宴,真讓鄙衙蓬蓽生輝。”

“哦,劉秉義大人做北直隸布政使時,我在他手下當順德知府。要論起來,我跟伱是親切的世兄弟。”

常風走到了梁府尹麵前,正色道:“鹿鳴宴我就不參加了。因為我不屑於跟一群隻知道升官發財的人共赴一宴!”

“梁府尹不知道吧,他們剛才閒談時,三句話不離錢、地、宅和女人!”

說完,常風故意走到了亞元黃舉人麵前,高聲道:“科舉是朝廷的掄才大典。但這一科,我隻能說順天府選上來了一群一門心思升官發財的蠹蟲!”

“我不屑與你們這樣的人為伍!”

說完常風憤然離去。

梁府尹錯愕之後,怒罵黃舉人:“你們剛才在常千戶麵前說了什麼?你們知不知道,他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

“他若在皇上麵前說幾句話。彆說你們的功名了,就算我的三品烏紗都不一定保得住!”

常風憤憤然的回到了府中。

他算看清了這群讀聖賢書之人的真實嘴臉。怪不得貪官永遠抓不儘,貪官的府邸永遠抄不完。

劉笑嫣見常風一臉怒氣。問:“怎麼了?”

常風將在順天府後衙外的所見所聞說給了劉笑嫣聽。

劉笑嫣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你遇到的那些人跟我爹一模一樣。大明的讀書人、官員,又有幾個不是那樣的?”

“像王恕、馬文升一般走科舉入仕的忠臣、名臣,恐怕百中無一,千中無一。”

“隻要你自己問心無愧,又何須在乎他們是什麼樣子的?”

常風平複了下心情:“唉。穿了盤領昑衫,我還真就書生意氣起來了。你說的對啊。官場是個大糞坑。”

“能夠潔身自好已屬不易。又哪能奢望其他人也出大糞而不染?”

這時,糖糖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個瓷碗、一個茶盅:“哥哥,不是說要‘砸舉’嘛?我都準備好啦!”

“砸舉”是大明讀書人中舉後的一種習俗。

凡是中了舉,就要把家裡的舊東西砸一砸。因為很快就會有人來送一套新的。也取個破舊迎新的吉祥意思。

常風道:“不砸了!好端端的東西,砸了它做什麼。”

翌日早朝。

禮部尚書耿裕首先出班稟奏:“稟皇上,吐魯番使者向大明進貢獅子一對。”

西域吐魯番部一直覬覦大明控製的哈密衛。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有道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憲宗喜歡摸魚、躺平。像劉吉這種官員,遇事得過且過。隻要我不做事,不提建議,皇上就閒在。你好我好大家好。

弘治帝喜歡能言敢諫之臣。劉吉這兩年搖身一變,每天早朝都能提出一堆建議。

劉吉出班道:“稟皇上。吐魯番屢犯哈密衛。他們的使者送獅子,不知有何居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