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對常家感恩戴德的劉瑾
笑聲中往往暗藏尖刀利刃,這就是官場酒宴。
常風跟李廣、劉璋談笑風生的聲音回蕩在怡紅樓中。
兩刻功夫後,李廣和劉璋告辭。
常風走出了雅間。
徐胖子問:“你這就把稀泥抹平了?”
常風微微點頭。
徐胖子有些不滿意:“可是,茶房老湯就這麼白死了嘛?或許他也不知茶中有毒。或許趙向佛隻吩咐他,給高百戶送一碗雨前新茶。”
“老湯在錦衣衛端茶倒水的年月,可不比孫龜壽少。多少代袍澤,都是他伺候過來的。”
常風飲了幾杯酒,酒後吐真言:“胖子,非要我把話說透麼?”
徐胖子不解:“怎麼說?”
常風歎了聲:“唉。你真以為李廣會讓趙向佛父子安安穩穩在邊關過活?”
“邊關本來就是凶險、苦寒之地。死兩個邊將是平常事而已。”
徐胖子一拍腦瓜:“我的天,你小子越來越奸詐了!”
“你是想借李廣之手為錦衣衛除掉內鬼啊!”
“這樣一來,既製裁了內鬼。又不用你親自動手,不會寒了袍澤們的心。”
之前常風在查檢千戶所說的那些話,不光騙過了趙向佛父子,更騙過了徐胖子。
要想在凶險萬分的朝堂存活下去,必須學會奸猾!
常風道:“我可從來沒說過這話。也從未想殺任何人。”
“至於趙向佛有沒有本事逃脫李廣指使的暗殺,那就要憑他自己的本事了。”
徐胖子咧開嘴:“嘿嘿,還有不到一個半時辰早朝。你回家睡覺來不及了。”
“不如就在怡紅樓睡?這兒房間多,陪睡的姐兒更多。方便。”
常風道:“你留在這兒浪蕩吧。我得回家去。你大小嫂子如今都是虎狼之年。”
“睡不花錢的我都覺得吃虧。何況睡花錢的?”
“十年為妻,會的花樣不一定比怡紅樓的姐兒少。”
常風回了家,睡了不到一個時辰,換好朝服,帶好笏板,前往奉天門參加早朝。
他的官靴踏上金水橋時,朝陽已經呼之欲出,天邊紅彤彤的。
常風不是算命先生,自然不會曉得,昨日他的一番抽絲撥繭、順藤摸瓜、蠅營狗苟,間接開啟了一個時代。
一個屬於“後三君子”劉健、李東陽、謝遷的弘治中興時代!
百官進入奉天門前廣庭,大漢將軍的儀仗分列龍椅兩側。弘治帝在司禮監掌印蕭敬的攙扶下坐上了龍椅。
蕭敬像往常一樣,扯著嗓子高呼一聲:“議!”
禦史孫春斌第一個出班奏事:“稟皇上。臣昨日與錦衣衛左同知常風清查李東陽、謝遷私檔,已有結果。”
弘治帝問:“哦?什麼結果?”
弘治帝問的是孫春斌,眼睛卻望向了常風。
常風頗有默契的朝著弘治帝微微頷首。
弘治帝心中有數:李東陽、謝遷保住了!嗬,常風若保不住朕想保的人,那他就不配執掌錦衣衛。
孫春斌高聲道:“稟皇上。臣有罪!臣不該風聞言事,險些冤枉了賢臣!”
“錦衣衛私檔中記錄,李東陽、謝遷在前朝時官位雖低微。但敢於跟尚銘、萬通、萬安等奸宦、權臣、庸相抗爭。”
“簡直就是風骨高潔,鐵骨錚錚!”
一眾官員嘩然!
昨日說李東陽、謝遷品行不端,依附奸宦的是你孫春斌。
今日說李東陽、謝遷風骨高潔,與奸宦抗爭的也是你孫春斌。
好家夥,好話壞話全憑你紅口白牙。撇著個大嘴隨便噴吐沫星子。
弘治帝龍顏大悅:“朕早就知道,李東陽與謝遷人品是一等一的。辦事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內閣擬旨,召李東陽、謝遷入閣,參與機務。”
內閣首輔徐溥出班:“臣遵旨!皇上聖明!”
群臣附和:“皇上聖明!”
李東陽和謝遷一臉懵。
昨日還仕途危在旦夕。今日就入閣,位極人臣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孫春斌兩次早朝上的態度判若兩人?
弘治帝道:“孫春斌,你聽信謠言,參劾賢臣。朕一定要重罰你。”
就在此時,常風出班:“稟皇上,孫春斌雖能力一般,又輕信謠言。可他畢竟在朝中效力三十八年之久。”
“沒有功勞,卻有苦勞。臣聽說太常寺太樂令出缺。臣建議調孫春斌充任太樂令。”
太樂令聽著挺高大上的。其實就是個七品芝麻官。掌調鐘律,以供祭饗。
說白了就是一個宮廷打擊樂隊的調音師。
常風的建議看似是平調,實際孫春斌沒了任何權力。但這也比罷官、廷杖、發配的好!
這是常風昨夜與李廣私下達成的妥協。終結孫春斌的仕途前程,但會保住他的官身。
常風從未在早朝時向弘治帝提出過人事建議。
心腹紅人頭回在早朝提人事建議,弘治帝當然要給麵子。
弘治帝道:“嗯,就依常卿所言。調孫春斌擔任太樂令。”
孫春斌高喊:“謝皇上隆恩!”
常風心想:接下來皇上可能要問玉馬的事了。不知李廣準備好說辭了沒有.
萬萬沒想到,弘治帝根本沒提這茬兒。
橫豎李東陽、謝遷已經順利入閣。一國之君才懶得過問那些雞零狗碎的事。
朝陽已經升上了天空。陽光普照大地,照亮了奉天門前廣庭。
李東陽、謝遷挺直了腰杆,站在文官班中。屬於他們的時代到來了!
早朝散儘。弘治帝召見了李東陽、謝遷、常風。
弘治帝先勸勉了李、謝一番,讓他們今後好好在內閣辦差,造福黎民百姓。
李、謝表態,今生定結草銜環,報答君恩,造福百姓。
弘治帝話鋒一轉:”你們能夠順利入閣,全靠常風替你們掃除障礙。”
“晚上你們得請常風一頓酒,好好謝謝他。”
李、謝恍然大悟:怪不得孫春斌早朝改口了呢!原來我倆得了貴人相助,不對,閻王相助。
李東陽朝著常風作了揖:“多謝常同知替我們洗刷冤屈。”
常風卻道:“無須謝下官。還是二位閣老行得正、坐得端。清者自清,謠言不攻自破。”
弘治帝道:“罷了!李東陽、謝遷,你們先下去。常風留一下。”
二人走後,弘治帝問常風:“常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常風這回沒有將真相告知弘治帝。隻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孫春斌理虧,臣痛斥了他一番。他就幡然醒悟了。”
弘治帝的眼神中透出狐疑,嘴上卻道;“哦,是這樣啊。”
當大領導的就是這樣。安排下屬辦的事,下屬能辦成即可。
至於下屬是怎麼辦成的,其中過程大領導才懶得問。
問了過程,就會多生事端,節外生枝。
弘治帝誇讚常風:“不管你說的話真歟假歟,朕都相信是真。此事,朕給你再記一功。”
“有功就要賞。朕在西郊有個皇莊。撥出一千畝地,賞你吧!”
常風拱手:“謝皇上恩典!”
皇莊土地,隻賜宗室、外戚。常風這回又得到了破格的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