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常風,升任北鎮撫使!(五千字(1 / 2)

第155章 常風,升任北鎮撫使!(五千字章)

弘治三年五月十九。弘治帝發明旨:代王朱俊杖在服父喪期間荒淫無道,廢為庶人。

接下來的五天,所有在潤德糧行入股的宗室、勳貴、外戚,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懲處。

當然,懲處的理由都不是參與銷贓。

唯有壽寧侯張欒未受懲處,安然無恙。弘治帝對老丈人還是偏心。

源起於弘治二年秋囤糧聖旨的倉場案拉上了大幕。

為維持大局的穩定,弘治帝沒有掀起大明的第二場“郭桓案”,而是低調處置。

年輕的皇帝汲取了教訓:不折騰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需知,官員的公案上,是“案上一點墨,民間千滴血!”

皇帝的龍案上,則是“案上一點墨,民間血漂杵!”

倉場案是常風一手經辦的。他認為既然是低調結案,皇上就不會大張旗鼓的獎賞他。

這日,常風正在值房中喝茶。

徐胖子道:“我爹這回應該長記性了。前日皇上下旨,訓斥他請安折格式寫得不對,罰了他三年俸祿。”

“其實我爹心裡清楚,受懲是因為他跟潤德糧行攪合到了一起。皇上在敲打他。”

常風微微點頭:“嗯。你以後也勸著你爹點兒,不該拿的銀子彆拿。”

錢寧有些失落:“本來指望著皇上下旨,掀起大案。咱們袍澤抖足威風呢。”

錢寧是個好大喜功之人,整日盼著官場掀起大案,他好執刀殺個血流成河。

就在此時,一名力士通傳:“常爺,司禮監掌印蕭公公前來傳旨!請您去校場接旨!”

常風有些奇怪:“往常傳旨都是在北鎮撫使或指揮使的值房啊。”

力士道:“常爺,蕭公公讓所有在京的袍澤,都去校場聽旨呢!”

常風來到了校場。

蕭敬並未急著宣旨。而是在校場點兵台的桌子上喝著茶,靜待錦衣衛在京的全部袍澤聚齊。

半個時辰之後,錦衣衛校場人山人海。在京的近七千袍澤全部到齊。

以常風為首的八大千戶站在指揮使朱驥、南鎮撫使王妙心兩側,燕彆翅排開。

一陣風吹過,飛魚錦繡烈烈飛揚,好不莊重威嚴。

朱驥拱手:“稟蕭公公。除北鎮撫使孫欒重病告假,在京的錦衣衛指揮使、南鎮撫使、八千戶、八十百戶、一百六十總旗、八十小旗、三千校尉、三千力士全部聚齊。”

蕭敬展開了聖旨,宣旨道:“有上諭。錦衣衛北鎮撫使孫欒多病,不能儘職。準其致仕,原俸榮養。”

“查檢千戶常風,精明強乾、忠勇可嘉。特擢升為北鎮撫使。欽此!”

常風早就預料到自己有榮升北鎮撫使的一天。

但是,他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

當旨意宣完,他一時竟愣在了原地。

這四年來的一幕幕在他腦中閃過:前朝奸黨惡宦橫行,栽贓太子。他偶然卷入政潮。自此開始保儲君,護社稷,又機緣巧合救下儲妃。

太子登基為帝。他輔佐皇上除庸相、滅倭寇、護黎民、鬥言官、破胡虜、殺巨蠹。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所做的一切,無論手段是否血腥,都是為了黎民眾生!

即便沒有恩賞又如何。

如今,皇上終於將北鎮撫使的高位給了他。

他的眼眶中突然湧出了熱淚。不是演戲,是發自肺腑。

常風叩首高呼:“臣,常風,謝主隆恩!”

蕭敬走到了常風麵前,將聖旨雙手遞給了他:“旨意傳完了。常鎮撫使,恭喜了。老內相要是在天有靈,不知高興成什麼樣呢!”

常風手捧聖旨站了起來。

王妙心等人紛紛恭賀他高升。

朱驥這人,總愛在彆人高興的時候潑冷水。

朱驥道:“常風,你記住,官職越高,責任也就越大。彆打量著升了北鎮撫使,就能安於現狀或飛揚跋扈”

蕭敬看不下去了。他半開玩笑的說:“朱指揮使,伱知道你為何不招人喜歡嘛?”

朱驥拱手:“還請蕭公公賜教。”

蕭敬道:“你這人,總是愛在彆人歡歡喜喜的時候掃彆人的興!我都懶得說你!”

說完這話,蕭敬離開了校場。

南鎮撫使王妙心高喊一聲:“恭賀常爺榮升北鎮撫使!”

七千袍澤齊聲大喊:“恭賀常爺榮升北鎮撫使!”

那聲音震天撼地!

要說如今錦衣衛中威望最高者,不是朱驥,而是常風!

常風不但精明強乾,帶領袍澤們為朝廷立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功。且他對待下屬寬仁為本,又賞罰分明。

為官的最高境界,無非是做到“上司喜歡,下屬支持”八個字。

大明朝的大老板弘治帝對常風萬分重用。衛裡的袍澤弟兄們全都支持他。

常風走上了仕途上的一個小巔峰。

常風高喊道:“儘本職!保社稷!護黎民!”

七千袍澤齊聲跟著呐喊:“儘本職!保社稷!護黎民!”

朱驥看著常風一呼百應的樣子,感覺自己這個指揮使當的真是沒什麼意思。

有了升官的聖旨,常風還要去中軍都督府備檔,去吏部領官憑。

因為錦衣衛雖是皇帝的私軍家奴,但名義上還是親軍二十六衛之一,隸屬於五軍都督府。

吏部雖不管武官,但武官的官憑還是吏部製發。

吏部大堂。

常風畢恭畢敬的站在王恕麵前。

王恕道:“坐吧。我讓下麵的主事給你開了官憑,你履職的手續就算辦完了。”

常風謙卑的說:“在名臣麵前,沒有卑職坐的份兒。卑職還是站著等吧。”

天下無人不愛被人戴高帽。王恕是能臣、忠臣,但不是聖人。故他也不能免俗。

常風的謙卑態度和“名臣”的高帽讓他很受用。

王恕笑道:“什麼名臣不名臣的,那些都是虛名,就好像浮雲一樣.”

隨後王恕高喊一聲:“把主事張彩叫過來。”

不多時,三十六歲的六品主事張彩來到了大堂。

常風瞥了一眼張彩,這一瞥不要緊,差點把常風驚掉下巴。

這人長得也忒好看了!簡直就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一表人才、神采奕奕、英俊瀟灑!

且他的相貌,又不是潘安之流那種小白臉的俊美,而是自帶一股正氣。

大明靳東了屬於是。

常風平時接觸的官員不計其數。

但張彩的長相,恐怕當朝任何一名官員都不能及!

他的長相正如其名:彩!

王恕看到常風一臉驚訝的表情,笑道:“所有來戶部辦事的官員,見到張彩都是你這樣的表情。”

王恕引薦道:“張彩,這位是新任錦衣衛北鎮撫使,常風。”

“常風,這位是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張彩。”

張彩朗聲道:“久仰常鎮撫使大明,如雷貫耳!”

張彩不僅長得好,聲音也渾厚有力。

常風道:“原來是張主事,有禮了。”

王恕道:“張彩,你領著常鎮撫使去你值房開官憑吧。”

常風跟著張彩,來到了他的主事值房。

張彩突然發現,開武官官憑所用的虎豹憑箋用光了。

他連忙吩咐一個書吏去工部取虎豹憑箋。

張彩親手給常風沏了茶:“常鎮撫使,喝口茶稍等片刻。”

常風喝了口茶,二人攀談起來。

常風問:“張主事是何年入的吏部?”

張彩答:“我是今年春的二甲賜進士出身。被吏部選中當了三個月觀政,上個月剛擢為主事,進了文選司。”

吏部文選清吏司,整個大明六部權力最重的一個司。相當於央級組織部,就說牛不牛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