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武陵多乞丐(求訂閱求月票)(2 / 2)

那人搖搖頭,對他們道:“現在它氣還沒有消,我若是騎到它身上,它一定會直接把我從馬背上甩下來的。要等它氣消了以後我才能騎。”

眾人聽了再次無語。

“那我們就先行一步了。”方誌剛朝對方擺了擺手,禮貌告彆後就先行離開了,他們的馬車怎麼也比步行快些。

因為不準備再回城,直接便順著城外的官道朝東北方向而去。

佳音之前都跟眾人說了,下一站想要去鬆原郡東北方的海南郡。

聽說那邊有一座可以看遍四季風景的山穀,方誌強他們也很是好奇,想要去看看。

佳音已經用神識探過大概的路線,從這裡出發,順著官道先往東,之後再往北。

路是直線不容易走錯路,一直往東一直走,出了鬆原郡再往前不遠就有一條岔路,那邊往東的話就是海邊了,是大炎國的另一個邊關。

所以到那岔路的時候,往北走就可以了,直接通往海南郡。

而那武陵山便在他們進入海南郡的第一個城池,算起來,應該是順沿著海邊在走,所以武陵山的東邊是一片海。

到了武陵山,就算進了海南郡的第一個城市,海南郡基本上幾個城市都是沿海的,武陵山是海南郡最南邊的一個城池。

這條官道上,因為出了奇鬆嶺之後就沒有彆的城池了。

雖然還在鬆原郡內,其他的都是一些縣和村子村鎮,沒有城池,也就不用繞路或者是通過城池花銀錢進城。

一路上便在一些縣城裡麵補給,村鎮基本上不進了。

這次就快了許多,幾百裡的路程沒用十天便到了。

剛一進五陵城,沒錯,就是武陵山所在的五陵城。

就發現這個城裡麵乞丐特彆多,可是看著城裡麵的建築,雖不說金碧輝煌,但是也整整齊齊的。

他們進城之前,外麵的村落也都是感覺非常祥和的,也不知道這些乞丐都是從哪裡來的。

按說像這種城池的話,隨便找些活計來做,也不至於淪為乞丐。

而且那些乞丐看著,也都不是那種身患殘疾或者是有病痛在身,乾不動體力活的呀,個個都是挺壯實的。

除了身上臟兮兮,邋裡邋遢的以外,若不是身體前麵擺著個碗,還真看不出來是乞丐,還以為隻是比較邋遢的人。

方誌遠他們看著這些乞丐成群結隊的,或蹲坐在角落裡,或躺在牆角下。

有的斜靠著牆,嘴裡叼著一根草,翹著二郎腿,悠哉悠哉的。

有的倒是一臉可憐的跪在那裡,眼巴巴的看著過往的行人,不過那一臉可憐,怎麼看怎麼像是裝出來的,一點都不走心。

還有的直接躺在地上睡著了。

也有拿著樹枝在那裡敲碗的,反正看著就是非常違和,一點都不像他們之前看到的那些乞丐,倒是很像好吃懶做的小混混。

其實他們猜的不錯,這些乞丐都是城裡和下麵的村子裡麵好吃懶做的混混。

這還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那時候還是前朝,天尊觀觀主法力高強,被前朝皇帝封為國師,天尊觀一派被封為國教。

許多世家分支和富商都慕名而來,想要沾沾天尊觀的仙氣。

沒想到來了以後,確實運勢越來越好,於是便都決定在此定居。

那時候的武陵城不大,都是這些人來了以後出資擴建的,才有現在的規模。

之後前朝覆滅,改成了本朝,天尊觀慢慢的沒有了以前的榮光。

但是這些家族,在這裡待了幾代人,都受過天尊觀的恩惠,已經非常信奉天尊觀,所以都沒有搬走。

再加上這些家族中人,也經常找天尊觀的道人幫他們消災解厄,甚至可以幫一些黴運照頂的人改運。

所以,這些家族就更加對天尊觀推崇備至了。

也知道天尊觀上麵的道士,時不時的就會出去曆練,但這裡畢竟是他們的大本營,早晚都會回來。

所以住在武陵城,這些家族覺得是最有安全感的。

要知道,當年就算是前朝覆滅的時候,這裡也沒有遭過兵禍,而是平穩過渡到了本朝。

而本朝雖然不太信奉天尊觀的道法,但也沒有死命的打壓,隻是皇室不再供奉而已。

那些四處遊曆的天尊觀道士,隻要是有真材實料的,還是很受人尊重的。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這武陵城的上層人士,都是天尊觀的信徒。

而這座城池也比較富裕,加上天尊觀的一貫宗旨就是引人向善。

也就是多做好事,隻有多做好事的善人,天尊觀才會幫著消災解厄,甚至若是運氣不好的,還可以幫助轉運,就是擺放轉運陣法。

這就造成了城裡麵的世家和富商,基本上都是樂善好施,當然也有裝出來的,但是隻要沒有做過惡事,不害人性命,哪怕你是偽善也是善。

天尊觀的說法就是,凡事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好人。

你心地再好,若是害死許多人命,那你也是壞人,你心地再不好,你手上不染血,還經常行善積德,那你就是好人。

所以城裡的富人都很講究這點,經常時不時的出來施粥施銀錢。

這也就養成了一些人好吃懶做的習性,長年累月下來,這些人更加不願動彈。反正什麼都不乾,就有錢拿,就有飯吃。

所以武陵城的乞丐才會這樣多,而且大多數臟兮兮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

在這裡坐著要一天的飯,每天都能拿些銅板甚至碎銀子回去,一回家再把自己洗乾淨了。

佳音他們剛剛初來乍到的,並不知道這些,所以才會覺得非常違和。

而武陵城裡麵的人早就見怪不怪了,根本就不拿乞丐當回事兒,反正都是那些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們出來,看到乞丐就會扔幾個銅板。

對那些有錢人來說,這些錢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也管不著。

普通人都知道這些乞丐什麼德行,反正也懶得理他們,而且這些人,經年累月下來,都已經形成一個群體了。

若是跟這些乞丐起衝突,還有可能遭到他們一群人的圍攻,普通百姓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