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臣劉健建議,常風承襲侯爵爵位
正德帝興致勃勃的觀摩完行刑百戶給梁伯宏上刑。
他意猶未儘的說:“還有嘛?沒看夠。”
常風一愣:“稟皇上,梁伯宏失血過多。不能再給他上刑了。再上刑他會沒命。”
正德帝笑道:“常卿,你怎麼糊塗了?我可以看錦衣衛給其他犯人上刑啊。詔獄的犯人又不知梁伯宏一個。”
一旁的尤敬武提醒:“都督,謀殺梁伯宏未遂的王奕、毒黃雀尚未審訊。”
在皇帝麵前,尤敬武要稱常風官諱,不能稱“義父”。
正德帝看了尤敬武一眼:“你叫尤敬武?朕記得你。伱是殉國忠良之後。常卿的義子,破奴的義兄。”
“此次你押送梁伯宏入京有功。朕要賞你。你是什麼散階?”
尤敬武答:“稟皇上,臣今年剛被提升為指揮僉事,初授明威將軍散階。”
正德帝道:“朕加授你為廣威將軍。去把你說的刺客押來吧。”
五人皆供認,是謝遷家的四公子謝亙指示他們暗殺梁伯宏。但五人都未見過謝遷本人。
張昇道:“大明爵位的承襲,不是受襲者說了算,而是禮部說了算。大明不存在‘推恩’。興安侯他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劉健卻粗暴的打斷了正德帝:“皇上,祖製中隻說大宗絕嗣、小宗承襲。卻並未言明宗列靠前的小宗承襲。”
“論對朝廷之功,常風前麵那四個小宗的宗主,有誰比他功勞更大?”
“那梁伯宏在鹽司任上,最大的喜好就是抽我們楊會首大嘴巴子。一個月總要抽三五回。”
張昇清了清嗓子,說:“嗯哼,諸位都曉得,禮部管著公、侯、伯爵位承襲。大明有製,有爵勳貴不得在朝庭內擔任實職。”
再硬氣的江湖人也受不住大記性恢複術。梁伯宏在第三道刑時招供。這五人雖堅持到了第九道刑。最後還是受不住求死不能之苦,供認不諱。
謝遷笑道:“如此一來,八虎便失去了最鋒利的爪牙!”
“這對商人來說極為不公。梁伯宏平日裡還好扇楊阿舉的耳光。打人不打臉啊!楊阿舉報複也在情理之中。”
劉健道:“稟皇上,昨日興安侯常卿淵薨。照規矩,應由禮部確定襲爵者。”
太祖朱元璋封神的一場戲是哭祭小明王。憑這場戲喜獲元末爭雄時期最佳男演員獎。
翌日早朝。
謝遷聽了這話緘口不言。縱容子侄同族大做生意大發橫財的事,他沒少乾。
常風跟尤敬武回到了常府。
突然間,正德帝麵色煞白,捂著胸口:“劉,劉瑾,朕胸口疼啊呀!像是有刀子在紮一般!快扶朕回寢宮!”
劉健轉頭看向了禮部尚書張昇:“張部堂,你給諸位解釋解釋。”
焦芳,成化年間在長安道持刀捅大學士彭華未遂的狠人。
謝遷罵道:“哼!常風堂堂七尺男兒,竟淪為內宦走狗。真是可恨!”
常風道:“臣恭送皇上。”
曾鑒伸出了大拇指:“妙啊!”
“如今他倒台了。楊會首當然要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二是報仇。文官將商人視作騾馬一般馭使、欺壓。凡要用錢,無非是公事、私事,文官都會向商人伸手拿銀子。不給就硬搶。”
“他們是在阻塞聖聽!這大明到底是朕的天下,還是他們的天下?”
各衙門的贓罰全部送到戶部國庫。正德帝自己卻不打算遵守這個規矩。
吏部左侍郎焦芳問:“如果常風那廝不願意襲爵呢?”
釘腳板撒鹽完畢。王奕一言不發。
劉健道:“不過常風為虎作倀,的確可惡。如今有一個好機會,能讓常風失去官職。”
常風道:“敬武,人是你抓的,由你審問吧。”
常風一愣。
隻見妹夫黃元正跟老瘸子在院裡紮紙活兒呢。劉笑嫣跟常恬在一旁打下手。
王奕實話實說。葡萄牙國王蠻奴愛耳(曼努埃爾一世)派出使者屁來屎(皮萊斯),不遠萬裡來到了大明。請求覲見大明皇帝,商議通商事宜。
謝遷和一眾部院大臣們到場。
時過境遷,仇恨早就煙消雲散。這兩年常風跟興安侯府時常走動。逢年過節都要互贈節禮。
王奕進了問案房後,正德帝並未表露身份。而是站在常風身邊充作百戶。
劉笑嫣答:“你堂哥常卿淵薨了。”
常風出班:“皇上,興安侯爵位,臣萬萬不敢領受。臣之宗列,屬興安侯一門中排第五位的小宗。”
正德帝腦筋轉的很快。他敷衍道:“啊,劉瑾是在提醒朕要端正坐姿,不要失了天子儀態。”
王奕答:“目的有兩個。一是滅口。這些年,大明一個文官倒下去,定會牽出身後一大群商人跟著倒黴。隻有梁伯宏死了,楊會首才不會受牽連。”
最後尤敬武問道:“說說你的通倭情事吧。那柄精巧的手銃,你是從誰手中購買的?”
正德帝卻補了一句:“你讓北鎮撫司的查檢千戶所去幾個人。抄了楊阿舉的家也就算了。哦,抄出的家財不必入國庫。全部送到內承運庫。”
老朱家有著傳代的表演基因。
常風赫然發現,錦衣衛今後會成為正德帝聚財的工具。
那沒辦法了,上刑。一套刑接一套刑。正德帝正想多看幾種酷刑呢,這下他可美了。
禮部尚書張昇有些奇怪:“高侍郎、徐侍郎、王寺卿怎麼沒來好像差了六個人呢!”
鹽商會首楊阿舉與皮萊斯相談甚歡。從他手中購得了那支達芬奇發明的簧輪短槍
口供記錄完畢,尤敬武命人將王奕押了下去。
常風半開玩笑的說:“誰駕鶴西遊了?要勞煩咱們全家動手紮紙活兒?彆是張鶴齡馬上風薨了吧?”
常風拱手:“臣遵旨。”
工部尚書曾鑒問:“常風做下了不法情事,被二位閣老抓住了把柄?”
要說演戲,誰也演不過朱家的天子們。
“前麵四個小宗還未承爵,臣怎敢越俎代庖?”
有太祖、太宗珠玉在前。正德帝朱厚照的表演天賦自然也不差。
王奕答:“那些西洋人不是倭寇海盜,而是正兒八經的番邦使者。我算不得通倭。”
尤敬武問:“你到底算是什麼人?”
“若常風襲了興安侯,常破奴就是興安侯世子。侯爵世子同樣不能擔任實職。常破奴就得老老實實滾回京城,當他的紈絝子弟!”
尤敬武又問了幾個問題。王奕一一作答。
有梁伯宏那個大號活人證,這批貪官罪證確鑿。劉健、謝遷自詡清流領袖,自然不能回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