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喬家鬨劇(1 / 2)

這邊,喬芸忙著賺錢。

喬樺與鄭氏則趕在大雪把路凍實之前回了老家白荷村。

對於老三回家,呂氏自然是很開心的。她嫁到喬家幾十年,為喬家生了二男一女,最得她心的便是三兒子喬樺和小女兒喬棗花。

喬樺是她最後一個兒子,打小就聰明,呂氏一直做著誥命夫人的春秋大夢,於是便一直榨乾了家底兒供喬三讀書。

說起喬家,村長都要歎口氣,好好的一家子,就成了這個樣子!

白荷村背靠山林,喬大當初也是村裡出了名的身強力壯,打獵賺來的銀錢怎麼說也夠一家人吃飽穿暖了。

偏偏所有交到呂氏手裡的銀錢被她一分為二,一半兒拿去填喬三這無底洞,剩下的還要給那待嫁吃錢財的喬棗花貼補嫁妝。

也正因如此,彆看喬老爺子在世的時候喬家能蓋上村子裡最結實的土坯房,房子上不是茅草頂而是瓦片兒頂;彆看喬老爺子在的時候家裡偶爾就能吃上一頓豬肉,甚至還能偶爾買些點心給孩子們打打牙祭;彆看……管他喬老爺子在的時候怎麼樣,現在還不是全家勒緊褲帶過日子?

但喬樺確實是讀書那塊料子,他今年剛二十,前年便中了秀才。

要知道,村裡另一個秀才可是五十四歲才考上!

喬三夫妻倆回來的時候,喬家老二喬林正在外頭打障子。

看見喬樺回來,喬林停下手裡的活計,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三弟回來啦!”

隨後朝屋裡高聲吆喝:“娘,三弟回來了!”

喬棗花第一個跑了出來迎接:“三哥,你可算回來了。這次又給我帶了什麼好東西呀?哎呦,這麼大個籃子,沉不沉?我來幫你提。”

她看到喬三手裡提的用藍色麻布蓋著的籃子,笑得臉上的肥肉把眼睛都擠沒了,搶著把籃子提到自己手裡。

她就知道,三哥每次回來都會給她帶好吃的!

鄭氏暗暗翻了個白眼。

她就很看不上小姑子這幅做派!她帶點兒年禮回來孝敬婆家沒什麼,可為什麼每次小姑子都一副這所有東西都是孝敬她一個人的表情呢?

呂氏也跟著出來了。

“哎呦,我的兒,回來就回來,還提這麼些東西。”呂氏心疼喬三,她看了一眼鄭氏,剛剛正想質問鄭氏為什麼讓自己兒子提這麼大的籃子,抬眼就看見鄭氏懷裡抱著自己的孫子,這才沒話說了。

籃子已經讓喬棗花接過去了,她便隻是上前扶住兒子的手:“快快,進屋來。阿娘給你煮了糖水雞蛋呢。”

鄭氏懶得搭理這一家子,滿眼都是自己懷裡的寶貝兒子。

到了屋中,呂氏和喬樺幾人都在炕上坐下,鄭氏才抱著兒子,走到呂氏下首,行了個禮:“媳婦和見過阿姑,給阿姑請安。”

這麼一下,呂氏十分受用。戲文裡的誥命夫人不都是這樣的嗎?自己這麼一坐,媳婦孫輩們都得給自己這麼請安!

鄭氏讓她提前嘗到了做誥命夫人的甜頭,她這才想起鄭氏可不是村婦,是縣城裡的讀書人家的娘子!

呂氏忙咧開嘴笑了起來:“哎呦?這是做什麼?還不快起來,仔細磕了孩子!”說著忙伸手去扶著人坐回炕上。

二房喬林的兒子喬寶兒正是滿院子跑的年紀,他也跟著喬棗花衝了進來。不過他提不動籃子,便一把扯掉了蓋在籃子上的布。

隻見籃子裡能看見的是兩條臘肉、兩條凍魚、二十來個雞蛋、兩塊疊得整齊的尺頭,一匹白色的一匹橙色的。

那尺頭光鮮亮麗,是綢緞!雖說是純色的平紋綢,沒什麼花紋,不值幾個錢,耐不住這是極為鮮亮的橙紅色,寒冬臘月裡叫人眼前一亮。

喬棗花的眼睛頓時紅了,她長這麼大還沒摸過綢子呢!

呂氏對鄭氏的滿意程度又上升了幾分。

這媳婦兒多好啊,逢年過節就米麵油菜的往家裡拿!還有這好尺頭,給棗花放到嫁妝裡,回頭到婆家了頂漲臉麵。

尋常人被給了這麼好的綢子定然會感激涕零,但喬棗花與旁人不同。

這算什麼?三哥和三嫂在縣裡青磚大瓦房地住著,娘又總給三哥送那麼多錢,他們家裡肯定雞鴨魚肉吃得都不愛了!今年過年回來就帶這麼點東西,去年可是還捎了一隻縣裡那家大酒樓的葫蘆雞呢!

她打量了一眼鄭氏,見鄭氏身上穿的還是簡樸的粗布衣裳後心裡才舒服了點。

自古以來小姑子跟嫂子都不對付,尤其是小姑子還是這麼個貪婪尖酸的,這下倆人更沒可能處好了。這點鄭氏心知肚明。

好在這婆婆是個知足的,她帶這麼些東西回來,不過是為了籠絡住婆母,好讓自己過年這些天在婆家住得舒坦一點。

喬寶兒見了這些還不知足,又伸手去籃子裡翻,一不留神便把籃子打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