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登聞鼓的目的是為了讓官吏與百姓可以擊鼓鳴冤,直達天聽。但為防止無端刁民惡意上訪,大齊律例規定,如擊登聞鼓者無功名、無誥命,先廷杖三十,以儆效尤。
因為擊登聞鼓的條件苛刻,所以,很少有人敢以身涉險,凡敲擊登聞鼓者多數確有冤屈,才會孤注一擲。
“咚!咚!咚!”
擊鼓聲不絕於耳,長安大街上隨之騷動起來,街上的路人爭相告走,神情激動地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喂喂,你們知道是誰去敲登聞鼓了嗎?”
“這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吧,也不怕三十棍把人給活活打死!”
“哎,這要不是被逼到了不得已的份上,誰會去敲登聞鼓啊。”
“說得是!乾脆我們瞧瞧熱鬨去。”
“……”
這些路人越說越覺得擊鼓者的身上必有冤情,今天有熱鬨可以看了。
街上的人群騷動不已,數以百計的好事者蜂擁而來,如海浪般朝長安右門的方向湧去,摩肩擦踵,整條街道越來越擁擠嘈雜。
顧玦與沈千塵彼此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上都浮現一抹興味。
這人在七夕節敲登聞鼓,看來沒準是“六月飛雪”的冤案啊!
顧玦先給沈千塵戴上了喜鵲麵具,然後給自己也戴上了麵具,笑道:“走,我們也瞧瞧去。”
兩人順著人流往前走去,走得不緊不慢,閒庭信步。
沒一會兒,長安右門外的廣場上,已經人山人海,眾人全都伸長脖子望著登聞鼓的方向。
終於,擊鼓聲停止了。
“我有冤!”
一個身著天青色布衣布裙的中年婦人舉著木槌站在登聞鼓旁,神情激動地高呼道,渾身上下沒有一點首飾,衣裙上還打了幾塊補丁,瞧著像是家境貧寒之人。
守在登聞鼓旁的判院官簡直頭大如鬥,清清嗓子,好言勸道:“楊太妃,您有這麼事,可以遞牌子進宮給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她又何必在這裡敲登聞鼓,這不是平白得罪新帝嗎?!
圍觀之人本來以為這擊鼓者是個普通的婦人,不想她竟然是個太妃,不由一陣嘩然。太妃什麼的不該是高高在上的誥命夫人嗎,怎麼穿的比一個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楊太妃不理會判院官,高舉木槌,又在登聞鼓上重重地敲了一下:
“咚!”
楊太妃苦著一張臉,形容淒苦地繼續喊道:“我要狀告繼子顧錦不孝不賢,分家時,騙走了大量的家產與銀子,求皇上為我主持公道!”
楊太妃可憐兮兮地訴著苦,眼圈發紅。
這段日子來,靖郡王府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她為兒子顧銘請封爵位的折子入宮後就如泥牛入海,顧銘一直沒能襲爵。
因為之前分家時把七成的家產分給了顧錦,現在郡王府的公中已經沒剩多少產業與銀子了,一家子幾乎連吃飯的銀子都快沒了,楊太妃隻能拿自己的嫁妝不停地補貼府中,加上顧銘又需要銀子找人謀個差事,所以,連她的嫁妝也快補貼完了。
事到如今,他們也沒彆的辦法了,隻能孤注一擲了。
楊太妃暗暗咬牙,繼續以鼓槌敲擊著登聞鼓,一下比一下用力。
見圍觀的人群聚集得越來越多,楊太妃再次停下了擊鼓的動作,嗓門也比剛才拔高了三分:“我那繼子顧錦與皇後有親,顧錦之妻沈菀乃是皇後的姨母,皇後徇私,故意包庇、偏幫顧錦夫婦,顧錦不是嗣子,卻分走了郡王府七成產業,天理何在!”
說話間,楊太妃的眼睛更紅了,眼眶中也浮現了一層淚光,身子氣得發抖,瞧著可憐無助。
附近的圍觀者聽著、看著,不免有些同情楊太妃。
所謂“嗣子”,就是有繼承權的嫡長子。
身為嗣子,會繼承家裡的爵位與產業,也要贍養父母長輩,那麼分七成產業是理所應當的,可是顧錦是分家出去,又不是嗣子,卻拿了七成產業,這就有些欺人太甚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即便繼子與繼母之間不如親生母子,顧錦也未免做得過頭了。
人群中也站了一些聞訊而來的學子們,他們也是不讚同地蹙眉,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件事。
顯而易見,皇後既然能幫著她姨父分到七成家業,那一定是因為有新帝的支持。
“宣兄,周兄,何兄……你們都看到聽到了吧?”李舉人背手而立,站在一眾舉子的最前方,臉上露出幾分先見之明的自得,“新帝就是這樣,行事全憑喜好,一味包庇皇後。”
“我記得,前朝的孝宗皇帝獨寵桑皇後一人,不立妃嬪,更因為桑皇後而優待外戚,從來不約束外戚,導致桑家人肆無忌憚,屢屢犯事,卻安然無恙,被桑家所害之人無處申冤。”
說起前朝的這位孝宗皇帝,其他學子們皆是若有所思。
這位孝宗皇帝並非昏君,而是一個勵精圖治、重用賢良、鏟除奸佞、廢除苛法的好皇帝,還建立了為人稱頌的中興之治,他為帝這一生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包庇、縱容外戚,其他方麵幾乎是無可挑剔。
新帝與這位前朝的孝宗皇帝一樣,都是後宮隻有皇後一人,獨寵皇後。
李舉人見他們意有所動,歎了口氣,又道:“哎,其實季禦史之所以會激怒新帝,就是因為在早朝上勸新帝納妃。他本是從大義出發,一片忠君之心,畢竟朝中也好,後宮也罷,一人獨大絕非好事。”
“果然,新帝登基才兩個月,就已經出事了。皇後的姨丈分家竟分了七成產業!”
說著,李舉人的目光朝前方的楊太妃望去,唏噓地搖了搖頭:“可憐可歎,堂堂宗室太妃連身上的衣裳都有補丁,這日子怕是沒法過了,隻能來這裡敲登聞鼓了。”
其他學子們的神色更為凝重,數人紛紛開了口:
“李兄說得有理!”
“外戚橫行,乃是大禍之兆。”
大部分人都覺得李舉人所言有理有據。
若皇帝真是這樣毫無原則地包庇皇後、縱容外戚,那麼,外戚橫行,朝堂必將不穩。自古以來,由外戚導致的禍亂還少嗎?!
楊太妃也聽到了學子們的一些議論聲,一顆心定了不少,暗道:聽那個人的話果然沒錯。
下個月馬上就是會試了,現在京中到處都是來趕考的學子,學子們知道了這件事,定會義憤填膺地譴責新帝徇私不公,而顧玦才剛剛登基,帝位不穩,勢必會顧忌這些學子們的看法。
今天因為七夕燈會,這附近人多,最適合造勢,是最好的時機了。
------題外話------
明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