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 249 章(1 / 2)

侍應生又來送了一輪酒。林玉嬋已經微醺,臉蛋暈紅。隻能學露易絲小姐,假裝被一個笑話逗得上氣不接下氣,手肘往台球桌上一撐,無聲無息的,杯裡的酒灑出大半。

蘇敏官眉頭微微一皺。這姑娘雖然酒量尚可,但平時也不敢像男人一樣儘興爛醉。今天是仗著有他在側,才敢放量胡來。

這些洋鬼子倒是不客氣,真把她當男人灌呢!

他招手叫來酒保,給幾個錢,低聲吩咐幾句。

“彆灰心,早晚有合作的機會!”顛地大班嗬嗬笑著,又讓酒保給林玉嬋送來一杯價格不菲的琥珀色洋酒,“等明年棉花價格漲到十五便士,我還讓小鄭收你家的棉花!咱們一塊兒賺錢!”

十九世紀的台球和現代還是頗有區彆的。林玉嬋覺得自己手裡的球杆沉重得很,不知是什麼木材做的。台球桌並非石板,而是木質,邊緣也沒有橡膠擋板,而是全木。杆頭鑲嵌大理石,而台球本身也不是塑料材質,似乎是象牙製成的。

自然也沒有那種方塊形的巧克粉。林玉嬋摩挲杆頭,雖然自己很久以前打過幾場,但這一次應該不太容易。

好在台球廳也是今年才在上海開起來,來光顧的洋人也都是半吊子,圖個社交樂趣。

幾個年輕小夥子起哄,殷勤給她擺好球,七嘴八舌地跟她講了規則:白球和黃球分彆是雙方的主球,另有一紅球,按照擊打和落袋順序,獲得不同的得分。

旁邊的男男女女唏噓一陣,有人跟他比慘:“我們幾家洋行集資設立的淞滬鐵路公司,錢都到位了,可惡的上海道台硬是壓著不批,天天派人上門騷擾,宣讀他們那陳腐的儒家舊典,試圖說服民眾我們是撒旦。結果怎麼樣,五千英鎊打水漂……”

“乖乖,這比印錢還帶勁啊!”

在利益的驅使下,棉花商人格外有恃無恐地增重摻假,也屬正常。

大夥當然也知道林玉嬋提這茬的用意,嚴肅表態:“咱們收的棉花,彆說摻水,碎葉子都細細摘出來,按照《手冊》標準,每包都是一級甲等。客戶不信時,林姑娘隨時讓他們來抽查……”

林玉嬋在裡間聽得一清二楚,心中苦笑。

毛順娘捧著那聘書出神。她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帶到茶號裡玩,也偶爾看到父親從彆的商鋪裡挖人,把那些看來很有本事的老師傅請來茶號,相談過後,鄭重其事地捧上這麼一份聘書,交換雙方的承諾。

關於美國內戰的新聞零星傳到遠東,其中頗多自相矛盾的消息。有人認為內戰有望在一個月內結束,然後一切回複正常;卻也有學者頭頭是道,分析南方棉花種植園已經大多毀於戰火,美國經濟崩潰,勢在分裂,成為又一個歐洲。

她心裡想的是,自己趁著去年地產崩盤、德豐行虧損破產,花七千兩白銀,一舉兼並了那個估價至少兩萬兩的老牌茶行——這中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況且跟那些巨人般的洋行相比,被層層剝皮過的德豐行也不過是小本生意,她玩得起。

但是寶順洋行就沒那麼容易撮合。顛地大班喝得半醉,大著舌頭說,他們去年已經料到棉價起飛,早就大手筆置地,倉儲空間絕對夠用,就不麻煩博雅了。

“不瞞你說,買地的那些錢,到現在還套著,哈哈,見笑……都是徐潤太貪利,不過我也不怪他,他用自己的錢炒地皮,也虧得一塌糊塗,狼狽的很……這個人倒是表裡如一……”

林玉嬋和他一起思考。她現在唯一的優勢在於知道美國內戰的結果,知道棉價大概率會跌。

而美國內戰結束、北方獲勝的消息,遲早會被人帶出美洲大陸。此時還沒有跨大西洋海底電纜,消息需要乘船來到歐洲,然後一路奔波東進,真假信息互相汙染,也許會花幾個月時間得到驗證,但終究會登上《北華捷報》的頭版。

蘇敏官雖然幾近賦閒,但事情送上門,還是忍不住技癢,當了一回老大哥。林玉嬋相信他的能耐,當然不怪。

當然,不少人也擔憂,這次會不會又是鏡花水月一場空。但是棉花和地產又不一樣。相比於單薄抽象、可以隨意炒作的地契,原棉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宗商品。人們可以不住租界,不修豪宅,不圈地……可總得穿衣服吧?

歐洲織出來的洋布,還得運回中國賣呢!賣得還不錯。

況且,不同於地皮的自產自銷性質,中國原棉的買家是歐洲人。他們財大氣粗,文明先進,有著源源不斷的財富。他們總不會帶頭掀桌吧?

再說,上次地產風波,就算有洋商虧本跳河,但也有人賺得盆滿缽滿呀!不賭一賭怎麼知道。

有的人吃一塹長一智,謹慎地退出市場,甚至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告誡大眾以史為鑒,不要重蹈地產的覆轍。

更多的人踏著“前車之鑒”,自覺準備充分,氣勢洶洶地殺入新的競技場。

這些率先吃螃蟹的勇士們確實賺得盆滿缽滿。上海左近郊區的棉花都被訂購一空,價格翻了三四倍。他們坐船、坐騾車,去偏遠鄉下一畝一畝的收,累它十天八天,回來轉手就是幾十倍利潤。

林玉嬋不得不搜刮自己並不豐富的經濟學知識,艱難地解釋:“嗯,就是利用商品跌價而反向賺錢……比如,麗如銀行的股價如今是25磅,我預測它會跌價,於是我向麗如的某個股東借來股票,約定時間和利息,以25磅賣出……然後等股價跌落,譬如跌到10磅,我再從市場上買回股票,還給那位股東。整個過程我淨賺每股15英鎊,減去借股票的利息。”

如果涉及的不是股票,而是大宗商品,那便是期貨。不過林玉嬋跟洋商打交道這麼多年,從沒聽過這個詞,看來這曆史的車輪還沒碾過來。

謝天謝地,不然以她的現代高中文憑,貿然跟古代的人精們玩期貨,不知道能活幾集。

但是這“賣空”的概念,蘇敏官一聽就懂,笑道:“內地的糧棧、糧市,為了穩定價格,常有你這樣的操作。但是派去的官員不諳市場規律,經常亂搞一氣,官商勾結,一起中飽私囊。現在民間商人根本不允許做這中事……嗯,洋商倒是會借出股票,不過利息奇高,除非那票子跌得一落千丈,否則根本賺不到錢。”

端午,黃浦江上龍舟競渡,外灘和各個碼頭上擠滿觀眾,鑼鼓喧天,巡捕們賣力地維持秩序。

上海從地產風波中慢慢恢複,工部局總算有餘錢,舉辦一些惠民娛樂活動,以圖振興經濟。龍舟賽設置了不菲的獎金,吸引了十裡八鄉幾十支參賽隊伍。這一日城裡空前熱鬨,儼然已回到兩年前的黃金時期。

也有不少洋人出來看熱鬨。他們當然不用跟普通市民擠在一起,而是三三兩兩,坐在水上茶樓飯館裡,談笑著給每艘龍舟下注。

蘇敏官早早就說要來看龍舟。今天頂著烈日,來到一座位於報廢帆船上的小酒館,定了雅座。

回去以後,她也不用蘇敏官幫忙,自己認真撰寫了投標書。參考了徐建寅的專業建議,最後讓各位經理過目。根據江南製造局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計劃,分彆從哪國訂購哪種鋼材,性能參數單價各是多少,最終的產品品中、產量、所占比例、何時運抵、如何保存……厚厚地列了幾十頁的大綱。

然後,再自賣自誇,詳細介紹了博雅公司作為進出口外貿商的社會信譽和人員資質。順便再提一嘴當初慈禧太後的金口玉言:“那些個機器,什麼翻譯啊保養啊零件兒的,既然他說你懂,那就都交給你好了……”

不僅是為了這一次采購。江南製造局一切從零開始,如果能贏下這一次的招標,以後多半能成為簽約采購商,那就有源源不斷的單子了!

給慈禧供應花露什麼的,來錢雖然多而快,畢竟不穩定。哪天太後一念之差,打算換個彆的新鮮產品,她也沒脾氣,連違約金都拿不到。

但是江南製造局可是會一直活著,活過大清,活過民國和日占,活到新中國,活到21世紀。

她做好充分萬全的準備,投標書修改到深夜,弄得蓬頭垢麵眼帶紅血絲。好在容閎就暫住在二樓客房裡,直接上樓一遞,門都不用出。

年後,蘇敏官光榮接任博雅公司的賬房一職。乾了幾天就發現,原先老趙要做一整天的活兒,他三個鐘頭能完事,還有工夫驗算一遍。

歸根究底,博雅有兩位高知經理,人還都老實,培訓出的下屬也都有良好的工作習慣。記賬記得精細科學,收條票據一樣不少,核賬的時候一目了然。相比過去義興的草賬,都是船工大老粗在起伏的甲板上,亂劃拉幾筆拚出來不可同日而語。林玉嬋不敢再推銷她的“美好想象”。但她知道,主營茶葉加工業務,經理趙懷生,技術總監毛順娘。下屬商號徐彙茶號、安慶茶棧、外帶孤兒院繪畫部。主打品牌包括興瑞牌機製茶、博雅手工精製茶、小博雅、還有一些不同品級的衍生品牌。

林玉嬋無語了一會兒。這不是任人唯親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