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午膳,車隊整裝待發,明威將軍特意空出了時間前來相送,遙城的百姓得知餘清窈要離開,一路都在塞吃食。
有餘清窈小時候愛吃的糕點果子,也有當地的特色熏肉,還有正當季的野果野菜等等。
餘清窈在遙城生活了十幾年,當地百姓也算瞧著她長大,對她是愛屋及烏。
知藍和春桃乘坐的那輛車很快就被裝滿了,考慮天氣如此炎熱還拒絕掉了不少新鮮易壞的,唯恐浪費了鄉親們一片好心。
明威將軍一路相送,等到快要到路口時,車隊才停下來,要正式辭彆。
李策下了馬,站在明威將軍麵前。
翁婿二人的身份在這個時候已然轉換,明威將軍也沒有再掛上憨厚的笑臉,而是侃然正色地道:“末將在這世上隻有姩姩一個牽掛,如今交由殿下手上,倘若有一日殿下覺得小女不堪入眼,還請派人告訴末將,末將自會接收,請殿下看著末將戍守邊疆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待她網開一麵。”
“將軍的意思,本王知曉。”李策望著他,道:“在姩姩先妣靈位前,本王已許諾身無二心,自當信守承諾,一如將軍當年所為。”
他長身玉立,身上有種讓人不由信服的氣質。
身為儲君多年,那種旁人無法學來的矜貴傲氣儘顯,君子一諾值千金。
明威將軍訝然地重新打量了李策一番,心裡百轉千回,最終還是忍不住還是露出了微笑,忽然矮身,竟是單膝跪下,行了個軍禮,用力抱拳道:“殿下此次返回金陵,定然是心意已決,末將無法襄助,隻能遙祝殿下得償所願!”
在他身後,還有百來名虎賁軍將士,也齊齊單膝而跪,祝聲振野:
“——祝殿下得償所願!”
餘清窈才下了馬車,卻駐足在不遠處沒有上前,望著眼前的景象,久久不能回神。
李策高大的背影在她的視野裡就好像是撐著天與地,偉岸而不凡。
此去金陵城,他定然可以得償所願!
*
雖離開遙城,但他們還要轉至中都,做最後的安排,於是換了一條與來時不同的路走。
如此行了大半日的路,途經一山下茶攤,賣茶的不是為了營生賺錢的小販,而是幾個年輕的和尚在行善,看著快要日落,三三兩兩有條不紊地在收拾攤子,準備離去。
李策指著旁邊青翠的山道:“此山有名曰‘明山’,山上有一寺叫‘壺中’,上一回你遇見的緣來大師正是這裡的主持……”
李策正給餘清窈介紹著,忽然旁邊一個響亮的聲音就喊道:“咦!這不是餘施主嗎?!”
餘清窈順著喊聲,低頭望去。
隻見著胭脂小馬旁邊站著一個小和尚,是當初跟在緣來大師身邊的小和尚之一,因為在莊子上接觸過幾次,所以一眼就被他認了出來。
“是你。”餘清窈笑了笑,“你師父可還安好?”
小和尚這才想到合掌行禮,”阿彌陀佛,餘施主又見麵了,師父一切安好,前幾日還在講課的時候提起餘施主,不想這麼快就見到了,餘施主可是要上山?”
緣來大師竟還提起過她。
餘清窈又想到自己是答應過緣來大師,要在離開秦州之前去拜訪他,後來發生了那麼多事,自己竟險些忘記了,實在慚愧。
小和尚大眼睛骨碌碌轉,見著餘清窈麵上動搖就熱心道:“寺就在半山上,不高的,有台階上去。”
李策聽餘清窈給他解釋事情起因,就開口道:“既是答應過的,那就上去看看吧。”
小和尚高興起來,合掌道:“那小僧這就上去通知師父去!”扭身就跟自己的師兄們交代了一聲,自己一溜煙登階上山去了。
李策讓其餘人在山腳下駐紮休息,帶著餘清窈上山。
明山上鳥語花香,泉水叮咚,隨時還有些小山兔、小鹿從灌木叢裡經過,好奇地張望他們,一點也不怕人,還頗有靈性。
餘清窈爬得慢,等到了山寺門口,緣來大師已經帶著小和尚合掌而立,在等著他們了。
兩邊互相見了禮,緣來大師就帶著他們到寺裡轉了一圈。
壺中寺不大,但景致卻是極好。
即便古刹已經瓦礫斑駁,但是爬上幾株生機勃勃的綠藤,也仿佛渲染得更有意境。
大概是在廟宇之中,人的心情也會更加寧靜的緣故。
餘清窈忽而蹲身,拾起地上一片布滿裂痕的薄瓦片,這是用來裝飾在滴水部位的陶瓦。
曆經了世間的風雨摧殘,遍體鱗傷。
她看著這片破瓦礫,不禁回想起自己從前的模樣,忍不住對身邊的李策低笑道:“殿下在閬園見到我的時候,我是不是也是這般模樣。”
她那時候俯仰唯唯,膽小怕事,就好像這片快要碎掉的破瓦。
“一定很不討人喜歡吧。”
就連她自己也不會喜歡那時候的她,荏弱而卑怯。
也不知道殿下那時候究竟是怎樣看待她的。
也不知是怎樣的陰差陽錯,他們二人竟能夠變得情投意合。
餘清窈回憶往昔,都不能理解。
就好似像她會愛上李策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李策會愛她,就變成了一種上天對她的眷顧和恩賜一般。
李策拿過她手裡的破瓦片,轉了一個方向對著太陽的方向。
天邊的金烏火紅一團,照著周邊的雲霞絢爛豔麗,光線從瓦片裡透了出來,猶如燦爛奪目的金絲,讓樸實無華的破瓦片也變得耀眼。
“窈窈你看,雖然瓦片布滿裂痕,可它的每一條縫都是為了能透出光來。”
李策回眸望著餘清窈的瑩潤的杏眸。
若沒有餘清窈出現在他身邊,他現在還在閬園裡渾渾噩噩,自暴自棄,沒有任何前進的方向。
餘清窈是曆經過一些苦難,可她一直沒有失去溫暖善良的初心,即便傷痕累累也從沒有想過傷害彆人。
她的本心就像是這些光,從她的傷痕裡透了出來。
讓他得以看見。
讓他得以感受。
讓他深愛而不悔。
他鳳眸彎起,眉舒唇笑,無比溫柔道:“是你讓我看見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