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曹操原配(2 / 2)

說到這,周瑜聲音微頓,淡然一笑,道:“夫人還是送瑜一程吧。”

丁璿喝完了杯子裡的酒,放下酒杯,手指撐著臉,側臉看著周瑜,笑眯眯道:“公瑾這麼好看,我若殺了,天下的女子們豈不是要恨死我?”

周瑜的氣質是江南雨後的清荷,溫文爾雅,這種氣質很容易迷惑人,讓人感覺他是一個沒有攻擊力,很好說話的一個人。

可事實並非如此,他的溫和後麵,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寧折不彎,他一生。

孫策活著的時候,他輔佐孫策,孫策死了,他便輔佐孫權,若是孫權死在了他前頭,或許他還會繼續輔佐孫家的下一代,總之,有他,便有江東孫家。

他出身於士族,卻沒有士族的圓滑和萬事以家族為先的性子,哪怕國滅了,也要保住家族。

他的心裡,是平亂世,立基業,治太平。

孫策,是他的知己,是能達成他目標的那個人。

如今沒了孫策,孫權明白欣賞他的政治觀點,他便輔佐孫權征戰天下,不死不休。

丁璿欣賞周瑜,然而在欣賞的同時,又有些許心疼。

三國是謀臣與武將井噴的時代,武將錚錚傲骨,謀臣修身治天下,君不疑臣,臣不負君,譜寫了一章章流傳後世的讚歌。

可再怎麼優秀知天命的臣子啊,終究曆史的車輪無情碾過。

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再不能臨陣討賊。

如果可以,她希望這些驚才絕豔的臣子,永遠意氣風發,永遠壯誌酬籌,而不是為了一個同樣的目標,僅僅因為立場不同而相互討伐。

侍女又斟滿了酒,丁璿滿飲三杯。

三杯酒喝完,丁璿放下了酒杯,目光環視屋裡的眾人,最終落在周瑜身上,認真道:“我不殺你,永遠都不會殺你。”

周瑜眸光輕閃。

丁璿眉梢微揚,偏過臉對趙雲道:“子龍,拿劍。”

她想剽竊一下周瑜的詩。

明明目標都是踏平亂世治太平,為什麼非要鬨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說句不中聽的話,三國的亂世之所以久久沒有結束,就是因為不世出的天才太多了,但凡少那麼一兩個,天下早統一了。

君不見前期的曹操劉備孫權剛了這麼多年,也沒剛出一個結果來,三分天下,各自為政,各自討伐。

而曹魏的曹操荀彧荀攸郭嘉、蜀漢的劉備諸葛亮法正五虎、孫權並孫吳的四大都督一死,司馬家摧枯拉朽統一了天下。

劉禪麻溜去當安樂公,死了多年的劉備的棺材板按都按不住。

這說明什麼?說明有才能的人不能全湊在一起,全湊在一起就是亂。

亂世出英雄,可英雄一旦出的太多,從某種層麵也會延長亂世。

丁璿向趙雲伸出手,趙雲解下腰間的佩劍,扔給丁璿,丁璿接下佩劍,長劍出鞘,在堂下挽了一個劍花。

東漢末年雖戰亂不休,但同時也是一個包容度非常高的時代。

比如說曹老板帶著部下一塊去把妹,喝多了酒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來聯詩,劉皇叔與部下抵足而眠,如魚得水之類的話也是拈手而來,至於東吳,那就更不用說了,大家在一起喝酒,美周郎還會舞劍助興。

總之,就是一個君臣相處頗為輕鬆和諧的時代。

什麼?你說身為主公給臣下舞劍是非常跌份的事兒?

不存在的,大家隻會覺得你禮賢下士,君臣同樂,是一個非常值得輔佐的主公。

丁璿身輕如燕,帶著三分醉意舞出來的劍舞儘顯豪態,然而她身形清瘦,又有身為女子特有的清雅。

英氣淩厲被她握在掌心,眼波流轉,卻又瀲灩嫵媚。

周瑜放下了酒杯,眉頭微動。

丁璿緩緩唱道:“生於亂世兮,立功名。”

“功名既立兮,王業成。”

周瑜瞳孔微微收縮,水平如鏡的湖麵起了一絲波瀾。

丁璿清越的聲音還在繼續,一個字一個字地鑽進他心裡。

“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平。天下平兮,吾將醉...”

丁璿肩膀下壓,手腕翻轉,在背上收起劍花,看著周瑜,收尾道:“吾將醉兮舞霜鋒。”

屋裡的眾人久久沒有說話,廊下畫眉鳥的聲音格外清晰。

不知過了多久,趙雲打破了平靜,輕聲道:“夫人此歌,正是雲之所願。”

丁璿一笑,問周瑜:“那麼,公瑾呢?”

無論是諸葛亮趙雲,還是周瑜,都是非常純粹的人。

海晏河清,盛世太平,才是他們最終的追求。

周瑜閉了閉眼,輕笑一聲,道:“或許,我該早些認識你的。”

諸葛亮搖著羽扇,道:“公瑾此言差矣,現在認識懷玉,尚且不晚。”

周瑜搖了搖頭,水潤的眸光看了一會兒丁璿,薄薄的唇抿成一條線好像有什麼話,堵在心裡說不出口。

片刻後,周瑜方慢慢道:“我已經有伯符了。”

“承君一諾,赴湯蹈火,至死方休。”

燭火跳躍在周瑜眼底,焚燒著他眼底清澈的感傷和化不開的責任。

周瑜一笑,眸光歸於平靜,端起麵前的酒杯,遙敬著丁璿,道:“瑜,多謝夫人的劍舞。”

從你我的自稱,再到瑜和夫人,周瑜已經做出了選擇。

丁璿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無不哀怨道:“看來追求公瑾的人太多,公瑾已經習慣拒絕了。”

周瑜的拒絕在丁璿意料之中,若是周瑜降了,才是意料之外。

可儘管如此,丁璿還是有一丟丟的心酸,晚上與諸葛亮在一起的時候,丁璿手指繞著諸葛亮的發,問道:“如果你先認識的是玄德公,我再去找你,你是不是不會理我?”

燭光下的諸葛亮想了一會兒,道:“沒有如果,我先遇到的是你。”

丁璿伏在諸葛亮的胸口,道:“世人常說,感情講究先來後來,晚了一步,便誤了一生。”

“可我看來,君臣也是一樣。若是玄德公先三顧茅廬,你必然會跟他走,而我若是早些結識周瑜,或許捷足先登的便是我了。”

長夜漫漫,周瑜立在窗下,看著窗外景致。

趙雲沒有說謊,果真將他的人儘數帶到他身邊,親衛們見了他,一個個說著拚死也要保護他回江東。

可他知道,他回不去了。

丁璿不會殺他,也不會放了他,丁璿會拖著他,拖到江東原本就不服從孫權的士族們沒了耐心,逼迫孫權投降。

孫權投降,不過是孫權舉家去許昌,而士族們的地位,卻絲毫不會改變,反而會因為勸降有功,而加官進爵。

星光灑在窗台,映在周瑜身上。

周瑜慢慢閉上了眼。

一切如周瑜所想,丁璿的兵馬在長江邊上安營紮寨,一邊訓練水軍,一邊督造船隻。

張飛第一次上船,下來之後便吐了個昏天黑地,夏侯淵大笑不已,幸災樂禍說張飛不行。

張飛奄奄一息對夏侯淵道:“你行你上。”

夏侯淵道:“上就上,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

說完話,夏侯淵大步上了船。

夏侯淵雖然有些不適應船上的搖晃,但風平浪靜,他尚堅持得住,便在船上耀武耀威,衝張飛道:“看,我比你強太多了。”

話剛說完,一個浪打了下來,夏侯淵啪嘰一下摔在甲板上。

原本都拉著關羽袖子交代後事的張飛看到這一幕,瞬間來了精神,也不交代後事哭訴自己絕了老張家的煙火了,手指指著被侍從們扶著都站不起來的夏侯淵笑得直不起來腰。

夏侯淵被人扶了下來。

關羽捋了捋衣袖,劉備換好了衣裳,道:“二弟,咱倆試試。”

兩人以前以後走上船,丁璿看了一眼搖著羽扇的諸葛亮,道:“你不去感受一下?”

諸葛亮笑得甚是和煦,道:“亮乃軍師,坐鎮後方便可。”

趙雲忍俊不禁,輕笑出聲。

丁璿略帶歉意地看了一眼趙雲。

曆史上的趙雲,雖然與關張馬黃並列一傳,是蜀漢官職最高的武將,但後世仍有不少人覺得趙雲像保鏢,而不是獨當一方的大將。

原因無他,趙雲不是在救阿鬥的路上,就是在保護軍師諸葛亮的路上,當然,也有可能是在看守孫尚香的路上。

雖然有取桂陽、取漢中、設空營計嚇跑曹操等豔驚四座的戰績,但因為幾次拯救阿鬥於危難和保護諸葛亮的事跡太深入人心,以至於讓人覺得他的本職是保鏢,打仗是他的副業,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不重用趙雲,把好好的一個將才當保鏢使。

丁璿原來挺想不明白的,來到三國時代,遇到一乾武將後,才終於明白了劉備的不容易——劉備被曹操追得滿地跑的時候,是劉備先跑,讓是趙雲保護家眷,張飛斷後,恩,結果很明顯,作為斷後的張三爺,跟劉備一塊麻溜跑了,把帶著老弱病殘的趙雲丟在後頭了。

趙雲想當保鏢嗎?不,他不想,可他家主公快五十歲了,才得了這麼一個兒子,他要是把阿鬥丟這了,指不定劉備就此絕後了。

赴江東劉備娶妻,誰都不帶,為何獨獨帶了趙雲?

張飛脾氣爆,關羽太傲,倆人都不是擅長交際的主兒,文臣們倒是擅長交際,可武力值還不如劉備,遇到危險的時候,比劉備跑得都快,劉備隻能帶趙雲。

就好像,現在的她,把看守周瑜的任務交給了趙雲一樣。

讓張飛關羽看守周瑜?倆人武力值倒是很高,可架不住周瑜會用計啊_(:з」∠)_

還是隻能用趙雲頂上。

作為一個靠力氣吃飯的武將,趙雲一輩子沒中過誰的計,值得後世的雲迷們吹噓一輩子了。

趙雲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丁璿道:“等奉孝來了,子龍可要去船上馳騁一番?”

等郭嘉來了,就把周瑜交給郭嘉,一個愛喝酒,一個善音律,肯定有很多的話題聊。

趙雲淺笑道:“自然。”

曹操的大軍姍姍而來,屯兵在赤壁。

曹操是一個愛才的人,對於周瑜,他傾慕已久,但周瑜並無降意,曹操隻能戀戀不舍地把周瑜交給郭嘉,希望在郭嘉的舌燦蓮花下,周瑜能回轉心意,為他所用。

丁璿修建完了戰船,原本不適應船的武將們經過這一段的時間練習後,已經能在甲板上健步如飛了。

十月的天氣雖然不算冷,但長江水深,溫度很涼,趙雲帶著麾下的士兵,在江邊上學習遊泳。

夏侯淵抱著浮木,死活不願撒手,張飛剛剛鬆開木頭,便喝了幾口水,滿嘴吐泡泡。

關羽胡子長,遊泳頗為不便,濕嗒嗒的胡子貼在身上,讓一貫嚴肅的他有著幾分滑稽。

幾個人裡,隻有趙雲在水裡來去自如。

曹操手下的武將們看得心裡發癢,脫了盔甲,一個個跳進水裡,再喝了不少水後,也慢慢地能在水裡撲騰了。

諸葛亮搖著羽扇,眉頭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我軍雖多,不擅長水戰,戰力隻能發揮出十之二三。”

丁璿點點頭,笑了一下,道:“那若是有人獻策,把戰船連在一起,這樣一來戰船不再顛簸,將士們如履平地,也能發揮的實力。”

諸葛亮想了一下,搖頭道:“此計雖好,但若遇到火攻——”

丁璿眼底笑意盈盈,諸葛亮突然明白了她的打算。

曹操的侍從一路小跑而來,氣喘籲籲對丁璿道:“夫人,主公請您去營帳說話。”

丁璿眉梢輕挑,道:“來了。”

“你猜是誰?”

諸葛亮羽扇輕搖,道:“怕是與亮齊名的鳳雛先生。”

丁璿道:“那我要好好看一看,這位鳳雛先生究竟長什麼樣。”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然而與被劉備三顧茅廬相請的臥龍諸葛亮相比,這位鳳雛先生的命便沒那麼好了。

他的名聲雖然在外,但因相貌醜,沒人去請他,便隻好自己去應聘主公。

到了孫權那,孫權一瞧,喲,比我長得還奇怪的人可不多。

顏狗孫權選擇不用。

諸葛亮知曉鳳雛有大才,好說歹說讓鳳雛來輔佐劉備,還寫了一封引薦信。

鳳雛先生是一個有文人傲骨的人,自己溜達著去找劉備了,並沒有出示諸葛亮的信。

劉備一雙草鞋起家,兜裡比臉都乾淨,能有人跟著他乾就不錯了,哪有挑揀彆人相貌的資本?

然而再怎麼不顏控的劉備,認真地瞧了瞧鳳雛先生後,想著再怎麼辣眼睛,但好歹是投奔自己的人,不能讓他空手而歸,於是,讓鳳雛去當了縣令。

是的,劉備是三國君主裡最不顏控的人,臥龍在他手裡當軍師,鳳雛在他手裡當縣令,可想而知鳳雛先生的相貌是多麼的讓人痛徹心扉。

臥龍得知消息後驚得羽扇都掉在了地上——說好的主公看上的是我的才學,而不是我驚為天人的容顏呢?

丁璿走進營帳,諸葛亮避嫌,並沒有跟過來。

此時陽光正好,曹操身邊沒有幾個人,許褚和典韋換班,古之惡來的典韋像是從地獄深處爬出來的修羅。

然而,在龐統的襯托下,讓人瞧上一眼心臟跳三跳的典韋的相貌都甚是柔和清秀。

丁璿終於明白了當年的孫權和劉備的心情。

見慣大風大浪的丁璿捂了捂自己的小心口,那句仰慕先生已久的話怎麼都說不出口。

這個時候,曹操是乾大事的人的性格便凸顯出來了,曹操道:“孤仰慕先生已久,先生可願為孤效力?”

答案是否定的,鳳雛先生獻完鐵索連舟計後,便說自己醉心田園,不願插手戰亂之事,最後祝曹操武運昌隆,便拍拍屁.股告辭了。

終於緩過勁的丁璿喝了三杯水壓驚,抬眉看著龐統的身影漸行漸遠,放下茶杯,追了出去。

三國時期的人普遍還是很高的,她的身高換算到後世大概是174厘米,曹操跟她一樣高,還經常被人嘲笑是五短身材小矮砸。

然而,龐統還沒有她高。

丁璿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先生,剛才是我失禮了。”

龐統綠豆小眼一笑,竟有幾份睿智豁達之感,連相貌上的醜陋,似乎都淡了幾分,道:“夫人倒是第一個對我的相貌不加掩飾的人呢。”

“我見慣了旁人忍著惡心與我說話,夫人的難得率真,倒叫人心生歡喜。”

丁璿頗為不好意思道:“不,是我無禮了。相貌是爹媽給的,個人選擇不了,而走哪條路,如何去走,卻是能選擇的。先生若是不嫌棄,我這有一個軍師的位置,不知先生肯來否?”

龐統眸中精光一閃而過,須臾又恢複平靜,道:“夫人說笑了,夫人有臥龍,曹公有荀家叔侄郭祭酒,哪裡又有多餘的軍師與我?”

丁璿道:“天下九州,我隻得了四州,先生又如何知道,剩下五州裡,容不下一個軍師之位?”

龐統眉頭微動,似乎在思索丁璿的話。

丁璿展眉一笑,道:“先生現在無需答複我,下次在江東見麵時,先生再告訴我先生的決定。”

龐統神情微變,丁璿道:“魯肅此人雖有才,但行軍打仗缺乏靈氣,又無周瑜之威望,縱然鎮得住武將,卻也拿不住江東士族文臣。”

“這些士族文臣們安撫百姓治太平是一把好手,卻忠心與誰賣命,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江東姓孫還是曹。”

“先生隻管看著,不出一年,孫權必降。”

現在的孫權,太年輕了,又沒有周瑜的輔佐,雖然善於用人,提拔了魯肅和呂蒙等一幫將領,但江東的士族,豈是那般好相與的?

更何況,曹操有屠城的黑曆史,剛到赤壁時,便對孫權下了戰帖,言及孫權若是不降,等他拿下江東,江東留地不留人。

徐州千裡無雞鳴的事情大家還沒忘呢,沒了周瑜坐鎮江東,江東士族們可不敢拿自己全族人的性命去跟著孫權豪賭。

文人風骨?

或許有,但並不多,多得是把孫權丟出去,他們繼續做為官做宰過日子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