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上對我的建議,一向看重.”
一個時辰後,酒宴結束。
說到此,劉瑾話鋒一轉:“說到善。今日慈寧宮選三,大興縣的那位夏姑娘在太後麵前大談善緣善果之類。哄得太後鳳顏大悅。”
常風道:“有件事挺奇怪。宮裡熱火朝天的選後,劉、謝二人那邊太平靜了。按理說,如此大事他們一定會蹦出來指手畫腳啊。”
江彬答:“啊,臣隻見過夏姑娘一麵。彆的說不出來。”
狀元公是絕頂聰明的人,知道今夜這場酒宴的目的,很可能是劉瑾拉攏他入夥兒。
想收買日後的真聖人.就好比作者胖可樂想拿諾貝爾文學獎,白日做夢了屬於是。
華夏曆史上的文官,至高的追求便是拜相。
劉瑾不再搭理王守仁,而是轉頭望向王華:“王部堂,自弘治十二年徐溥致仕,內閣便是劉健、李東陽、謝遷三個人一台戲。”
可一番言談下來,他發現兒子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那就乾脆不收買兒子了,直接收買老子。
劉瑾拿這對父子毫無辦法。這世上竟有不愛高位的文官?
劉瑾此刻的心情很複雜。他恨王華父子不給他麵子。但同時,他又對王華父子生出一絲敬佩之情。
“下官是個惜命的人。可不想最終誤己,落得個身敗名裂,身死人手的下場。”
這些年,文官們跟劉瑾勢同水火,見了麵眉毛不是眉毛,眼不是眼的。隻有王華見到劉瑾和和氣氣。
劉瑾酒足飯飽,腆著肚子起身:“天色晚了。我先回宮歇了。”
“皇上順利大婚後便能親政。到時候便可讓劉健、謝遷滾蛋。”
正德帝躺在榻上,手裡握著那日英雄救美撿來的荷包。滿腦子都是夏冬月的臉。
劉瑾道:“這對父子,著實可恨又可敬。”
“據我所知,宣府兵備道出缺。宣府乃是大明九邊的防禦重鎮,經常有仗打。我打算建議皇上,讓守仁老弟補這個缺。”
常風狡黠的一笑:“我從未想過捧夏姑娘當皇後。隻是想讓她晉身為嬪便心滿意足。哪曾想她這麼爭氣,竟過了選三關。”
“你在兵部做個小小的武選司主事,實在是屈才了!”
正德帝問:“完了?”
“那日咱們微服出巡,你也見過夏冬月。你覺得此女如何?”
“我的小叔叔啊。你想捧她當皇後,怎麼不早說呢?我會暗中助拳啊!添個猴還添三分力呢。”
自遇到夏冬月後,正德帝再未召幸過任何暖床侍女。
劉瑾道:“罷了。人家不肯為閹人所用。我也不會強求。隻要他們今後不與我為敵,我便與他們為善。”
王華這是在故意轉移話題,把話題往常風跟王守仁身上扯。
常風點點頭:“成。你放心,這事兒我記在心上。忘了什麼也不能忘了他老人家的祭辰。”
劉瑾走後,劉笑嫣來到常風麵前:“咱那老侄子察覺到了吧?”
把王華父子抬高到跟馬文升平起平坐的地位,的確算是一頂大大的高帽。
這真好比作者胖可樂想把《我在錦衣衛負責抄家的日子》全版權打包賣一個億——門也沒有啊!
不要高位,我劉瑾給你們戴高帽還不行嘛?
“我知道,守仁老弟雖是文人出身,卻有躍馬疆場,建功立業之誌。可惜如今是太平王朝,官員晉升主要靠熬年頭混資曆。”
尋常官員想求我幫他們入閣,給我送再多金山銀山我都不會多看他們一眼。
我就不信你不動心!
“我對此事隻有一點不滿。就是你不提前跟我說。你這是拿我當外人!”
可惜,有風骨高潔的兒子,就有風骨高潔的老子。這是王家的家風。
常風答:“能怎麼說?抱怨我拿他當外人。”
劉瑾接了話頭兒:“嶽飛嶽爺爺三十四歲的時候,都當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啦!就相當於咱大明的宣大總督。”
江彬聽了這話,心裡佩服起常風來:要不說常風是弘治朝第一寵臣呢?辦事的手腕就是高明。略施小計就讓他的人成為了皇上的心上人。
劉瑾喝了口酒:“你這話糊弄鬼,鬼都不信。也是,既然皇上把選後的差事交給了常家。我要是你,也會借機捧一人為後。為常家在後宮中謀一座天大的靠山。”
想到此,劉瑾舉起了酒杯,對王華父子大加讚賞:“你們二位不戀高位,不貪名利,實乃正人君子!”
江彬跪倒在榻前:“皇上,臣在。”
常風笑道:“我早就知他們父子風骨高潔。但王華拒絕了閣員之位,還是出乎我的預料。”
常風點點頭:“劉瑾又不是傻子。選三時你和糖糖一唱一和,又是獻佛珠,又是談佛法的。一看就知道咱們常家想捧夏姑娘為後。”
乾清宮那邊。
正德帝又嗅了嗅荷包,自言道:“但願天遂人願。冬月能順利入宮成為朕的皇後。”
劉瑾深諳拉攏人要投其所好的道理。
劉瑾提醒常風:“我知道錦衣衛在劉府、謝府裡都埋了暗樁,你可得把這二位看緊了。彆讓他們弄出什麼幺蛾子。”
王守仁感慨:“人生如夢。那時我才十幾歲,一晃眼已是三十四歲的人。”
從主事到員外郎再到郎中司官。尋常的文官要苦巴巴的熬上十幾年資曆。
常風連忙打圓場:“既然守仁老弟不願前往宣府,劉公公就不要強求他了。”
萬萬沒想到,王守仁竟道:“劉公公,在下能力不足,從未有過邊塞帶兵的經驗。宣府兵備道一職實難勝任。”
正德帝朝著榻外喊了一聲:“江彬。”
正德帝問:“你跟你的正妻當初是怎麼結親的?”
我現在說夏冬月一堆好話,待她失寵,皇上想起我說的話不得找後賬?
“皇上有意今年召一兩人入閣,擔任閣員。不知王部堂可有意乎?隻要您點個頭,我便去跟皇上說。”
江彬最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往常風身邊湊。
譬如江彬幾次三番請常風的心腹錢寧喝酒。先結交下麵的人,才能結交上麵的人。
夜深了,偌大的京城歸於平靜。正德帝也好,劉瑾也好,常風也好,王華父子也罷,各懷心事,各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