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聖人父子(1 / 2)

第283章 聖人父子

常府飯廳。

劉瑾、王華父子入座。

常風道:“守仁常來我府上。王部堂卻是稀客。”

王華半開玩笑的說:“我要是常來貴府。我的那些文官同僚不得說‘瞧,王華這狗東西巴結上了廠衛’。”

王華是個率真的人。

劉瑾主動給王華倒酒。酒桌之上,給彆人倒酒要麼表示順從,要麼表示尊重。

劉瑾內心深處其實很尊重有學問的人。

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以後我若真能權傾朝野,需要一批有學問、有能力的人替我辦事,幫我治國。

倒完酒,劉瑾開始跟王華攀關係:“我在弘治元年就有幸跟王部堂結識。論起來,咱們有十九年的交情了!”

劉瑾對拿下王華為己所用信心滿滿。

王華笑道:“我跟常都督也有十九年的交情。犬子跟常都督交情更長。他們成化二十二年就結識了。”

常風將劉瑾送出了門口。

劉瑾本來的計劃是:先搞定兒子,再搞定老子。

劉瑾歎息:“唉,差點忘了。下個月是老內相的祭辰。咱叔侄倆到時候做伴兒給他上墳去。”

我一句話就讓你連升兩級,夠仗義了吧?

劉瑾有一個錯誤的觀點:這世上的任何人都是可以被收買的。

不願去邊塞打仗?我原地給你升官你總樂意吧?

江彬連忙道:“那位夏姑娘長得端莊秀麗。”

王華一臉誠惶誠恐的表情:“馬老部堂是五朝老臣。景泰年間已經巡按山西、湖廣了。他出則為帶兵疆臣,入則為夏官、天官。乃是國柱一般的人物。我們父子怎敢跟他相提並論?”

我今後若要成為正德朝的第一寵臣,必事事學常風。

劉瑾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王華、王守仁父子並未加入八虎閹黨。

王華拱手:“劉公公美意,下官心領。然下官能力不足,若擔任閣員,恐誤了江山社稷、黎民蒼生。您還是另覓人選吧!”

片刻後,劉瑾在心裡打定了主意:好吧,閣員之位就便宜了焦芳吧。我雖不能讓王華父子變成我的心腹。至少,不能讓他們變成我的敵人。

需知,無欲無求的敵人是最可怕的。

這對父子說出的話像是一個模板套出來的。

劉瑾喝了口酒:“再過三日就是欽定了。橫豎那三個女子裡,一個是你的人,兩個是我的人,沒有劉、謝的人。”

劉瑾還是想做最後的努力:“這樣吧。不去宣府,那就留京。我聽說你們武選司的高郎中年老多病。我會建議皇上,下旨命高郎中致仕。”

江彬這人很聰明,絕不會胡亂評價未來的國母如何如何。伴君如伴虎,禍從口出。

王守仁是什麼人?大明唯一的真聖人。早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這等小小誘惑,怎能讓他委身於八虎?

劉瑾有些發急:“能力足不足,要看皇上認不認可。皇上說你有這個能力,你就有這個能力。”

常風連忙道:“我拿誰當外人,也不會拿你當外人。咱們都是老內相的人啊。若不是老內相,如今我撐死在錦衣衛當個名不見經傳的百戶。你最多在宮裡當個無人問津的奉禦。”

王家父子告彆離去。酒桌前隻剩下了常風與劉瑾。

江彬答:“臣當初是邊軍千戶。上麵的指揮僉事大人說,山西巡撫給衛裡送來了一批待嫁的貧家女子,讓臣去挑,臣就去了。”

“你在武選司主事任上已經乾了數年,對於司務門清。同時我會建議皇上,升你兩級,擔任郎中司官。”

王守仁還是剛才的老話:“在下能力不足,若擔任武選司的司官,恐誤了朝廷的武選大計。劉公公還是另覓良人吧。”

劉瑾一臉尷尬的表情。

王守仁心裡清楚,接受了劉瑾的幫助,就等於投身了八虎閹黨。

大明雖自胡惟庸案後便無丞相,但入閣等同於拜相。

王守仁不是一個能被收買的人。

“我看皇上的意思,是想留下李東陽擔任首輔。當初他授意讓李、常聯姻,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大明的文官,至高追求便是入閣。

王守仁拱手:“劉公公抱歉。我怕害了宣府的邊軍將士。兵備道之職,我不敢接受。”

劉瑾眉頭緊蹙:“難道王部堂嫌閣員之位還不夠高?想擔任次輔甚至首輔?首輔恐怕不行,次輔咱們可以再謀劃謀劃。”

要搞定老子,先搞定兒子。你王守仁不貪財、不好色、不爭名、不奪利。唯一的愛好就是鑽研兵事。那好,我給你仗打!

我把你從正六品升為正四品不說,還讓你擔任邊塞重鎮的兵備,讓你可以施展所學兵法,給你實現人生理想的機會。

王守仁道:“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江彬早就跟常風達成了默契。他不揭穿英雄救美的戲,常風今後會庇護他。

我劉瑾這回算是下了血本了。你王華隻要點個頭,我直接讓你入閣拜相。夠仗義了吧?

王華連連擺手:“劉公公誤會了。下官連擔任閣員都能力不足,怎能擔任次輔、首輔!才能不配其位,必然導致誤國誤民誤己。”

你劉瑾想許以閣員高位,讓我王華屈從於你,加入閹黨?

常風插話:“成化二十二年,守仁老弟吃了我六個鍋盔。我都怕他撐死。”

劉瑾麵露不悅:“守仁老弟為何妄自菲薄?”

一提及懷恩,劉瑾因常風瞞著他心裡生出的疙瘩頓時煙消雲散。

且王華對劉健、謝遷一手遮天的做派很看不上,時不時透出不滿的情緒。

常風打圓場:“光顧著說話了。咱們快喝酒吃菜吧。今夜的這頓菜,可是我家小九親自下廚。雖不及浮雲樓的名廚手藝,但也可口的很。”

如今皇上是天天想著夏冬月。說不準過幾年後膩了,對夏冬月心生厭惡呢?

“朝廷裡的文官個個自詡正人君子。但真正的君子不多。馬文升算一個,王部堂算一個,守仁老弟算一個。”

正德帝道:“這才叫痛快!看上了直接領回家洞房,何須那麼多繁文縟節?”

“臣在人堆兒裡看到賤內長得還算成。就牽馬馱回了營帳,當夜就洞房了。”

劉笑嫣問:“那他怎麼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