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再來一盤!(1 / 2)

在喬芸琢磨菜譜的時候,趙記瓷坊燒好的陶瓷陸陸續續按箱給送進了王宅。

王瑾芝在自己的庭院裡一一開箱查驗。安雨和扶風兩人親自開了箱子,將每一隻碗、碟、杯、盤等物仔細檢查,確定沒有瑕疵之後再逐一登記造冊。

“這湯盆上的花兒可真好看!”安雨一邊檢查,一邊嘖嘖稱奇,“我還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餐具!”

“大娘子找的這家瓷坊確實是有本事的。”扶風跟著王瑾芝日常伺候筆墨,也識得不少字,此刻是親自寫冊子。

王瑾芝笑了笑,並不言語,而是讓丫鬟搬了張藤編的躺椅放在廊下,一邊曬太陽,一邊吃糖酪一邊監督她們乾活。

正當一群人忙得如火如荼之時,門口的婆子來報。

“大娘子,大夫人來了。”

王瑾芝趕緊站了起來,去門口迎接。

“大伯母。”王瑾芝雙手交疊,淺淺一福身,被來人一把虛托住了胳膊,扶了起來。

大夫人自然就是大房的李夫人了。她妝容精致的臉上恰到好處地漾著親切又端莊的笑意:“如何,還忙得過來嗎?有沒有什麼不懂的?”

“倒是還好,籌備宴會的事沒有想象中那麼多。”王瑾芝一板一眼地答著,她扶起李夫人的手臂,兩人一道進了院子:“我原想著按照幾個堂兄的成人禮規格去辦,但轉念一想,堂兄及冠是二十歲,我才十五,這兩個年齡的人辦生辰宴規格應當會不一樣,所以我就想,要不乾脆去查查舊例吧。”

李夫人笑著打趣:“你可是咱們家最大的女孩兒,哪裡有舊例給你查去?”

“確實沒有。”王瑾芝俏皮地吐了吐舌頭,“我就想到,我交好的閨中姐妹們有自己已經及笄的,也有家中有長姐的,我就去問她們。我比照著五姓裡幾個嫡長女辦及笄宴會的花銷確定了預算。”

“不錯。”李夫人讚許的點點頭。

能自己努力去想解決方法,而不是連努力都沒有就一味地問彆人該怎麼辦。

不愧是自己帶在身邊精心教導的。

“不愧是咱們家的嫡長女。”李夫人最終選擇了不那麼自誇的說辭。

“多謝伯母這些年帶著我學管事呀,不然我哪能自己想到法子?”王瑾芝嘿嘿一笑。她扶著李夫人走到廊下,丫鬟早就把那張用來歪著的藤椅撤了,換了兩張銅平脫花梨木靠背椅,和一張小圓桌。

“伯母請坐。”王瑾芝扶著李夫人就坐後,自己在另一張椅子上坐下。

李夫人接過丫鬟遞來的茶杯,飲了口茶,看著院子裡忙忙碌碌的丫鬟,問:“這是你買的餐具?”

“是。”王瑾芝點點頭,“因為洛陽這邊的府邸沒辦過這種規模的宴會,餐具不夠了,所以我就去趙記瓷坊定了一批。”

“定的什麼樣的,拿來我看看。”李氏衝著院子裡揚了揚下巴。

很快,便有幾個小丫鬟去將那些餐具一樣拿了一個,用軟帕墊在手上捧了過來。

由於喬芸是按照現代的宴席去定的菜譜,那晚盤的種類也是按照現在的套裝樣式下的訂單。一套餐具包括一個用來盛湯的品鍋、用來盛大菜九寸的大平盤、盛魚的魚盤、裝看菜的看盤,每個人還要有分餐用的四寸半的小盤……

她圖紙畫得清晰明了,趙記瓷坊的石頭又是個天才,所以即使有的餐具沒見過,也能按照圖紙一分不差的燒了出來。

如雪一般瑩白的胎體,碗盤邊緣用的是釉上彩,繞著一圈一寸寬的青花色的牡丹枝葉,隻在一處畫了一朵桃紅的工筆牡丹,還是用金線勾邊的。

唐代的青花顏色還不如元明清的青料那樣藍得純粹,可能是因為顏料中氧化鈷質量不同,唐青花的顏色有一點漸變之感,並不那麼濃,反而給人一種很清新的感覺。

瓷本身很薄很通透,若是舉起來迎著光看,甚至隱隱有一種透明之感。

用手上的輕輕敲一下,瓷碗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比之玉石琳琅之聲也絲毫不遜色,悅耳極了。

李夫人拿著瓷碗,心裡止不住的震驚。

這樣好的瓷器可是就連皇宮中也見不到啊!

趙記瓷坊……她也知道,若他們有這個技術,早就掙下官窯這個牌匾從此專做禦用了,哪裡還用得著往外接生意!

她放下瓷碗,一臉嚴肅地問:“這當真是趙記瓷坊燒的?”

王瑾芝有點懵逼,點點頭又搖搖頭:“是也不是……這瓷確實是他們燒的不錯,可工藝不是他們自己發現的。”

說著,她將那日跟喬芸去瓷坊訂瓷的事情說了出來。

其實她一開始也拿不準要不要將此事告知彆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