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先整你兒子,再整你小妾(2 / 2)

“光是去年一年就得銀五千兩。”

他在京中最出名的烤鴨館子“臨江樓”擺下宴席,邀請學政周博赴宴。

張采又將賬冊放在了周學台的手邊:“周學台,這是令郎所開禽行的來往賬目。雖不能說日進鬥金,也稱得上財源滾滾。”

常風打斷了周博,轉移話題:“您可知,這臨江樓最出名的一道菜是八珍烤鴨。烤鴨所用原料極為講究,乃是運河裡的小白眼鴨。”

報子道:“恭喜常老爺,高中北直隸鄉試第二十一名舉人!”

內閣值房內。

周博沉默不言。

今日是桂榜揭曉的日子。常風沒讓常破奴去貢院看榜單,而是讓他在家安心等報喜的報子。

常破奴領命而去。不多時去而複返。常風親手給劉瑾泡了茶。

常風道:“周學台,你兒子好會做生意啊,簡直就是生財有道!周耀祖,跟你爹說說你的小白眼鴨生意吧。”

常風拿起酒杯,喝了口酒:“我這人沒彆的大毛病,就愛護犢子。”

周博慫了:“常爺這是說哪兒的話啊。我怎麼可能徇私舞弊,抹殺掉青年才俊的功名。”

周博手裡拿著扇子,一臉嚴肅的說道:“常同知,咱倆素無往來。你請我吃飯,恐怕是有事相求吧?”

劉瑾笑道:“小叔叔想動周博,保住壯壯的功名?我已有法子。”

文官們不管心裡是不是嗜財如命,表麵上總要裝出一副“我對錢不感興趣”的清高態度。

馬文升雖是文官,卻不屬於文官集團。

不過常風沒有將周耀祖關進詔獄。

“按照咱大明科舉的規矩。卷上有汙,整張考卷都要作廢。”

如今不比從前。文官集團勢大,內閣權傾朝野。有內閣當靠山,周博對常風毫無懼色。

劉瑾喝了一口茶:“香、甜、醇、厚、滑。喝著像是八年的極品普洱。”

馬文升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

文官對常風發動了無恥的偷襲。常風自然要見招拆招。

翌日,常風派張采去了一趟三河縣。以“官員經商,與民爭利”的罪名,將周耀祖抓進了京城。

周博聽完兒子的供述,鐵青著臉一言不發。

常破奴卻像是個雞毛撣子腚,坐片刻就站起來,來回踱步:“爹,這事情您辦妥了嘛?他們該不會真把我名字踢出桂榜吧?”

九夫人走了過來,寬慰常破奴:“壯壯,你把心放了肚子裡。我連慶你中舉的鞭炮都備好了。”

劉瑾拿上了堂:“好容易來你府上一趟,總要賞碗好茶喝吧。”

他自己開了一家禽行,雇傭了一批人,劃船到河上捉鴨子。典型的隻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他比老爺你強!”

常破奴高聲道:“我便是。”

“你放心。我身為鄉試主考,一定秉公辦事。誰得了多少名,在桂榜上就是多少名!”

常風笑道:“吏部正在搞京察呢。此事我若說給馬文升馬老部堂聽,恐怕令公子一個下等考語是躲不掉的。”

常風道:“來啊,把錢寧、石文義、張采叫來.”

劉瑾道:“您若加入我們,那您就是虎王。”

“誰整我兒子,我就舉廠衛之力,斷他的生路!”

廣西學政、北直隸學政品級相同。看上去是平調,實則是貶謫。

“周博的兒子周耀祖在通州府三河縣當知縣,聽說鴨子生意做的很大。”

焦芳是吏部侍郎,跟學政周博是同年,還有鄉誼。昨日二人喝酒,周博喝多了透露了這件事。焦芳立即將事情告訴了劉瑾。

常風豎起了大拇指:“啊呀。周學台真乃大公無私之人啊!”

閔珪道:“周博是個慫包軟蛋!全無讀書人的傲骨。被常風嚇唬了幾句就妥協了。”

常風道:“你嘴刁。就是八年的。彆賣關子了。什麼法子?”

周博眉頭一皺:“你說耀祖?他在三河縣為官清廉,清真廉明”

劉瑾有三個隱秘無比的心腹。焦芳、張彩、張采。

謝遷翻了下手邊的文書:“廣西學政出缺。我已經寫好了票擬,調周博去廣西。”

常風拍了下手。

<div css=tentadv> 張采跟周耀祖進了雅間。張采手中還捧著一本賬冊。

說完常風拿起禽行的賬冊,丟給張采:“還不快拿出去,找個火盆燒了?”

劉瑾講述完,常風罵道:“這是典型的地方官員與民爭利!堂堂朝廷七品命官,撈起錢來竟如此恬不知恥。”

八虎之名,這兩年早就朝野儘知。

這一仗關係到兒子的前途,他隻能贏不能輸。

“周某飽讀聖賢書,豈能在國家掄才大典上徇私舞弊?”

“嗬,挨了打不還手還叫男人嘛?我今天就是特地來整你兒子的。”

常風一愣:“什麼法子?”

“不偏不倚便是中。我是絕對不會因你的權勢,為令公子開方便之門的。”

常風道:“成。明日一早我便派人去三河。”

這罪名不至於丟官,最多降級。但傳了出去,二甲進士做這等下賤生意,搶老百姓的飯碗周耀祖的名聲、前途也就毀了。

周耀祖到任後,看到了其中商機。直接禁止百姓私自捕捉小白眼鴨。

閔珪是常風的老對頭了。從九年前李廣案時二人就結下了梁子。

常風一拍手:“好!我早就聽說了,周學台父子都是大公無私之人!”

這些落河的糧食,養肥了大運河上的野鴨。

周博有些遲疑:“當著明人不說暗話。我跟常爺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針對令公子,是上麵的授意。”

三河縣河段兩岸,無數百姓以捕捉小白眼鴨為生。

“為了下屬錢寧,我不惜跟內閣為敵。何況自己的親兒子被人整?”

報子高喊一聲:“常破奴常老爺可在?”

就在此時,門外突然傳來敲鑼聲、嗩呐聲。

通州每年要卸四百萬石漕糧,灑落的糧食恐怕要以幾十萬斤計。

“滴裡噠啦,滴裡噠啦。”

大明律,銷贓與盜竊同罪。要按律法的標準,九夫人身上恐怕背了幾千樁盜案,要把牢底坐穿。

閔珪又道:“還有。九夫人是土家人。在京中有族人上百。常風把九夫人的族人,全都安插進了錦衣衛。”

“往小了說這叫徇私,往大了說,這叫聚攏異族歹人,安插入皇帝親軍,圖謀不軌,意圖謀反!”</div css=tentadv>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