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吃席(2 / 2)

閒雲瞥了一眼,歎了口氣,把那一套銀首飾接了過去,道:“首飾留下給我吧,衣裳你自己處理。”

“為什麼不要衣服?”

“這首飾我好歹還見我阿娘平日裡常戴,這婚服我是真沒見我娘穿過,沒啥惦記的。”閒雲讓丫鬟取了個匣子來,把這套銀首飾收好,輕描淡寫道:“何況我也沒打算再嫁人,要它也沒用。這衣裳料子還不錯,你拿去當了,還能貼補家用。”

見閒雲執意不收衣裳,喬芸隻好作罷了。

喬芸離開遊戲,回到現實中,琢磨起閒雲說的那些話。

不知道呂氏那邊現在是什麼光景。

呂氏中風,李氏挨了板子,她們倆現在是誰在照顧?

她想讓人去打聽,可又不知道喬三他們家在哪。

誰知過了幾天,錢寡婦的女兒上門來拜訪了,還帶來一張紅紙封皮的請帖。

“你阿兄要成親了?這麼快?”喬芸有些驚訝。

錢氏女兒姓安,安娘子麵色帶著點淡淡的喜意,道:“阿娘說了,您是俺們家的大恩人,沒有您,俺家發不了財。俺哥成親,我娘要在村裡擺十桌,讓俺務必把你請到現場。”

安娘子心情非常愉悅。

原先娘還覺得那一顆珠子能換三百文,但娘留了個心眼,沒去當鋪,而是去了專門做珠寶首飾的鋪子,那掌櫃對娘拿來的珠子愛不釋手,開出了一顆五百文的價錢,娘生生又賺了十貫。

如今她手裡驟然多出二十貫,便花了五貫錢下聘禮,從隔壁村娶來一個手腳伶俐、心眼也實在的娘子做媳婦。

安娘子知道,自己肯定也能分到一些錢做嫁妝,娘對於他們兄妹倆向來是一碗水端平,給哥哥多少,她就能分多少,從來不厚此薄彼的。

喬芸暗忖,去一趟也好,打聽打聽喬家的事。

她好久沒吃過農家的席了!

想到這裡,喬芸問:“你們打算做什麼檔次的席?”

安娘子答:“我阿娘這些年也有些積蓄,一桌兩貫的預算,掏出二十貫來辦酒席不成問題,以後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古代結婚跟現在不一樣,尤其是唐代,這個時候交通不便,不可能一股腦把一大群人都拉去吃席,往往是女方家裡擺一部分宴請娘家的親戚,男方家裡擺一部分宴請男方親戚。

安娘子說,錢寡婦在白荷村親戚不多,夫君安家的族親也不在這,頂多請一些平日裡矯情過得去的村民,再請一請裡正。

喬芸皺了皺眉。

她是給過二十貫,可錢氏一個寡婦,能攢多少錢?讓錢寡婦這麼一擺不是啥也沒有了嗎?

而且十桌也太少了點。

白荷村的人口不算多,可十桌也絕對不夠。農村人情味最重,大家都是一個村裡的,就算交情再不深,不讓彆人來觀摩拜堂,難道還不讓人家來隨禮吃席嗎?

喬芸記得在前世的時候,如果在農村遇到了有喜事的人家,不管認不認識,隻要隨上幾百塊錢,說幾句吉祥話,主人家都會熱情地歡迎人進去吃。

想到這裡,喬芸道:“這樣吧,我請人給你們擺二十桌兩貫錢的席麵,你們按十桌的錢給就行。就當買你們一個口風,衙門這件事儘量彆說,說了也彆把我的現狀扯進去。”

農村物價便宜,收兩頭生豬,二十隻雞鴨,足夠做一次豐盛的酒席了。廚子也是現成的,鼎食記必然會有一套班底可以應對這樣的場麵。

大不了從日後分紅裡扣嘛!

安娘子一聽,有些喜出望外。

這是他們家天降貴人啊!

要不是喬芸年紀太小,安娘子都想替自己全家給她磕二十個頭!

——

——

求月票,求收藏,求訂閱,求全訂(自動訂閱),麼麼噠(′3`)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