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嘴壓低聲音:“見過常爺。”
常風道:“人多眼雜的,免禮吧。坐。”
二人入座,店小二上了碧螺春。
<div css=tentadv> 店小二走後,常風品了口茶:“你這張嘴啊,簡直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把黑的說成白的。”
“不是我自誇,當初我招你進北鎮撫司做烏鴉校尉,真是慧眼識珠。”
王大嘴一臉感激的表情:“若不是常爺當初抬舉我,到現在我還是宛平縣一個無所事事的混混呢。”
常風道:“好了,閒言少敘。咱們說正題。我需要你們十個烏鴉校尉,在京城內替我散播一條謠言。”
常風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跟王大嘴交待了一番。
王大嘴拱手:“常爺放心。七天之內,這條謠言定能傳遍京城!”
常風起身:“我相信你這張嘴不會讓我失望。我先走一步。”
三天後的傍晚時分,常風跟往常一樣,下差回到了家。
恰巧,常破奴一身短打扮,背著弓箭、箭筒也回了家。
常風嗬斥他:“還有五個月就要春闈大考了。你不在家溫書備考,又跑到哪裡瘋野去了?”
常破奴解釋:“爹,你可冤枉我了!是太子下了諭令,命我去京郊陪他和江彬狩獵。”
常風驚訝:“江彬剛進東宮負責衛戍才幾日,就如此得寵嘛?竟獲得了跟殿下一同狩獵的殊榮。”
常破奴道:“江千戶可受寵呢!我聽劉公公說,殿下將他引為知己。二人還同榻而眠!”
常風吃驚不已:“跟儲君同榻而眠?”
常破奴點點頭:“是啊!晌午的時候,殿下還對我說,他覺得江彬是他前生的兄弟。今生與他再敘兄弟情。”
江彬進東宮負責衛戍,常風是出了大力的。他是江彬的伯樂。
如今江彬在東宮得寵,對常風來說是好事。
常風自嘲的想:我當初也是從東宮發跡的。可我是靠著九死一生辦妥一件件艱難的差事,贏得儲君的信賴。
江彬這小子鴻運當頭啊。剛跟太子認識幾日,就成了太子的知己,“前世的兄弟”。
比不了,真是比不了。
父子二人正說著話,常風的義子尤敬武也回了府,踏入了前院。
尤敬武一臉出神的表情,不知在想什麼事。常風一連喊了他三聲,他才反應過來。
尤敬武直截了當:“義父,您上次跟我說的,那位江西分宜嚴舉人家的小姐.是不是叫嚴嬌?”
常風答:“是啊。我上次沒跟你提她的芳名啊。你如何曉得?”
尤敬武道:“今日王鎮撫使派我去南城貓狗市辦一件差事。恰巧遇到幾個地痞調戲一位小姐。”
“那小姐是她兄長陪著出來買狸花貓的。奈何她兄長是個文弱書生,護不住她。”
“我就亮了錦衣衛的腰牌,嚇退那群地痞,救下了這對兄妹。一攀談才知,他們是江西分宜人,父親是在京備考的舉人。”
“小姐名叫嚴嬌,她兄長名叫嚴嵩。亦是一位舉人.”
常風心道:統領南鎮撫司多年的王妙心,安排一場小兒女的偶遇真是小菜一碟。
常風開門見山的說:“本來我打算給你說媒的。不過我還想聽聽你的意見。今日你見了那小姐,覺得如何?”
尤敬武直接給常風跪倒:“孩兒跪請義父做主,成全我和嚴小姐的婚事!”
常風笑道:“快起來。我猜你們是看對眼了。成,明日我就讓王妙心去找嚴家人談下定禮的事。”
吃罷了完飯,常風對尤敬武說:“陪我出去逛逛。”
常破奴問:“爹,你跟敬武大哥去哪兒逛啊?我也去。”
常風卻道:“你留在家好好溫書。彆老想著出去瞎逛。”
常破奴有些不服氣:“咱家參加明年春闈大比的人又不止我一個。怎麼不見您發奮啊。”
常風笑罵道:“你能跟我比嘛?你爹我是朝廷的從三品武官,緹騎首領。我中不中進士,都無礙前程。”
“你則不同。咱家又沒有爵位給你繼承。若中不了進士,最多隻能當個縣丞。一輩子的前程不超過從六品。”
常風領著尤敬武出得府邸,來到了敘雅館。
敘雅館屬於青樓中的南班子。客人們夜間圍坐,在揚州瘦馬的陪伴下“打茶圍”,談天說地。
聊儘興了,再帶著揚州瘦馬去房中繼續儘興。
敘雅館中還有許多“清座”,類似於後世的素場子。沒有揚州瘦馬作陪,僅供茶客們夜間閒聊。
二人選了兩個清座,坐定喝茶。
不多時,一個說著地道京城腔的胖茶客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了朝中“機密”。
老京城嘛,都喜歡滿嘴跑馬,談論政事。動不動就“內閣最近”如何如何。
胖茶客道:“諸位聽說了沒有?如今文官的權勢越來越大。那些朱姓宗室看不過眼了!”
“宗室們抱怨,這天下姓‘朱’不姓‘孔’。可如今孔子的徒子徒孫,竟騎在了朱明皇族的頭上拉屎!”
“晉藩的慶成王知道不?人家最近醞釀給皇上遞奏疏,建議宗室參與政務,與文官分庭抗禮呢!”
一名瘦茶客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胖茶客道:“這事兒京城裡都傳遍了!說慶成王找了十位親王,二十八位郡王聯名。此番定要跟文官爭個高低!”
瘦茶客道:“這下有好戲看了!宗室、文官二虎相爭,咱們這些小老百姓坐山觀虎鬥,看個熱鬨!”
常風聽了這番對話,心中十分滿意:北鎮撫司的那些烏鴉校尉果然善於造謠之道。這才幾日功夫,謠言已經傳得滿天飛,還有鼻子有眼兒的。
尤敬武壓低聲音:“義父,他們妄談國事。要不要抓起來?”
常風微微搖頭:“民間議論,無礙朝政。咱們要是因為這點事兒抓人,恐怕詔獄會關個滿號。連錦衣衛校場都擠滿案犯。”
宗室要與文官較量一番的謠言沒幾天就傳得滿天飛。
用後世的話說,常風這是在用魔法打敗魔法。
宗室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誰動宗室利益誰倒血黴。
常風才不會站在台前,與宗室為敵。
弘治十七年的文官勢力達到了巔峰,皇帝的旨意他們都敢駁回。
常風要做的,就是製造謠言,挑起雙方爭鬥。適當的時候再添上一把火,引導他們鷸蚌相爭,讓百姓得利。</div c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