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2 / 2)

薑萱 秀木成林 9964 字 10個月前

簇新的排位,簇新的字跡,是薑鈺一筆一劃親手寫上去的。

燃上香燭,姐弟哀哀痛哭,思憶亡母,淚撒衣襟,又跪著,將紙錢一張一張投入火堆。

跪了近兩個時辰,紙錢祭品被燃燒殆儘,薑萱牽著弟弟,重新端正跪在母親靈前,磕了三個頭。

“阿娘,你放心,我會照顧好阿鈺的。”

“儘我所能,扶育他長大成人。”

薑鈺眼淚刷刷,小男孩這兩天,流的淚比前麵十年還多,他也跟著姐姐磕頭。“阿娘你放心,我會很聽姐姐的話的,再不調皮。我會將他們全部殺死,為您複仇的,……”

嗚咽著,淚水滾滾而下。

薑萱仰臉,閉上眼睛,眼淚順著鬢角淌下。

……

祭奠結束以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篝火燒得旺,乾柴“劈裡啪啦”,紅紅火光跳動,將窄小的土廟前堂都照亮了。

眼睛很漲很痛,哭得太多視物都有些模糊,冷敷大約能好些,但薑萱卻沒心思去弄。

衛桓看她一眼,道:“先用晚食。”

給董夫人上了一炷香後,他就避讓了出去,將空間讓給姐弟兩個。這份無聲體諒,薑萱知道,她衝他扯了扯唇角,隻實在笑不出來,便點了點頭。

去小縣一趟,吃食也買了,烤一烤熱,囫圇吞下,躺下休息。

精神很疲憊,腦子仿佛被透支,鈍鈍的疼,隻是睡不著,且眠且無聲落淚,一直大約後半夜,才睡了過去。

次日清醒,頭更疼,眼睛也疼,隻情緒並未見好轉。

姐弟兩個都這樣。

隻眼下並非什麼無憂無慮的環境,並不允許無節製地沉浸傷心,薑萱再允許自己放縱一日,而後就強迫自己收拾心情,努力振作。

午後的天鉛灰鉛灰的,雲層壓得更低,陰陰沉沉。

這樣的天氣已持續的幾日,到了今日下午,風驟猛烈起來,一陣陣“嗚嗚嗚”呼號,吹得篝火左搖右晃,劇烈抖動著。

薑萱打起精神,撿起一截乾柴,扔進火堆中。

“啪”一聲濺起幾點火星,她說:“接下來要如何,咱們得打算打算。”

哭得多了,嗓音變得沙啞。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薑鈺懨懨的,偎依在姐姐身側,薑萱抬手,撫了撫他的發頂。

她很清醒,也很理智。

雖決意複仇,但就憑借現在的姐弟兩個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

正如她當日勸衛桓,螳臂當車,隻可能一去不複返。

天地茫茫,第一個目標,唯有先生存下去。

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談其他。

薑萱不是一個人,她還有一個幼弟,母親不在了,她自要照顧好弟弟。

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如同她當初顧忌的一樣,自己一個武力低微的弱女子,還帶著一個年僅十歲的弟弟,偏姐弟兩個還有一副好皮囊,太平年月生存都不易,更何況這等亂世?

薑萱看一眼火堆對麵的衛桓,頓了頓,卻難開口。

其實如果有衛桓的話,上述問題迎刃而解。

可怎麼開口?

衛桓一貫孤冷,姐弟二人並不能給他什麼助力,於他而言隻算累贅,為什麼又得帶著她們呢?

但現在這般境況,顯然這是唯一最好的路。

薑萱左思右想,實在沒有其他方法,最後決定還是厚顏開口問一問。

她頓了頓,正要說話,卻聽衛桓道:“這處縣城太小,距離瀘水太近,還是青州地界,非我們長留之地。”

其實,衛桓並未生過撇下薑萱姐弟獨自離開的念頭,也從未覺得姐弟兩個是累贅。

在臨淄城郊的黃土暗巷內,薑萱說要死就一起死,咬牙也要背著重傷的他一步步挪著離開時,他就認可了這個同伴。

他們是可以互相依托後背、同生共死的夥伴,自然是要攜手同行的。

薑萱聞言稍愣,不禁驚喜,半晌她“嗯”了一聲,揚了揚唇,終於露出這兩天來第一絲笑。

最大的困難迎刃而解了,她心內感激,情緒上揚之下,驅散了不少陰霾,精神明顯比之前好出不少。

“那咱們該往哪裡去呢?”

“青州和冀州是不能留的,兗州非必要也不作他想。”

兗州有彭越,三人雖割斷了親緣,但作為曾經的兩家死敵,麻煩能免則免。

至於青州和冀州河間,一個薑琨,一個張岱,自不用多說的。

衛桓將薑萱當日在陽邑碼頭的勸解聽進去了,他決定積蓄實力,再圖日後複仇。

和薑萱的打算一樣。

所以兩人現在尋找去向,除了生存,最重要的還得考慮發展。

“薑琨張岱勢大,雄踞一方,若要擊垮此二人,上策謀兵。”

從軍事上擊垮這兩個人,並將其身邊走狗一並屠儘,這才是最有可能成功,也最徹底的複仇方式。

刺殺之流,終究是小道,成功幾率渺茫不說,還得押上運氣。

軍事上擊垮,雖也前景艱巨,但眼下是個亂世,戰亂頻頻,反而是有真本領者最容易出頭的年代,真真正正的英雄莫問出處。

像豫州孟笙,東海周瓊,一個小土匪出身,一個百夫長出身,如今在中原也是一號響當當的人物,不管薑琨還張岱,都不能小覷對方。

薑萱一點點分析:“要麼自己找個合適地方,聚攏流民發展茁壯。”

這是第一條路,聽著當家做主挺不錯的,但實際上缺點很大且不少。一,糧餉軍械從何處來?二,還要拿出一套有效實用的訓兵章程。且現在好地方都被人占了,還得去占去搶。

搶占倒還罷,最重要的這是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弱小時太容易被大勢力鯨吞了。

每一個都是令人頭痛的大問題。

“要麼投軍,以戰功擢升。”

這是第二條路,上述問題將不複存在。等擢升到一定程度,若發展不合心意,還能謀算帶心腹部屬出走。

好是非常好的,可惜前提得軍中有人照應。否則,投軍隻能當底層兵卒,非常難擢升不說,關鍵是怕被派出當炮灰,完事後反而上頭冒領功勳。

這在軍中,實在是太常見了。

這兩條路,各有利弊。薑萱仔細權衡,最後還是覺得,衛桓是不可能投青州軍河間軍的,這軍中無人的話,還是第一條路比較好一些。

她正要說話,不想沉默了許久的衛桓卻先開口了。

他微蹙了蹙眉,道:“……我有個舅舅,在並州上郡丁洪麾下任裨將。”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